北方小县(鬼哥)

版主: 清风云想衣裳宁静致远

回复
杨琴弦子
帖子: 82
注册时间: 周二 6月 23, 2009 10:36 pm

RE:北方小县(鬼哥)

帖子 杨琴弦子 »

细致入微地观察,准确生动地描写,为我们描述了一座古老而又现代的北方美丽小城,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的确是文学鬼才!
鬼哥
帖子: 456
注册时间: 周三 4月 22, 2009 10:36 am

北方小县(鬼哥)

帖子 鬼哥 »















北方小县
文:鬼哥 编:清风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align=center border=0>









又是一年春深,又是因为工作,我又来到这北方小县。

没有大城市的喧嚣,也没有江南小镇的古韵,可它经历无数次的风雨,无数次的锤炼,已长成了一个半现代城市。即使面容显出了苍老,甚至满面皱纹,但毕竟它等来了心底的畅想,荡漾出了一抹令人深思而又开心的笑意。
几处灰暗的古老皖风建筑,几处鲜丽可人的现代楼居,又几处如江南小镇的小桥流水,再几处似平原上的一片片绿色-----似乎是一件上代遗传下来的认真缝补上片片补丁的粗布灰色大褂,虽然不协调但让人珍惜,令人回味。偶尔一两处密荫深巷还可瞧见青石板铺就的路上一些碎石身上附着的斑斑苔藓,像是在翻录历史。大多宽阔的水泥马路中央却培育着一丛丛一排排俏丽的花草树木,与其对比迥异,严重撞击着外人的视觉感受,不免让人怀疑,是身在没落的僻远山村还是走在现代雅居城市。
若行走在小县中心地带,空间里就明显地炫耀着城市里共有的特色,商铺林立,招牌醒目,车辆横行霸道,车声、人声、乐声嘈杂得让你听不清片刻的宁静,得不到一会儿安详。一堆脂粉和服饰情调,早已淡化了古朴民风,时尚前卫、袒胸露背的三三两两闺秀说笑间回眸一笑,弹出一缕香味撩拔着男人们的动荡心旌。只有在那老街柳巷,从头到尾还悠悠飘荡着老咸菜、臭豆腐、炸麻花、葱油饼的气味,还有那略含中药或红椒滋味的老酒香。她们,游行在春风里,如康乃馨,诱惑着行人的眼眸;它们,糅合在雨丝里,斜风吹拂,润染着游人的衣袖。
细雨点点,我不想撑伞,随手叫了辆人力篷布三轮,嘎吱嘎吱,亦步亦趋地移向下榻的宾馆。蹬车的是一个老头,包括脸庞和穿着,整个一抹灰暗色,就像这北方小县的一个小小的缩影。说话间尽显深沉的含蓄却不失热情的幽默,乡土气息很浓,却让人觉得亲近。似乎红绿灯在他们的眼里不过是一明一暗的装饰,马路的隔离栏似乎不是区分来往走向的分界线,而是人行道的保护栏,车上一颠一晃的乘客揪心着安全,他们却在揪心着下一个客人的大方与小气。而那本就稀少的交警站在路中央,左顾右盼,前移后退,不是真的在时刻关注行人车辆是否违反着交规,那他们忙碌着在看什么呢?
宾馆不太大,但装饰典雅,设施齐全,卫生安全舒适。我就喜欢搜寻这样的住处。比像这些北方小县旁边一样的车站小旅馆要成色的多。住过简陋小旅馆的人都知道,床上的被褥不但黑黄甚至潮湿还带有令人窒息的臭味,时而还有形形色色的小姐敲你的门。
踏进我的单人间,方才觉得有回到了家的感觉。赶紧把带回的一束康乃馨插好打开电脑,给南方小镇里一位好友报个平安捎个祝福,那边立刻一个甜甜的笑脸,一句温婉的问候。一阵芳香袭来,沁人心脾,香满我的房间,香破南方闺秀的书房。
推开窗帘,一条还算清澈的小河从窗前弯曲地走过。还有三两只篷布小船栖息岸边,石条铺砌的渡口一抹寂静。这是这北方小县城特有的诗意与灵感,如在南方水乡小镇,很是平常,但在这北方小县则如一幅水墨含蓄而快意地随手几笔,刻画在波动的流淌中,诗一样的灵性,春一样的柔和,秋一样的沉甸。与市里穿梭的喧闹和郊外生机的田野似乎有点格格不入,灰暗的天空,灰暗的风貌,像是一处二三十年代的光景,画般写实,朴素,却又有些儿粗糙。河水漫不经心地淌,蓬船悠闲无聊地晃,船工沉默地坐在渡口的石板上,闷闷地吐着烟,身体蜷缩犹如一个大大的问号。
水流并不快,偶尔漂来几棵草瓣,随着小小的漩涡打着转,惬意非常。两岸的杨柳摆动着柔软的手臂呵呵地招呼着水泡儿,蜜蜂儿,蝴蝶儿,怡然自得。老船工丢掉烟蒂于河中,嗞的一声,似乎烫着了水的脸,河水哗的一声叹息扭起几个窝儿,跑开。远处跑来一个手握几朵野花的小姑娘喊着:爷爷,回来吃晚饭了。老船工这才轻叹一声,拍拍屁股上的灰土,拾起破旧的草帽扣在花白的头上慢慢站起身,瞅了一眼清闲的船儿轻咳几声勾着要离去,留下孤寂的篷布小船孤寂地守着长满杂草与绿苔的渡口。
河边的小路连接着田间杂草丛生的小径,一直伸向稻田那头的村庄。这小径似乎因城市的喧闹打扰了绿色的平静,不满地跳出各种杂草野花,招蜂引蝶。但又没办法抗争,正一步步被发展中的小县城蚕食吞并。而此时,北方小县深处处处是灯光摇曳,觥筹交错,升腾着油烟的摊位,各种繁忙的闹声,灯光下穿梭的影子。但在这北方小县城郊,人们还是一如既往的窝在家里,该忙的忙,该歇的歇,守着各自的小窝,幸福地生活着。
倘若三五年后再有幸来此北方小县,也许又是另一番景象了。
——作于2009.04.29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border=0 summary="{u:'http://pd.images22.51img1.com/6000/fang ... o',h:'auto'}">

文学风网站欢迎您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