咄咄怪事:中国的大文化人缘何缺文化(辽宁王忠新)

版主: 清风云想衣裳宁静致远

回复
辽宁王忠新
帖子: 251
注册时间: 周六 12月 17, 2016 6:36 am

咄咄怪事:中国的大文化人缘何缺文化(辽宁王忠新)

帖子 辽宁王忠新 »
















咄咄怪事:

中国的大文化人缘何缺文化

作者:辽宁王忠新 编辑:文风乐乐



人是“文化的存在物”,中国的画家、书法家、摄影家、演奏家,无疑更应是文化人;尤其一批顶着“国”字号的大画家、大书法家、大摄影家,就更是站在中国文化人生物链的顶端。可让人很费解的是,就是一些头上的光冕,都不知晕倒了多少国人的大画家;勇夺过中国和世界摄影大赛金奖,带着什么影协主席头衔的摄影家;一幅字都售价几十万,蜚声海内外的书法家。你接触多了后,渐渐会发现很多怪事,这些怪事集中到一点,就是这些大文化人十分缺少文化。
一、揭开大文化人的文化“黑洞”
台湾最近出台个“大嘴巴法”,专门整治官员不负责任的瞎说。那你若说这些文化“大家”缺文化,根据是什么呢?
1、很多画家不会给画作起名,更不会给画作作诗。作为画室里的一种风景,几乎每个画家的案头,都有厚厚的几摞专门给画作题名、题诗的工具书。也就是画家在画作完成后,翻翻这些工具书,随意挑个现成的画名、现成的题画诗,胡乱写上就完了。你要让画家起个有个性的画作之名,自己做首诗,对中国相当多数的画家来讲,那绝对是赶鸭子上架,那是勉为其难,那是让其出丑!
2、很多摄影家的作品片名,起的十分恶俗。摄影的片名,如同画名,它最集中体现摄影的文化内涵。可作为摄影家(不包括新闻摄影)不会给摄影作品题名,已极为普遍。目前,摄影还极少有专门题名、题诗的工具书,摄影家还没有借助的“拐棍”。那你就到一些摄影家的博客看看,或者是基本没有片名,或者他们的摄影作品题名,惨不忍赌的等同于胡编乱造。凡拍流动的水,起名几乎都是“甘甜”、“乳汁”、“飞动”之类;凡拍雪的作品起名,几乎都是北方的冬天、晶莹欲滴、雪村等,大白话到了俗不可耐。
3、很多书法家有书法,却没自己的文字作品。书法家没自己独创的诗句,没原创的精警佳句,这是见怪不怪。你若求书法家写几幅和自己有关的原创诗文书法,那基本没门。他只能送你几幅,对谁都有用,对谁都没有用的,什么唐诗、宋词内容的书法。你若自己原创了励志的诗文,让他写,可他常练的字里又没有,结果还是送你一幅内容和自己狗屁不相干的书法。至于书法家不懂,却乱用繁体字异体字,以致错别字频出,更是贻笑大方。
4、很多演奏家技法娴熟,可缺少雄浑底蕴。听了一些演奏家的表演,甚至坐在家里听演奏,演奏的乐曲很优美,可总觉得轻浮。有一个演奏家弹琵琶《大渡河》,弹完让我发表点意见,我说:那我可有屁就放了。这演奏的弹挑之迅速,轮子之娴熟,乐曲之动听,都无可挑剔。可你知道大渡河当年对中国革命意味着什么吗?那就是命悬一线,那就是刀刃上舔血,那就是拼死一博,那就是绝处逢生,那就是万分危急!你只有深刻认识这点,再亲自到大渡河去感受一下,你这首曲子的演奏风格会陡然一变。当你的琴弦上有了这些文化元素和心中感悟在澎湃,你的琴音就会撼动听众的心灵。
5、很多文化名人,知识积累面十分狭窄。仅从高考录取线来看,艺术类院校的文化分普遍不超过200分,而同期的文理科考试要达到500多分。这固然有艺术类考试的特殊性,但也从根上就决定了艺术类人才的培养,忽视对文化的积淀。以致知识积累不仅单一,也很贫乏。以至于同这些“大文化人”,谈点画作、摄影、书法之外的,什么历史、哲学、诗文,其知识面之狭窄,让人难以想象。很多时候都是对牛弹琴,至于政治就免谈了,对黎民苍生的关注,就更不知所以然了。
吴冠中曾感慨地讲:“当年我女儿在浙江大学学工程,后来转到艺术学院,发现对文化课要求想不到的低。文化水平低决定了大学只能培养出工匠,培养不出艺术家。美术界大部分画家的文化水平都不高,他们的作品情怀和境界上不来,这是我的心里话”。
二、“大文化人”缺少文化的“恶果”
大画家、大书法家、大摄影家在文化上的露怯,直接产生五大负面效应:
一是技法型的工匠。由于这些“大家”在追求成功的路上,将精力和主要注意力,都用在了学习钻研绘画、书法、摄影的技法上了。所以,中国净出“文化工匠”,诸如,工匠型的画师、工匠型的书匠、工匠型的摄影师、工匠型的篆刻师、工匠型的乐师等。
二是浅薄型的作品。画家画完画,随意挑个现成的画名、现成的题画诗,胡乱涂鸦就完了,这就让人对画家的创作活动产生了怀疑,没有强烈的主题意识在心中冲击着要表现,怎么能称得起是创作?没有强烈的主题意识在画作中要表现,怎么能是大作?缺乏思想内涵的作品,怎么能成经典之作?
三是雷同型的作者。大家,具有鲜明的个性;工匠,则有相同的共性。大家,具有不可复制性;工匠,可成批量复制,甚至有标准化复制的流水线。大家,能登文化盛殿的大堂,甚至镶嵌在文化王冠之上;工匠,能在庙会上练摊,能用来混饭。而大家和工匠的这四大区别,根本就在于文化底蕴的深厚与浅薄。
四是象牙塔里的宅男。当代中国为什么产生不了几个有大影响的画家、书法家、摄影家,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基本都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转转,都在近亲繁殖,都在相互吹捧。都是“黄鼠狼下豆鼠--一辈不如一辈”;中国的很多文化人远离实际,钻到自己的小天地,整天闭门造车,就是站不到社会生活的大舞台。无数的画家都在画古代的美人,为什么就不画几幅现实中,在各种工作岗位上闪动的倩影?
五是豆芽型的社会地位。就因这诸种原因,目前,中国的书画、书法、摄影等文化作品,基本都没有什么大影响。都是当今民生社会可有可无的东西,都是历史发展有没有都行的东西,都是年三十打大兔子--有没有都过年的东西。目前,中国的书画、书法、摄影之类,基本都列在怡情养性的内容,都列在老年大学打发夕阳的课目,都是大餐上的豆芽小菜--点缀,在整个社会根本就没将其当成个正经东西。
很多人看了画展,啥也没看明白,啥也没记住,往往都自虐自己水平低。可欣赏水平,永远大于创作水品。如果很多人都没看明白,那往往就是没画明白。一幅好的作品,能让人从直觉上产生感动、注视、记忆、回味。
南京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画家陈坚,历时16年创作的,唯一反映二战日本投降题材的六米长大型油画《日本投降》,画中根据历史真实场景创作的260多个人物,那是任谁看了,都绝不会忘记,都绝对感到震撼。画作如果不能产生视觉冲击,还要用语言去揭示,那不就成了小说。可现在每天产生的成千上万张绘画、书法等作品,有几张能让人记住?甭听他们瞎吹,基本上都是垃圾画作!
三、文化是古今中外文化大家汲取的“源泉”
绘画的重点是画形,还是画心?魏晋南北朝是中国画的成熟时期,其最重要的标志就是,画家把更多注意力投到刻画人物性格,顾恺之明确提出“以形写神”的主张。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文人思想,具有文学性、哲学性、抒情性。而要达到这个境界,一个基本前提就是要成大文人。
1、古代大书法家都是大文人。自唐代朝廷定书法为国子监六学之一,书法成为大考的内容后,历朝历代的答卷都要用书法去写。所以,为什么古代的大官僚都是大文人,大官僚都是大书法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哪个不是一品大员?现在中国管文化的各级官员上万,独不见有大画家、大书法家、大摄影家跻身其中。有人说,这是选拔体制非要民主人士、女性担任,可画家、书法家绝大多数不也是非中共党员,可也没见谁当上。至于有管文化的官员,后弄个什么“家”,基本是附庸文雅的赝品。
2、古代的大画家都是大诗人。盛唐的“诗经”王维,是考中的进士,任过太乐丞、升至尚书右丞之职,他不仅诗书画都很有名,还精通佛学,精通音乐。被称为“画绝”的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少年时代就以其天才的、多方面的艺术才能而闻名,还当过世族军政集团的大司马参军,皇帝的“散骑常侍”。至于什么唐伯虎等等,无需枚举,基本都是大文人。无文,怎么能有意境?无意境,怎么为画?
3、诗书画印一体是中国画特点。到了宋代,出现了诗人兼书法家的画家,中国画走入学养深厚、言之有物、格调高雅的文人画阶段。到了元代,印也加入了诗、书、画的行列,成了四个形影不离的孪生姐妹。到了明代,文人画垄断了画坛,到了清代文人画达到鼎盛时期,诗书画印结合的艺术形式更加完美。“文人画之要素,第一人品,第二学问,第三才情,第四思想,具此四者,乃能空善”。
4、国外艺术大家都是大才子。大画家都用文化来滋润,古今中外一理。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达·芬奇,他是多才多艺的画家、寓言家、雕塑家、发明家、哲学家、音乐家、医学家、生物学家、地理学家、建筑工程师和军事工程师。但丁是文艺复兴第一位诗人,同莎士比亚与歌德,并称世界三大文学巨匠,但丁在绘画、音乐领域,也造诣不凡。“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拉斐尔·圣齐奥,不仅是画家、还是著名建筑师。“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米开朗基罗,是雕塑家,还是著名的建筑师、画家和诗人。如果说,有的音乐家的乐曲很动听,甚至能当催眠曲;而听贝多芬的音乐,则能让人从昏睡中惊醒,贝多芬的音乐为什么能雄霸世界乐坛,因为那乐曲中有法国大革命的风暴轰鸣,因为那乐曲在号召人们为自由和幸福而斗争,因为那乐曲中有德国古典哲学在闪亮。
可以说,凡名震天下的大画家、大艺术家,必定是文化大家。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画虎画皮难画骨。可知人最需要知心,画虎最需画“骨”,摄影拍片最需拍出思想,书法最需书写人生。理论上讲,几乎无人不知画神大于画形,可为什么画神一到实践就走形,说到底,还是文化的制约,功力达不到,只能做表面文章!


文学风网站欢迎您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