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婚俗---赤峰之行[三](小荷)

版主: 清风云想衣裳宁静致远

回复
qf2006
Site Admin
帖子: 1576
注册时间: 周六 10月 03, 2020 11:21 pm

有趣的婚俗---赤峰之行[三](小荷)

帖子 qf2006 »

有趣的婚俗---赤峰之行[三](小荷)发表日期:2007年1月28日 出处:原创 作者:小荷 本页面已被访问 170 次 有趣的婚礼 ---赤峰之行[三] 文编:小荷. 清晨,太阳还没有出来,迎亲的车就要出发了。原来这里的习俗是顶着星星接新娘,接新娘的人数和人员都有规定的。而且有“姑不娶姨不送”之说。所以接亲的仪式我是看不到了。派了大哥大嫂做代表。令人费解的是,新郎不去接新娘,这可是一怪啊。 上午9点58分,按照预定的时间,接亲的车回来了。停在楼前,一阵礼炮放过之后,新娘在伴娘的陪同下,下了汽车。紧接着一连串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一下汽车,伴娘手中端的嫁妆(好像是茶具吧)突然被人群中窜出的一个小伙子抢过就跑,伴娘紧追不放。我是个好奇的人啊,也跟着追了过去,追到一个墙角处,小伙子无路可逃了,就和伴娘讨要红包,否则不给嫁妆。无奈,伴娘掏出一红包给了小伙子,这才要回了嫁妆。我一按快门,拍下了这个难忘的镜头…… 待我回到楼前,我又惊呆了。只见进楼的大门被一把铁链锁住,新娘进不去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我忙打听,哦,这就是传说的“截门”啊。“截门”,顾名思义,就是把门截住,不让新娘进屋,这里的习俗还得截三次门呢。第一道门,就是楼门,第二道门是新房的门,第三道门是饭店的门。 这第一道门是最难进的了,由新郎方面的人把守,不给足够的红包,新娘是进不去的,娘家人就得派代表和男方代表谈判,达成协议,满足对方,才能开门。开锁的钥匙被一群小伙子传来传去的。谈判也在激烈的进行着;“60”。“不行。”“80”。“不行。”新娘代表一点点增加红包的数目。小伙子们就是不答应,还一个劲的嚷嚷:“翻包,翻包。” 数九寒冬,虽然天空晴朗,阳光明媚。但在瑟瑟寒风中已经僵持了近30分钟了,把我急的啊,恨不得也冲上前去和他们抢钥匙去,但转念一想,这是当地的风俗啊,怎么能和我那里的风俗比呢。如果没有这么有趣的插曲,也不算是别具一格了。新娘身穿洁白的婚纱,被新郎紧紧搂在怀里。漂亮的脸蛋被风一吹,粉白粉白的。虽然已是冻的浑身发抖,但还是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咯咯的笑个不停。公公婆婆虽然心疼媳妇,但也是无可奈何。依然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和二哥当然不会错过这个精彩的镜头的。一个个有趣的画面都被我俩抓拍下来,留做了永久的回忆。 又经过将近1小时,最后,由一位长者出面说和,红包的数目增加到180的时候,小伙子们才打开了楼们,一群小伙子蜂拥而至,抢着分红包去了。新娘新郎也在众人的簇拥下上了楼。来到新房门前,又是一阵折腾,好在这次是娘家人把门,婆家娶儿媳心切,很快就答应了娘家的条件,进了新房,就是一系列的拍照等等。婆家为娘家客人专门摆了两桌糖果,点心等,名曰:“点心,点心。”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点心之后,就要去酒店举行正式的婚礼了。 酒店坐落在赤峰市松山区的一条繁华的大街上,到了这里,哇,好热闹啊, 同时有四对新人在这里举行婚礼。我们在酒店里都以落座了,眼看吉时已到,还不见新人进来,我赶紧下楼寻找,哦,忘了,一对新人又被截在了门外,扫大街的,吹喇叭的排成一队等着要红包,婆家人掏出准备好的红包一一发给他们才算放行。唉……这可真是应了那句话了:“要想从此路过,留下买路钱。”图个吉利,花点就花点吧。 按当地习俗,11。58分,婚礼正式开始,接下来的仪式和我见过的婚礼就大同小异了,婚礼在燃放的礼花中也快接近尾声了,一对新人挨桌敬酒,当我喝下他们的喜酒之后,衷心的说了一句祝福他们白头偕老,幸福永久。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align=center border=0>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align=center border=0>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align=center border=0>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align=center border=0>   旧站评论:    发表人:清风发表人邮件:liangchangling@hotmail.com发表时间:2007-1-28 10:42:00清风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呵呵,感谢小荷站长带给我们如此特别、如此精彩的婚礼场面,让我们内地朋友也仿佛亲临现场感受内蒙塞外婚礼的热闹!发表人:幽兰溪语发表人邮件:lisha-68@163.com发表时间:2007-1-24 20:19:00赤峰的结婚风俗和我们这里基本相似。呵呵你也全当领略了我们这里的风俗。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