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二)——彷徨兰大路(木儿稀)

版主: 清风云想衣裳宁静致远

回复
云想衣裳
帖子: 5724
注册时间: 周日 10月 25, 2009 9:06 am

RE:我的大学(二)——彷徨兰大路(木儿稀)

帖子 云想衣裳 »

我带着骄傲的微笑,注视着你怀抱灿烂的梦想,开始那辉煌的远航!
希望,就在那不远处等着你!
云想衣裳
帖子: 5724
注册时间: 周日 10月 25, 2009 9:06 am

RE:我的大学(二)——彷徨兰大路(木儿稀)

帖子 云想衣裳 »

追寻着你阳光的足迹---虽然有哭有笑,却不失五彩斑斓,虽然时喜时忧,却仍然缤纷夺目,我感叹少年儿郎的青涩记忆里,是如此坦然而真实;我感谢自己此生不能再有的经历,在你这里得到了弥补-----认识你,真好!!!
为了让自己年轻一回,我想拥抱你一下---一个青春的代名词,一个时代的标注者!
木儿稀
帖子: 32
注册时间: 周日 12月 06, 2009 1:06 am

RE:我的大学(二)——彷徨兰大路(木儿稀)

帖子 木儿稀 »

感谢云儿帮我编辑文章哦
木儿稀
帖子: 32
注册时间: 周日 12月 06, 2009 1:06 am

我的大学(二)——彷徨兰大路(木儿稀)

帖子 木儿稀 »











































我的大学(二)

彷徨兰大路

文:木儿稀/编:云想衣裳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align=center border=0>
(上)
2005年6月8日,高考结束,我笑着走出考场。我心里清楚,大学之于我们高中学生,好比西方国度之于我们国人,高考的结束只能说是我已经走出了国门,但具体将去哪个国家、哪座城市,这还是一个未知数。大学求学之路,我走到了一个岔路口,这也是我人生的岔路口。 第二天,我匆匆赶往学校,从老师那找来试卷的标准答案,开始估分。对于这次考试,我还是很有自信,不管是试前还是试后,我都胸有成竹的镇定,我断定这次考试我能取得让自己满意的结果。受这种心态的影响,估分的时候,我收放有度,尽量用宽宥的态度对待每一处有争议的答案,该加的加,该减的减,最终估算总成绩为603分。再经过二次估分,我将最终成绩确定在600分。当然,我的自信是没有错,估算的成绩证明了我的预期,也因此,我在估分出来的时候很自负的说了句“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这句话也算是我对高中三年的一句感慨吧,三年中的激烈竞争让大家身心疲惫,我的成绩虽常局高位,但也起起落落,我时常对自己说“我要笑到最后”。 之后便是填报录取志愿。深居那个信息闭塞的西北小城,我们对于大学的了解微乎其微,就好比幼儿园的孩子钻研数学,只懂得一加二等于三,却不知一减二为几何。因此在高三的时候我买了一本《重点大学》来研读,但最终研习的结果是“一山望着一山高”,我还是不知该报哪所大学,好像能说出个一二三来的就是:在全国所有高校中,北京大学是最好的,吉林大学的校园占地面积是最大的,武汉大学的樱花园是最漂亮的,湖南大学的校园是没有围墙的,浙江大学是坐落在西子湖畔的······可我们不知道一所大学的什么专业是最强的,更不知道某一专业毕业之后就业情况如何······ 所以我们填报志愿的时候很盲目,就像我,只知道自己喜欢干什么,但不知道从什么途径去追求自己喜欢干的职业。就这样稀里糊涂的摇摆着手中的方向舵,我想报北京理工,可父母希望我能报的近一点留在甘肃,我便听从父母的意见选兰州大学,可老师建议我去中央财经。就这样,我初步选定了七八所大学,眼看到了交志愿的最后日期,我下狠心将最终目标锁定在了北京工业大学。就在我拿着填好的志愿表奔赴教育局上交时,父亲打来电话,要我再考虑一下志愿,因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汉族考生照顾10分,这条“优惠政策”只限于省内高校。原来父亲是先于我跑到教育局并向局长打听报考志愿的情况,我和父亲在教育局会合。他熟悉教育局长,便从局长那里要来一张空白志愿表,我们又开始重新谋划我的“蓝图”。其实,到这会我已经是六神无主了。一是感觉很烦,心里疲惫;二是因为这样做无疑是让我临阵改变行军计划,心里一下慌了;三是经过这么些天的谋划,我强烈的感觉到家人对我的不信任,感觉他们不相信我的成绩(可能他们是为了以防万一),这也让我心里很是烦躁。我就没有过多的考虑,提笔就填上了兰州大学,专业是经济学类,从开始到结束,此次填志愿仅仅用了半个小时。 从教育局出来,我长嘘了口气,至此身上的包袱可以完全卸下了。但我不免有点失望,兰州大学并不处于我目标中的前列。失望归失望,那份自信不但没有减,反而有增,我相信以我的成绩上兰州大学,绰绰有余。所以自从交了志愿,我便无忧无虑的等着真实成绩和录取通知。只是心中的失望有时让我闷闷不乐,有几次和朋友出去玩的时候,我说我不想去兰大,想补习重考。可不知父亲是怎么知道这句话的,他郑重其事的对我说,今年你考的好着呢,要是再补习的话,你能确定明年还能考个好成绩吗?好好去兰大念书吧,兰大那么好,还有什么不满意的。我没有回话,只是低着头“嗯”了一声,我不知道那会我的自信跑哪去了,我也开始怀疑,要是补习一年的话,明年还能考个好成绩吗? 后来我也就没再抱怨什么,把失望压在心底,尽情的挥霍着漫长的暑期。因为已经习惯了长期的高压学习,现在突然闲下来,心里特别空虚,整天不知道该干什么。出于这种心态,再加上我以成绩作为虚荣,我便向父母要了三百块钱买了一把吉他,和好友一起学。但这也是三分钟的热度,半月过后,吉他成了摆设,我开始转向电视和小说。从书堆中翻出一本小说集,很不喜欢小说的我硬着头皮慢慢悠悠读了一遍《边城》。



(下)
二十三号,高考成绩公布,我迫不及待的拨通了查询电话,599分。我欣喜的面容中也流露着一点点的失望,毕竟和600分辉煌仅差1分,从小到大习惯了60分的及格线,现在弄出个59,虽不能说不及格,可心里的阴影还是不能完全抹去。但我知足了,我欣慰了,这再一次证明了我的自信没有错,再一次证明了我的预期。我的成绩是班级第一名,年级第六名。同时我也很佩服自己的估分能力,竟然和实际分数仅差1分。 成绩的公布也让我的挥霍变得更加踏实,尽情的放纵更加肆无忌惮。高中的课本统统塞进箱子,我不想再看见,因为那里是压抑和紧张等负面情绪的滋生地。炎炎夏日,我隔三差五的在外面奔波,不为别的,只是和好友出去玩。八月初,母校高三补习班开课,有好几个朋友进了补习班。奇怪的是,我竟然有点羡慕他们,我羡慕他们还有重新选择大学的机会,我羡慕他们还有一年美好的高三生活。因为我对我将要去的大学不甚满意,我想重新选择;因为在我的意念里,高三是高中三年里最美好的一年,我很怀念。可对于重新踏入高中大门的朋友来说,我的这个想法太过天真,也不免有些嘲笑的意味,因此我没有在他们面前说出这些大逆不道的话,只是用很同情的目光抚慰着朋友们看似开心却又很失落的心,除了真诚的祝愿和鼓励,最多的还是逃避,逃避这个惨淡的现实。 一天上午,我接到宿舍楼管理员的电话,要我回学校领取录取通知书,虽然我很确定是兰州大学的,但我还是抱着一丝幻想,希望是其他学校的,便问楼管“是不是兰州大学的?”“是”。挂了电话,我没有太过欣喜的表情,只是很平淡的嘘了口气,但考虑到家人的心情,我拉起嘴角,装出一副很激动的样子,向他们告别,奔赴学校。 虽是早上,但气温还是很高,刺眼的阳光让我懒得跨出半步。学校里空荡荡的,操场边上的槐树像是老了很多,无精打采的耷拉着脑袋,没有一丝生机。我穿过他们的臂下,径直来到楼管的办公室,可找不到他人。我在熟悉的楼道里转了一圈,确定没人后就返回了。在我要出校门的时候,他从身后叫住了我,原来他现在在旧教学楼里值班。办完领取手续后,我挥舞着兰州大学录取通知书,一路张扬,一路欣喜的返航,像是要让全世界都知道我考上了大学。 至此,我的大学之门算是完全推开了,我看到了校门里进进出出的高傲学子,我嗅到了校门里溢出的缕缕书香······以前虽是失望,但拿到录取通知书后我还是很开心,毕竟那个硕大的红色信封里装着我十年寒窗的果实。当然,爷爷奶奶在家里急切的等待着我的好消息,他们接过我手中的通知书,翻来覆去,仔细的端详。为了能和家人一起分享这份喜悦,我没有私自拆开信封,而是在爷爷奶奶的面前,颤抖着双手揭起庄严的封签。一个字一个字的读过通知书上的内容,心里的快乐、心里的委屈也一点一顿的凝结在眼眶里,慢慢湿润了久久干涸的眼球。大学,多少个夜晚我为你失眠,多少个日子你让我担忧,儿时的梦想,十年的寒窗,我历历在目。还记得小学里全身裹着厚厚的棉衣,冻得发青的小手捏着昏暗的手电筒,照着漆黑坎坷的小路,我哆嗦着上学;还记得初中时因为学习突然下滑,而被家访,七个老师,一路浩浩荡荡,成了我求学路上难以抹去的心伤,孩提时的自尊,我不能再伤;还记得高中寒风夜下,在建筑工地探照灯里ABCDEFG。 我考上兰州大学的消息不胫而走,亲戚朋友们都鼓噪着要给我贺喜,尤其是父亲的同事们,天天催着父亲办喜宴。我是一个低调的人,不喜欢太过张扬,对于考个大学而贺喜的做法虽不反对,但也不支持,我并不想办喜宴。我向父亲表明意愿,他同意我的想法,可他最终还是难辞同事们的盛情,决定办喜宴。经过一个星期的筹备,八月二十号,庭院外爆竹声声,厅堂内笑语连连,亲朋满座,觥筹交错,佳肴味传,酒香四溢······ 八月二十七日兰州大学开学,父亲借了单位的车要送我去学校。上大学虽是多么值得高兴的事情,可在离别面前这些虚荣显得那么苍白,离别的气氛笼罩着全家人的心情。车停在家门口,家人一起把我送了出来,奶奶一再嘱咐“照顾好自己,有空了我去你大娘娘(大姑)家的时候去看你”,我只是低着头嗯了一声又一声,上车前就只留下一句“那我走了”。车子的离去让家成了记忆,一路上我只是沉默着,听着窗外的风声我回想起家乡的一切,眼泪一次又一次的充塞着眼眶! 车子驶进兰州,七绕八回总算到了目的地火车站,那里有兰大迎新的学生等候。跟随带队的学长,我和父亲上了校车,车上全是陌生的面孔,心里有点胆怯,静静的望着窗外的陌生世界。带队的学长一路上讲解着兰州大学(用录音带),在路过兰大本部校门口的时候,她说“在我们右边的就是兰大本部”,可是我坐在车的左边,没有看到。不久,车子又驶出市区,上了高速公路,我开始纳闷,难道我们要去的榆中校区很远吗,还要上高速?心情突然变得沉重而又紧张,心“通通通”跳个不停,好像我们一行人要被卖到哪里去做苦工似的,这疑虑和紧张陪伴了我四十多分钟,终于在师姐“前面就是兰州大学榆中校区”的提醒下,我回过神扭头望见四个金光大字“兰州大学”!此时,失望封冻了我所有的情绪,这里的偏僻、这里的荒凉让我产生回去的幻想,我只盼望着校车不要停,不要停,拉我回家。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align=center border=0>


http://202.96.138.58/swf/flash-4.swf

文学风网站欢迎你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