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君山(何方)

版主: 清风云想衣裳宁静致远

回复
阿修箩
帖子: 462
注册时间: 周三 4月 07, 2010 10:36 am

RE:游君山(何方)

帖子 阿修箩 »

自己没去真后悔了!哈哈!
何方86
帖子: 989
注册时间: 周五 8月 01, 2008 9:06 am

游君山(何方)

帖子 何方86 »

var currentpos,timer;
function initialize(){timer=setInterval("scrollwindow()",50);}
function sc(){clearInterval(timer);}
function scrollwindow(){currentpos=document.body.scrollTop;window.scroll(0,++currentpos);if (currentpos != document.body.scrollTop)sc();}
document.onmousedown=sc
document.ondblclick=initialize







































游 君 山


文/编:何方



























八百里洞庭湖中有一个很小的岛,它与千古名楼岳阳楼交相辉映。这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小岛就是君山。君山在岳阳市西南15公里的洞庭湖中,是一座面积不足100公顷的小岛。唐代诗人刘禹锡的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更使君山名声大噪,令人向往。



八月十五日我有幸与参加文学风作品集《听风》首发式暨天下名山名水名楼(岳阳)笔会的一些网站朋友一览了君山的风姿。这天,天气很热,我们乘上汽车是上午八点钟,大家坐在车里打开窗户,沿途风景秀丽,让人心旷神怡。我和网友小荷坐在一起,她来自辽宁锦州,汽车经过洞庭大桥时小荷对洞庭大桥赞叹不已。是啊,洞庭大桥设计先进,新颖,造型美观,真是岳阳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洞庭大桥沿岸风景秀丽,它与岳阳楼,君山岛, 洞庭湖等风景名胜融为一体,交相辉映。洞庭大桥是国内目前最长的内河公路桥,全长18868.82m,其中:桥长5747.82m,桥宽20m,双向四车道,主桥桥型为不等高三塔、双索面空间索、全飘浮体系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斜拉桥。其气势十分雄伟。

汽车在飞奔,车轮在歌唱,车厢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半个小时后汽车在一块开阔地停下车。这里的景致太美了!开阔的水面,远远的一大群白色的鸭子在水中嬉戏浮游,水面延伸到滩涂的树丛之间,别具一格,装沙船停泊在山一样的沙丘之中,这水乡美景吸引了我们,大家紧随导游小王穿过水上长廊,登上开往君山岛的游轮。

船在水中行,人在画中游,十分钟后我们来到了君山岛。导游小王边走边给我们讲解,她说:“君山,由大小七十二座山峰组成,虽说不算高,但峰峰灵秀,小岛总面积0.96平方公里,相传君山岛有5井4台36亭48庙。目前已有二妃墓、柳毅井等三十多处景点正式对外开放,其中有十多处被列为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君山名胜古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历代文人墨客围绕君山的“奇”、“小”、“巧”、“幽”、“古”,或著文赋诗,“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雍陶·题君山),这风景不知陶醉了多少文人墨客。特别是自唐以来,李白、杜甫、黄庭坚、刘禹锡、辛弃疾、张之洞等文人骚客都曾登临君山,揽胜抒怀,留下了无数千古绝唱。”

站在君山岛的大坪里我看到,君山岛大门的两旁竖有两块石刻,一则是刘禹锡《望洞庭》写到:“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另一侧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用“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之句将君山之景赞为妙笔丹青。而这美景之中那神奇美妙的传说,更引人遐想。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沿着石子铺的小路往前行,林荫小路两旁郁郁葱葱,密密层层的枝叶遮住了蔚蓝的天空。太阳的光芒透过厚厚的枝叶照在我们身上。大家游兴十足,走走停停,拍拍照照,忘记了酷暑,忘记了疲劳。我们来到洞庭庙,洞庭庙位于君山秋月岭山麓,不少人都进庙烧香,祈求平安。出了洞庭庙又进湘妃祠,湘妃祠,位于君山东侧,通往湘妃祠的走廊里摆放着几百尊菩萨。现在我们来到了二妃墓,导游小王娓娓向我们叙说:“相传上古时代,舜接受尧帝的禅让,君临天下,并与尧帝的二个女儿娥皇、女英结了婚。二妃(娥皇、女英)聪明仁惠,她们帮助舜帝治理国政,开疆拓土,建立功业。后来舜南巡,她俩又追寻到君山,当听到舜逝于苍梧的噩耗,二人悲痛欲绝,望着浩渺洞庭,攀竹痛哭,双双投水殉情,葬于君山。” 好感人的故事啊!我看到二妃墓前20米处的一对2.8米高的引柱上镌刻着民国七(1918年)舒绍亮题写的一副对联:君妃二魄芳千古;山竹诸斑泪一人。

君山的竹子也是出了名的,斑竹、罗汉竹,接着小王带着我们来到竹林,她微笑着对大家说:“请看这就是斑竹,又名湘妃竹,相传这二妃的眼泪洒在竹上形成的,毛泽东主席“斑竹一枝千滴泪”的典故就源于此。大家看二妃墓引柱上这幅对联,它不仅热情地歌颂了二妃,也巧妙地嵌入了“君山”,世称妙品。
君山的植被种类繁多,葱郁茂盛,虽然现在酷暑难当,但是我们行走林间,心肺安舒,神清气爽,真有些怅然若忘一切烦恼的感觉!啊!这漫山遍野的竹子,和风吹过,竹林轻轻摇曳,沙沙作响,把整个山林装扮得如人间仙境、惬意非凡。


“咦,这不是柳毅井吗?”网友晚香玉的讲话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和叶的奉献,飘忽的云来到柳毅井边。大家边照相边听导游讲解:“柳毅井位于君山龙舌根部。井水面却比湖水面高出10多尺,且二者呈反向涨落之势,即湖里涨水井里水位下降,井水上扬湖面下移。二是水质。清洌甘甜,视为神水,人们把君山的茶叶香味与柳毅井水的清纯相提并论,明代诗人谭元春曾驾舟30里往柳毅井取水试茶于岳阳楼,留有"临湖不饮湖,爱汲柳家井;茶照楼上人,君山破湖影"的诗篇。三是井深。据说君山此井与太湖有石穴潜通,有人用4两丝线吊一铜钱往井下放,线完而井不见底。这些神奇之处更增添了柳毅传书故事的感染力。柳毅与龙女演绎的人神间动人的爱情故事,为世代追求完美爱情的人们争相传诵。”多美的传说!多美的故事!井旁大家争着用井水洗脸洗手,摆着各种PS照相,柳毅井让我们流连忘返。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十一点半了,开往君山的最后一趟游船要返回了。我们只好随着红旗,跟着导游快步往回赶。小路两边,我们看到了享誉海外的君山银针茶基地。一层层的茶园像一条条碧绿的玉带围绕在大小山头,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君山银针就产自这里。
离开君山岛,我们坐在归途的汽车上,我还留恋着这里的碑文古庙,斑竹银针,小桥流水,花草树木。我只恨自己那傻傻的相机不能把君山美景网罗在大家的眼底,更恨自己那拙劣的文字无法传递更多的优美传奇。








http://player.56.com/deux13_100733493.swf


文 学 风 家 园 欢 迎 你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