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三国》有感(何方)
RE:看《三国》有感(何方)
虽然也读了三国的大部分,但有的地方一直有疑问,今天终于明白了,真是意想不到,谢谢。
看《三国》有感(何方)
看《三国》有感
文编:何方
《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我听过不少,但不知为啥,我一直没去看过。直到半月前家中的那些烦心事,搅得我心烦意乱,无心去做别的事情,时下网上正在热播大型史诗《三国》电视剧。老公极力向我推荐这部新拍的电视剧《三国》,并告诉我也许能从三国故事中的人和事得到做人做事的启迪。从那以后我每天看七八集,几乎没间断过,说实话,我越看越觉得值得品味。电视剧《三国》在场面描摹上宫殿皇城街道屋宇等背景都精致而恢弘大气,人物服装军马衣甲都美观而赏心悦目。即便是一个小小的战斗场面也是不遗余力地制造人仰马翻、血浆四溅的效果,显现出了气势磅礴的迹象。<三国》诠释了不少人物。三国时代诸侯争霸,英雄辈出。我喜欢曹操,他既不能简单称之为英雄或者枭雄,也不能说他残忍或者张狂等等,因为曹操也只是一个普通人,有着普通人的爱恨情仇,具有人的多面性,是一个完成了英雄事迹的普通人。曹操给部将系鞋带,拾取饭粒,随地撒尿等等,都是人性化的表现。曹操是一个英雄,在外人面前,在纵容他的人面前,他霸气十足;但是在另一些人面前,他则只是一个受伤也会流血的普通人而已;我敬佩诸葛亮,他本是智慧的化身,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羽扇纶巾,风度翩翩,儒雅风范,是千百年来读书人安邦治国的楷模。他卧居隆中饱读诗书,云走他方,广收信息,将书本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成为一名杰出的谋士;我欣赏: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情深意重,刘备表面不张扬,但内心很澎湃。有其过人之处,称得上是个 英雄 。白手起家,虽然文武不超群,但他的五虎上将让敌人闻风丧胆;关二爷虽傲气但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刮骨疗伤,水淹七军,忠义参天,威震华夏;张三爷虽虽鲁莽,但率直又勇猛;赵云兼备了俊朗外形和硬汉气质;周瑜风流儒雅,文武全能;吕布,胯下赤兔马,掌中方天戟,怀里美貂蝉,可谓英雄无敌;司马懿老成持重而又老谋深算,是三国时代一大“隐雄”,是一名真正的权谋家。
95集大型电视连续剧新版《三国》是一部有着深厚底蕴的史诗题材大剧。我花了十多天把它全部看完了。《三国》描写了距今一千八百多年前,古老的中国大地上,汉帝国的衰落已经积重难返……京都长安,为了彻底清除祸害朝纲的宦官势力,贵族子弟领袖袁绍召请西北边陲的军阀董卓进京,帮助剿灭宦官。这一“引狼入室”的计划虽然遭到更有智谋的曹操的坚决反对,但袁绍依然一意孤行。
事实证明,董卓进京造成了更大的混乱。他废掉了原有的幼小皇帝,夺权成为“相国”,权倾朝野,荒淫无度,滥杀无辜,引起举国义愤。最重要的是,他还用一匹绝世无双的宝马——赤兔马收买了这个时代中武艺最高强的武将吕布,将其收为自己的义子,使得自己麾下的西凉军一时天下无敌。为了替国除害,曹操故意奉承董卓成为他的宠臣,然后伺机刺杀他,却惨遭失败。逃出京城的曹操振臂高呼,召集了包括袁绍、刘备、孙坚等未来的重要人物在内的全国十八路诸侯会盟,共同讨伐董卓。几场激烈的战斗后,董卓挟持皇帝迁都逃亡,并将京城付之一炬。此时,十八路诸侯盟军的先锋部队——由孙坚领导的江东军率先攻占了京城,偶然获得了代表着中央皇权的天子玉玺,并将它私下藏匿了起来,最终却引来了杀身之祸。对这枚玉玺的猜忌和争夺引爆了十八路诸侯内部固有的利益分歧——盟军随即分崩瓦解了,而曹操却挟天子令诸侯,这时整个中国开始陷入诸侯征战的战火之中。
董卓迁都后,其作恶多端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朝中的重臣王允利用董卓及其义子吕布之间的固有矛盾,与大义凛然的女义士貂蝉合谋了一道将“美人计”与“离间计”一起融合实施的绝佳计策——“连环计”。在王允的精心策划与貂蝉的无私付出下,连环计终于成功了,董卓死在了自己的义子吕布的戟下。而此时,貂蝉却早已深深地爱上了她的“猎物”——吕布……
董卓的死反而加重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混乱局面,但各个势力之间的敌我格局也在慢慢演变着——在黄河以北,原本结成军事同盟的袁绍与曹操各自都征服了很多北方诸侯——甚至包括不可战胜的吕布!终于,袁绍与曹操之间的大战爆发了,这就是三国时代的第一场大战:官渡之战,也是一场几万人战胜几十万人的惊人战役。战后,曹操统一了整个北方,旗下夏侯惇、典韦、曹仁、张辽等等英才云集,势力大盛,成为诸侯中的实力最强者。而在长江以东,孙坚之子孙策和孙权经过艰苦的努力,也成为割据江东的一方霸主,并得到了英俊无双、智谋卓越的大帅——周瑜的忠心辅佐,还赢得了太史慈、甘宁等英姿勃发的侠客的赤胆忠心。至于在中原,屡战屡败的刘备三兄弟苦苦不能找到自己的立锥之地,期间还惨遭失散。这时关羽被曹操收留到旗下,关羽却始终不愿臣服,使得极其爱慕关羽之武艺的曹操十分感伤。义薄云天的关羽终于得知了刘备的下落,随即上演了“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去寻找义兄的千古传奇……终于在荆州团聚的刘备三兄弟有了暂时的栖身之地。由于刘备的仁义和声望,他们从荆州的主人手中和平地继承了这块战略要地的控制权,并经过诚恳的“三顾茅庐”,幸运地邀请到隐居在当地的拥有当世第一智慧的高人——诸葛亮前来加盟。此时,曹操大军袭来,战火蔓延,荆州危在旦夕。而刘备宁愿带领着几十万追随自己的百姓“一日十里”地缓慢逃亡,也不愿意抛弃人民自己快速撤退。这一大仁大义的壮举,为刘备赢得了更高的威望。在逃亡途中,又上演了一幕幕感人的经典故事——张飞当阳大喝退敌,赵云长坂单骑救主等等,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
面对曹操的铁蹄,无处可退的刘备等人不得不投靠江东的孙权,但孙权势力内部又有着“主战派”与“主和派”的激烈纷争。诸葛亮出使江东,“舌战群儒”,说服了孙权和曹操决一死战,因为此时的孙权虽然弱小,但却拥有天时地利人和之便,而曹操的北方军队也并不擅长于水战。随后更经过“甘露寺联姻”“草船借箭”“苦肉计”“蒋干盗书”等一系列三方之间的斗智斗勇,使得孙权和刘备两大势力暂时结成了联盟对付曹操。终于,在周瑜与诸葛亮的精心筹划下,三国时代的第二场大战——赤壁大战打响了。诸葛亮应用自己的智慧“巧借东风”,使孙刘联军应用火攻,将曹操锁在长江上的战船阵群烧得灰飞烟灭,漂亮地赢得了赤壁大战的胜利。
不幸的是,惨败的曹操在逃亡途中经过华容道,而奉命把守此处截杀曹操的关羽竟然顾念当年曹操对他的知遇之恩,义薄云天地放走了曹操。有辱使命的关羽向刘备和诸葛亮请罪,刘备原谅了他。而此时刘备才知道:诸葛亮竟是有意将重情重义的关羽安排到华容道的,目的就是放曹操一条生路。因为他深知——曹操一死,北方必将再次陷入大乱,而只有曹、孙、刘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才能给刘备提供喘息和壮大的时机,以便有朝一日真正赢得一统天下的实力。
“三足鼎立”成了赤壁战后刘备严格遵从的指导思想。他挥师南下,征服了西川,将中国西南的广大区域划为己有,而其帐下也聚齐了赵云、黄忠、马超、魏严等一系列卓越的战将。此时,北方的曹操、西南的刘备、江东的孙权这三个王者的“三足鼎立”格局终于形成了——这便是“三国”。
三国鼎立之后,曹操反思赤壁大战败北的原因,明白了军事的胜败根本上还是取决于国家整体实力的强弱。他积极进行农业、经济的建设,改良政治制度,大力招募人才——甚至只要是有能力之人,就算曾经“杀人通奸”,也一概破格录用!曹操不拘一格的枭雄气概产生了效果,北方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兴旺。然而,在曹操的宫廷内部,残酷的夺嫡之争也在悄然进行着——幼小而聪慧的王子曹冲惨遭兄弟毒杀,到底凶手是谁?答案揭晓时竟连曹操这样的枭雄也大吃一惊!野心家司马懿也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他将赌注押在最没有资格、而又最有潜力争夺王位的王子——曹丕身上,手把手地教他忍辱负重的韬晦之术。更有另一位王子——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曹植,也卷入了与曹丕的王位争夺战之中,其间更交织着两人与一位天神般的女子——甄妃的爱恨情仇。权力、爱情、兄弟、欲望、战争、阴谋……一切困惑都紧紧纠结,每个人都陷入深深的挣扎之中……也因此而诞生了《洛神赋》《七步诗》这样中国文学中的灿烂巅峰之作!
刘备与孙权的同盟关系也是危机四伏,他们围绕着荆州的归属问题进行着拉锯战一般的交锋。终于,孙权的部队攻占了荆州,而镇守荆州的大将——“一代战神”关羽也因此而战死了。西川顿时陷入巨大的悲痛之中,刘备丧失了理智,不顾国力的匮乏与诸葛亮的苦心规劝,竟然率领举国的兵力征讨江东,誓要为关羽报仇!同时也为了夺回珍贵的战略要地——荆州!
刘备大军袭来,而此时孙权的国家也极度空虚,竟然连能够抗敌的将领都找不到了。孙权不顾上下的反对,毅然启用一位毫无资历的年轻人陆逊担任元帅,随即轻蔑和置疑之声弥漫了整个江东。就这样,陆逊顶着巨大的压力与刘备苦苦对峙了八个月,静待盛夏的到来……终于,三国时代的第三次大战——彝陵大战打响了,陆逊猛烈地使用火攻,将刘备驻扎在山林之中的八百里联营付之一炬,刘备大败而逃,最终在白帝城悲怆地死去了。这次“火烧联营”,让所有人都见识了陆逊天才的军事才能!
刘备死去了,他的儿子刘禅继位,但诸葛亮却成了实际上的西川之主。他一方面要“鞠躬尽瘁”地苦心经营国家,一方面又“六出祁山”苦苦地攻打北方,一方面还要避免自己的忠心受到刘禅等皇室人员的猜忌……而同样的困境也出现在曹操死后的北方宫廷——此时曹丕继位,然而司马懿篡位的野心已经“路人皆知”,两人也在进行着明里暗里的君臣斗争。于是,一个是忠心耿耿的诸葛亮,一个是野心勃勃的司马懿,忠奸截然不同的两人竟因为相似的境遇,而从战场上的死敌变成了惺惺相惜的知音!也正是因为诸葛亮深深地理解司马懿的处境,才敢用“空城计”这样匪夷所思的计策来吓退司马懿——这既是放对方一条生路,也是给自己赢得了喘息的时机。“三国”这历时百余年的大传奇时代,就在诸葛亮与司马懿两大智慧高手精彩纷呈的争兵斗法中,渐渐接近尾声……
公元251年,司马懿死去,此前诸葛亮也已病逝。12年后,司马家族灭掉了刘禅的西川政权;再2年后,司马家族篡夺曹氏家族的政权,建立了“晋”王朝;到公元280年,司马家族扫平了孙氏在江东的政权。至此,中国重新归于一统——“三国”这个英雄辈出、波澜壮阔的大传奇时代终于结束了。
看《三国》,三国群英们勤奋、努力的创业精神催人奋进;看《三国》,曹操、刘备、孙权们身上有一个共同的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点:锲而不舍、永不放弃!看三国,我受益匪浅,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历史杀戮为鉴,可以汲取教训。看《三国》,英雄人物和动人故事,其中的高超智慧与浩然正气——仍被一代代的中国人传颂至今,并感动着一个又一个的亚洲人与西方人;说实话,我越看越喜欢,真的喜欢,我后悔自己为什么没有早些读到《三国演义》呢?
http://max.flash34.com/ylme/service_1/5 ... 4fb713.swf
文学风家园欢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