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魏奶奶(项颖)
RE:美丽的魏奶奶(项颖)
一个美丽善良勤俭质朴的魏奶奶呈现在我们面前,虽说生活非常困难,但她还是要追求美好,活出个人样,活出个自尊!欣赏美文!
RE:美丽的魏奶奶(项颖)
Quote引用红叶发表的“一个美丽善良勤俭质朴的魏奶奶呈现在我们面前,虽说..”谢谢大家的点评。
美丽的魏奶奶(项颖)
美丽的魏奶奶
作者:项颖\\编辑:叶的奉献
再一次搬家就是现在的家乡宁城县大城子镇。在这里,我上了小学和中学。在这里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也留下了些许难忘和遗憾。
这里,奠定了我人生的基础。
这里,应该是我展翅飞翔的起点。
这里,也是我感到迷茫,困惑,无奈的落脚地。
在大城子的第一个落脚点就是魏奶奶家。其实,魏奶奶年纪并不大,也就四十多岁,比我父母大不了几岁,我们之所以叫她魏奶奶是因为父亲说人出门小三辈,开口就跟房东叫叔叔婶婶,我们小孩子自然跟房东叫爷爷奶奶了。
在我眼里,魏奶奶家很阔气,住着前出廊檐后出厦的五间大瓦房,有一个大大的院落。收拾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我们去的时候大概也是春天,因为我看见魏奶奶家院子里有好多棵果树正开着粉白的花,树下长着绿油油的蔬菜。魏奶奶家有海棠果树,梨树,苹果树,槟子树。果树花开的时候,满院子飘散着花的香气。魏奶奶就请照相馆的人来在树下照上一张相。
魏奶奶长的很美,而且十分爱打扮,她每天早晨四点钟准时起床,开始给自己化妆,那时候没有名目繁多的化妆品,魏奶奶都是用天然的化妆品,她梳着齐齐的短发,在两鬓梳起两个好看的“蓬头”,然后抹上少许杏核子油,头发看上去又黑又亮,一丝不乱。她用铁筷子在火盆上烤热了,在前额烫一个弯弯的流海,用银簪子画上弯弯的眉毛,用胭脂涂上淡淡的腮红,再用花瓣来抹上唇红。魏奶奶可真是个热爱生活,懂得生活的人,不管日子有多累,有多忙,她总是把自己修饰的漂漂亮亮,每天微笑着站在人们面前。
魏奶奶有三儿两女,她每天要洗衣做饭,推碾子拉磨。还要去生产队干活,可是从来见不到她脸上有一丝愁容。她总是从从容容地应对一切。魏奶奶和魏爷爷感情也很好,很少听见他们吵架,他一定很爱魏爷爷,不然,她每天将自己打扮得那么漂亮为谁呢?魏爷爷长的高高瘦瘦,高鼻子大眼睛,有一点仙风道骨的风范。每日魏爷爷从地里干活回来,魏奶奶都要笑脸迎出来,递上一个蝇甩子,或者自己动手,将魏爷爷浑身上下弹扫干净,这时候魏爷爷就会迷起双眼,摊开双臂左右旋转着,享受着妻子手里柔情的蝇甩拍打在他身上。我想魏奶奶和魏爷爷一定是旧社会大家主的子弟,所以到现在还拿着派,属于那种倒秧不倒架的人。
母亲就十分羡慕他们,说也不知道人家日子怎么过的,一家七口,就没见人家缺吃少穿的时候。那时候虽然过了三年困难时期,但是大家的日子还是很艰难。在生产队干一天活,挣十分工,合人民币两角钱左右,到秋天好年景每口人能分到二百斤左右的粮食。那年月以主食为主,没什么副食好吃,一年也吃不上几次肉,又加上活儿累,所以人人能吃,家家缺粮。特别是到了青黄不接的春天,计划不好就会断粮。魏奶奶家有三个半大小子,两个能吃的姑娘,怎么可能不断粮呢?可是魏奶奶每日照常打扮得漂漂亮亮,照常微笑着进进出出,所以母亲十分羡慕。说,看人家比咱们吃国家粮的活得还滋润。可是有一天,母亲发现了一个小秘密。她家菜园子里种了很多大葱,长得水灵灵又粗又壮,每天,魏奶奶都要拔几颗大葱送给我们吃,母亲要回报人家,一天包了饺子端了一碗送过去,正赶上魏奶奶一家吃饭,母亲在屋外叫一声大婶,挑开门帘一脚迈进去,正赶上魏奶奶慌慌张张用一块盖帘遮住了盆子里的食物,可是她盖住了盆子却忽略了碗里的,母亲还是发现了他们全家吃的什么了,他们全家每个人面前,仅有一碗蒸熟的大葱,母亲愣住了,大葱散发着难闻的气味。魏奶奶十分难为情,用手遮住了面前的碗,脸色红紫的像猪肝。但她马上恢复常态,“咯咯”笑起来说:“看看,你的几个兄弟喜欢吃大葱‘布拉’。”(一种用少许玉米面拌上蔬菜蒸熟的一种食品)母亲鼻子发酸,因为她在他们的碗里没有看见一丁点玉米面。母亲将饺子放桌上说:“尝尝我包的饺子”。魏奶奶家的孩子们也是很有教养,大家看着饺子谁也不动筷子。魏爷爷说:“让你嫂子想着”,魏奶奶咯咯笑着“你嫂子好不容易包的,还想着我们,你们吃吧,吃吧。”她对孩子们说。我那些小伯伯小姑姑们才开始动筷。
母亲回来后,不住地叹气说:“唉!想不到你魏奶奶是个这么刚强的人,怪不得这些日子她脸色不好,胭脂越发涂得多了。”吃过饭母亲拎了半袋子玉米面送了过去。魏奶奶非常感激母亲的接济之情,从此与母亲的关系更好了,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母亲是个为人直爽健谈的人,我经常看见母亲和魏奶奶面对面坐在炕上说说笑笑的互相“绞脸”。(用缝衣线缠绕在手上,将脸上的汗毛绞掉,是一种民间的洁面方式。)魏奶奶半个月必须“绞”一次脸,额头,鬓角,眉毛,都要修剪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不管生活有多窘迫,日子有多艰难,她都要按部就班地化妆,扑粉,涂口红,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站在人面前。
后来,我们从她家搬出去许多年,她已经是六十多岁的人了,我还看见她涂脂抹粉,笑吟吟地站在自家的大门口和过往的行人答话。柔声细语,还有那么一点“嗲”,如果用现代网络语言来形容叫“萌”。还有她那两道弯弯的细眉,弯弯的流海,格外引人注目。我想,在那个经济和文化都相对落后的年代里,女人活到这份上,可真是活出了性格,活出了自我,活出了味道。我真正佩服魏奶奶,她真会做女人,也真正的会生活。写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有些电影电视,一般表现穷人就是蓬头垢面,其实生活中有许多魏奶奶这样的人,虽然生活很困难,但是他们还是要追求美好,活出个人样,活出个自尊。
我在前面说过,魏奶奶家有好多棵果树,春天来的时候,满院子花香,现在已经结了许多果子,圆溜溜挂在树上很是诱人,魏奶奶十分精心地看护着她的果树,恐怕我们这些小馋猫们偷摘来吃,她一再许诺说等到秋天成熟了,一定让我们吃个够。可是,没等到果子成熟,我们家就搬走了。
我父亲托关系请人喝了几顿酒。总算把我们全家落户到大城子公社东五家大队,从此,除父亲外,我们全家的身份改变,成了地地道道的农民。
我们从魏奶奶家搬出来,暂住在一位姓吴的远方亲戚家,后来,大队给批了一块地,父亲将县城里分的房子拆了,拉回檩木,在生产队分的一块房基地里盖了三间土房,我们算是正式安家落户,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这年秋天,快过八月节的时候,魏奶奶突然来访,她挎了满满一篮子水果,来看我们。那天,母亲和魏奶奶都很高兴,她们“叽叽呱呱”地说了很多话,说的最多的还是关于今年年景怎样,孩子们够不够吃的话题。这一次母亲和魏奶奶又互相“绞”了脸,尽管魏奶奶的脸很干净,俩人要的是这份感情,这种感觉。
从那以后,每年秋天,我们都收到魏奶奶家的送来的水果,一直到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