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的对联(云想衣裳)
老爸的对联(云想衣裳)
老爸的对联
文编//云想衣裳
在我的记忆中,小时候老爸可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文化人,我们姐弟三人从小到大,老爸给我们讲故事,拉二胡,唱大戏,对对联,教我们学算盘,写毛笔字,唯独对我们的学习辅导得少,因为他是一个开明的家长,从不强加任何压力。
后来我们姐弟三人没有继承他光荣的传统,成为一个有点音乐细胞的人;倒是小弟,通过勤奋努力,练得了一手好毛笔字,与老爸龙飞凤舞的字迹不相上下,多少让老爸觉得骄傲了。而我印象特别深的,就是老爸那些念念叨叨的对联。队上每逢大小事情,都是请老爸捉笔,因为他既可以写好毛笔字,又可以当场做出恰到好处的对联来。知识就是力量,这曾经是我儿时记忆里引以为豪的事情。虽然我现在记不起一首完整的对联来,但是老爸那种才大气粗的表现,已经深深根植在我的脑海中了。
暑假回家,在饭桌上,我便跟老爸谈起了对联的事情,因为自己通过接触学习,多少了解了一些对联的基本常识,应该也不是小时候那种懵懂无知的幼稚表现了。老爸说,他只读了五年的完小,对这些也是扑通扑通呢。但我知道,老爸的阅历,已经让他有足够的资本继续在舞文弄墨这块责任田里潇洒自如地耕耘了。说到兴起处,我当即拿出纸笔,请老爸给我写出几幅他记忆深刻的对联来。老妈一边抹桌子,一边笑着说,你老爸啊,就是八百斤的野猪,一张寡嘴;可是我却是知道的,老爸什么事情吃不消呢,文来得,武来得,粗俗来得,文雅起来却是鹤立鸡群啊。
老爸倒是不跟老妈一般见识,只顾和我说话了,随即给我说起一联:
宋宝宗宜室宜家寂寞寒窗空守寡
汪涵涛游河游海流浪江湖浅沙滩
他说:“这副对联,是二十年前那年在草山里打柴,在一次饭后,做事的人在一起聊天,有个人听说我们姓宋,当即给出了一个上联叫我对。我想了一个晚上,勉强凑出了下联。”宋宝宗是当时和老爸一起做事的乡邻,而下联是汪涵涛只是为了应对而拟的一个人名。虽然名字对应得有点勉强,但根据当时的情形,也算一个佳联了;我告诉老爸,这个对联的后半部分是网上炒作了无数次的名联了,但是至今对得好的人寥寥无几,但是老爸后面三字的词性对得不是很严谨。老爸虚心接受,然后一边用手指在桌上弹着,一边笑着说:我是太读少了书哦。
不过,老爸在我心目中,他的才干,却是从来不打折扣的。然后他给我说起数年前他为村上一位三十多岁去世的癌症患者写的一幅对联:
母未老 儿未成 俗缘未了 一生愿务重如山 看你如何去得
情难舍 义难抛 形影难忘 半世夫妻恩似海 叫我怎么丢开
在乡野中,能写出这样真情实意抑扬顿挫的马蹄联来,我继续为父亲骄傲着。
09年元月,老公的大哥摩托车出事去世了,老爸在他的葬礼上写了一联:
噩音动地车祸横身可叹良人一世无辜一寸肝肠一寸断
白发捶胸妻儿顿足责骂阎君坐殿失职满天风雨满天愁
我对这幅对联记忆犹新, 因为他写出了一个家庭突然失去了栋梁柱的哀恸,很久过去了,说起这副对联,它依然让亲历者悲痛,目睹者落泪。
06年,湘阴林资口链接湘江资江两水,贯通岳阳益阳长沙三地的大桥正式通车,老爸是大桥的建筑工人之一,他和我一个堂妹的公公一起写了一幅令人震惊的对联,让当时来剪彩的县市领导刮目相看;虽然此联并没有写在大桥的两侧,但是多年过去了,父亲仍然记忆犹新:
想过去 白水茫茫 东张西望 自古两江四泊渡
看现在 车流滚滚 南通北达 而今三垸一桥跨
我私下想:如果把这幅对联高高挂起写在大桥两侧,也算是有点看头啊,可惜,大桥开通,收费站倒是红极一时,而与文字有关的东西,一贫如洗。我怀点私心笔记于此,仅仅只是对父亲的敬佩而已。
另外,收录几幅老爸告知我的对联。
一 悬挂于南湖镇镇政府门口的一幅门联:
南国庆丰收 新太 民兴 干堤永固 国际振联盟 万众欢腾歌长富
湖边观美景 杨柳 长丰 芷泉水秀 南边观灿烂 百花齐放绕中心 这幅对联是干堤彭氏所作,老爸记忆下来,授之于我的。此联不知情的人看来会不屑一顾,认为对得不怎么样,但是身为一个南湖人,对南湖区所在的十一个村名有所了解的话,还是会拍案叫绝的。所以我不得不说明一下:其中,新太、民兴、干堤、联盟、长富、杨柳、长丰、芷泉、南边、中心是南湖区下的十个村名,加上藏头的南湖二字,既隐藏了南湖村的村名,又暗示了此联的整体落笔点——南湖区。很好,非常好,真的不错!
二
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两点
切瓜分客上七刀下八刀
三
此木为柴山山出
因火成烟夕夕多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align=center border=0>
欢迎光临文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