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桥俚歌》2010年总第二期(殷美生)
《泗桥俚歌》2010年总第二期(殷美生)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border=0>
泗桥俚歌
作者:殷美生*编辑:夕阳少年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border=0>
望政治理想与才华得以实现,先是入长安做官仅一年,失落而归,继而参加李麟的军队,后被捕入狱,流放,前路渺茫,于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终究是郁郁而终,天才诗人并没有给我们留下一个圆满的结局。
无疑,诗人的思想始终是以功利主义为主要的路线,诗人的人生路上,始终都在追求理想的实现与价值观的体现,虽然希望与失望轮回反复,却至死不悔。因为诗人不愿意看破,他那一颗骄傲、自信、浪漫的诗情,是不允许自己看破的,因为一旦看破,就将意味着灵性与才华的泯灭,理想与价值观的崩溃。
所以说,李白是一个可爱的但又极其自我的诗人。
较之李白,陶渊明就活得更为真实与可爱。醉心于田园耕耘的陶公,以极大的勇气和决心离开官场,隐居田园。试问世人,芸芸众生几人堪比?首先,我想说,他是一个勇敢的面对自己的人。“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回去吧,田园将要荒芜,既然我的心一直被身体所役使不得自由,现在弃绝官场,为什么还有些许惆怅与悲凄呢?诗人是心灵是何等的明亮与真实,他毫无隐晦的表达自己的失落与惆怅。虽然心中一直是有兼济天下的远大理想,但而今,终于认清时事,认识自己,转念一想“觉今是而昨非”,从而又一次说服自己,原来“独善其身”乃彻悟之举。
走近陶公的田园生活,悠然,恬淡,闲适,幸福感由诗间自然流泻。我眼前尽是“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的画卷,又有“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快感与“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的欢歌。可是又有谁知,诗人在闲适的内心深处,又有几多无奈的忧伤,几许无言的愁绪啊!诗人反复的责问自己,“归去来兮,请息与我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不是我不愿涉世施展才华与实现理想,而是世间道与我的心性相去甚远,我不能违背心意游戏官场,所以,我只能“委心任去留”,世人你们可明白?诗人深知人生短暂,“感吾生之行休?”悲凉的心中深知“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富贵不希求,而又不愿意归宿宗教,那么唯一的去路就是田园之乐!
无奈的叹息,无言的辩解,诗人的忧伤的眼神尽现眼底,让我为之潸然落泪……
所以说,陶公在悠然的心境背后,留给世人的是若隐若现的酸痛。
引领宋词风韵的绝版诗人东坡居士,我只能用无限倾慕、崇敬的心意仰望他。用一颗纯净的心去解读他,他无论在政治上,或是诗文上都有无与伦比的才华。这高贵的品性,让污浊世间人不堪照见自身丑陋,于是排挤与诽谤纷至踏来,诗人的灵魂终究是单纯的,他不愿意融入混浊的世间而染其心。于是悄然的退出政治舞台——无愧无怨的退出了。他少了李白的忧愤,他少了陶公的无奈,而多了一份明朗与豁达。此后寄情山水,优哉游哉,而且诗文从此声情并茂,和谐圆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然后接着吟“不应有恨,何时偏向别时圆?月有阴睛圆缺,人有悲观离合,此事古难全。”诗人似乎在悄悄的浅唱低吟世间的无常与幻相,一切都是空与虚无。然后,手捧《楞严经》爱不释手,寄情山水的快乐与幸福流诸笔端,“唯山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诗人的快乐,在于他已经从痛苦中走出来,获得真正的忘我的幸福与解脱的自在。
谁说人生失意诗词得意?诗人在失意的人生里,不是也活出了超越自己的一种别样的风采么?
如果你以名利富贵为人生价值的准则,那我没什么话可说;如果你以幸福洒脱作为人生的目标,那么,远去的诗人为我们展现了一道靓丽的风景。无论是李白的浪漫,陶公的恬淡,还是东坡的达观,都带领我们走入一个富足充盈的精神领域,折射出一种人性的光辉,。毋庸质疑,这样的人生,是有价值与意义的。在寻求真理的路上,我仍旧无限仰慕并希求人生纯粹的快乐。跨入时光的隧道,迷梦中走近东坡居士,与之一起共赋泰戈尔的那一首诗:不要让我汲汲寻求避免危厄的庇护/而是无惧的地面对/不是让我祈求消弥痛楚/而是有颗征服的心/不要使我恳求免除忧虑的恐惧/而是希望有赢回解脱的耐性……
诗词趣话
[一]
人生四大喜事:
久旱逢甘露,
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
金榜题名时。
加以调侃,便是纪晓岚的哲学:
十年久旱逢甘露,
万里他乡遇故知。
和尚洞房花烛夜,
监生金榜题名时。
每句添两字让人生四大喜事变四大悲事:
久旱遇甘露 一滴
他乡遇故知 债主
洞房花烛夜 隔壁
金榜提名时 没你
[二]
纪先生很小的时候,他既聪明又顽皮,常常让老师啼笑皆非(老师姓施);有一天,纪晓岚带著一只小黄鸟到学堂去玩,玩得正起劲的时候,施老师进来了;纪晓岚马上把鸟儿藏在墙上松脱的砖头后面,石老师也瞧见了,他故意装做不知道,就上他的课了。可是当施老师吟著诗句走到墙边时,突然用手把砖头往后推,可怜的鸟儿就活活的被压死了,老师还很得意的吟了一句:「细 羽 佳 禽 砖 后 死」
纪晓岚想了想,说:「老师,我能不能给您对个下句?」老师还是很得意,说:「当然可以。」 纪晓岚说:「您念的是细羽佳禽,我给您对粗毛野兽,您的砖,我对石,后我对先,死我对生,是: 「粗 毛 野 兽 石 先 生」
老师听了,知道纪晓岚是用谐音在骂他,鼻子都气歪了,但是,他又没对错嘛!
[三]
从前有位秀才,某天随太太回娘家,向岳父拜寿,因一时高兴多喝了几杯,当场醉倒,被送回书房休息。
没多久,他的小姨子到书房拿东西,见姐夫睡的枕头掉地上,便替他捡起来,顺手扶起他的脖子,想替他枕好,没想到秀才人醉心不醉,一见机会难得,便拉着小姨子不放。小姨子用力挣脱后,愤怒之余,就在墙上题诗以泄愤:
好心来扶枕,为何拉我衣?若非姊姊面,一定是不依。该死!该死!
秀才等小姨子走后,下床一看,觉得很不好意思,便题诗辩白:[贴心来扶枕,醉心拉你衣,只当是我妻,不知是小姨。失礼!失礼! ]
秀才题完后再睡,其妻见墙上诗句,不禁醋火中烧,也题诗一首:[有意来扶枕,有心拉她衣,墙上题诗句,都是骗人地。彼此!彼此! ]
不久,小舅子也看到,不觉技痒,也提了一首:[清心来扶枕,熏心拉她衣,姊妹虽一样,大的是你妻。清醒!清醒! ]
后来被岳父发现,不禁大怒,也提一首诗,以作警告:[不该来扶枕,不该拉她衣,两个都有错,下次不可以。切记!切记! ]
岳母因心疼女婿,只得题诗一首诗,来打圆场:[既已来扶枕,也已拉她衣,姐夫戏小姨,本来不稀奇。别提!别提! ]
约 稿 函
《泗桥俚歌》第二期已于2010年12月发行。从现在起开始征集第三期稿件,第三期稿件截稿日期为2011年8月底,2011年国庆节前后发行。现将有关事项函告如下。
一、本刊来稿不限题材和体载,以格律诗词为主兼收一些新诗,要求思想健康,内容新颖,质量求精。
二、来稿要求一稿一纸,按诗词格式用16开稿纸,横排书写,字写笔画清,使用简化汉字,正楷字体,不能带笔书写,作者须写明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姓名以便联系。
三、本刊对来稿有修改权,不同意修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