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烟雨湿江南(回归自然)

版主: 清风云想衣裳宁静致远

回复
回归自然
帖子: 56
注册时间: 周五 12月 10, 2010 8:06 pm

四月烟雨湿江南(回归自然)

帖子 回归自然 »



四月烟雨湿江南



文//回归自然 *** 编//叶的奉献











四月的江南,似乎注定要在雨滴中向外人展示她的美丽。淅沥沥的雨,在这个小镇的上空飘洒着。和煦的春风,注定是最好的彩妆,装扮着小镇千百年不变朴素的美——菡萏的緑依然是四季最好肤色,点缀她美丽容颜自然还是那开在嗍风里的姹紫嫣红。春雨湿过的田野,干裂的皱纹已经抹平,一夜的雨,靓丽了容颜。    推开记忆里那扇雕满千百年故事的门,站在那条沾满故事的街上。任雨滴敲打在身上,传来凉凉的感觉。看着烟雨迷蒙的街道,从这里走去的一代又一代江南人,若干年后,他们也许有很多已经无法知道他们的祖先曾经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过,但我依然可以在这样的时候回到我的故乡,这里有美丽的风景,绿水青山间有我祖先安然长眠的故地。就在这小镇,还可以邂逅儿时的玩伴,衣锦还乡的居然不乏其人。认祖归宗,祭扫祖先,这是历经千年的传统。清明时节雨纷纷,却并不见“欲断魂”的行人。    踏着青石板,鞋底落在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声音。就如萦绕在这个小镇上空的故事,在这石拱桥上延续传说,在这小桥流水里溅起点点浪花,在这四月的烟雨里浩渺。    走过那些有些斑驳的灰白的墙,墙上的斑驳到底是斑驳了谁的记忆?还是,它们斑驳的只是我关于那些久远的故事的回味?斑驳陆离里似乎可以看到那个打着一把油纸伞的少女,她激起的浪花正在拍打着烟雨里的河堤,溅起的浪花甚至可以漫过小木船。    摇橹的大爷热情的介绍着关于这个小镇的一切,显然,他不知道我们就是小镇的后代,把我们这些认祖归宗的小辈当作了旅游的客人了。我却看着河两旁的街道和巷口。幻影里老是那个撑着油纸伞如白芍般的姑娘,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从石拱桥上飘过。    靠岸了,带着一丝寒漠、凄清,又惆怅的情绪登上码头。继续走在那些被雨滴笼打湿的青石板路上。这里正在上演着鲁迅笔下曾经的社戏,花鼓戏的是这一带最热门的戏曲。    来到戏台,台上哀婉缠绵地唱着一些不知名的剧。那声音像是被这个雨季给打湿了,带着一些晦涩的哀怨。我没有过多的关于戏剧的造诣,于是在人群中继续寻找那个向远处颓圮的篱墙走去的那个姑娘。那楚楚动人的身影,那飘荡的裙摆重新在眼前复活。只是,人群攒动。我只能在人群中嗅到她在远处彷徨时留下的些许暗香,还有她那哀怨的眼神,那碎花连衣裙被风吹起的一晃而过的颜色。我想她应该想要过来,想如台上的那个女旦一样,声情并茂地喊出自己的哀怨和忧伤。     在雨滴的滴答中,继续往前走着、寻找着。在这青山绿水间,埋葬着我们的祖先,同时也埋葬了那些被命运戏弄了的短暂但依然灿烂过的生命,尽管她们昙花一现,甚至无法找到安放尸骨的那片土地了,没有何人来祭奠。    绕过巷口,走在那永远也数不过来的桥上。看着河水里朵朵涟漪,突然想起这清澈的水,能否涤荡清你眼底的哀怨?就如涤荡清那些芍药花上沾染的灰尘。    远处的山囊,被这小镇历史的烟火和这四月的春雨染成了青色,就如更远处的青山。也似我想象中你的眉黛。我无法寻找着那忆深处那些短暂而闪光过的历史如今是怎样在延续着,也许现实里根本就无法寻觅它们的足迹了,但在我的潜意识里却是那样清晰。清晰到眼前老是那些影子。  脚下的青石板在灯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幽幽的青色。把人的影子也闪烁成了透明的青色。顺着灯光,往灯光的深处走去。想要在灯火阑珊处,寻找你和你的纸伞如白芍般的影子。却又不能如诗中般蓦然回首发现你那微笑的脸庞。    坐在祖屋天井旁。边看着雨滴从屋檐滴落在水缸里溅起层层涟漪,边听着老人讲着这个小镇那些过往的故事。在悠远流长华夏文化里,好多存于骨子里的东西此刻是那样地意味深长。好多的人是那样活灵活现地出现在我的记忆里了,他们名不见经传,却是最刻骨铭心的记忆。    在梦里,我看见一个白芍一样,有着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的眼神的姑娘。撑着油纸伞,在那被雨打湿的青石板的路上走着,静静的走着。在巷角用她的纸伞,扰动了那一株芍药花,翩翩起舞。舞蹈着这青山绿水,舞动着四月的烟雨,舞动着这江南大地。
























http://xzs.2000y.net/admin/uploadpic/20 ... 545526.swf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