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站庆出书文章(散文)
清风站庆出书文章(散文)
4、我从大山走来(一)
从黔师毕业分配后,在离公社较近的澎洲学校工作将近一年,适逢公办学校下放到民办,我因为全家吃商品粮,山下垅里只能接受本地的教师。只有远离公社的大山里,文化比较落后,当地人根本没有做老师的,看来我只能被派往大山里了。当公社书记找我谈话时,说组织为了考验我,将我分配到离公社二十余华里的双坪学校,我想也没想只能欣然应允。
??不久,我就挑着行李,带着小自己十余岁的妹妹,沿着崎岖的山间羊肠小道,攀登行走上路了。妹妹还只有六、七岁,上小学一年级,让她离开山下垅里热闹的完全小学,为我做伴跟我上学,委实说来,她心中好有几分不高兴,但母命难违,也只能闷闷地跟着我走。
??不是第一次走山路,倒也不害怕,何况还有妹妹做伴。但从公社出发,一路爬山二十余里,行走攀缘在海拔数百米高的原始森林里,头顶上遮天敝日的高大乔木,和着荆棘丛生的大片灌木堆,似乎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心里紧紧的。林间树丛里,时不时传来几声不知名的鸟鸣,倒也好听。但叫人最害怕的是,当地一种叫子规的鸟儿发出“快哭”、“快哭”的叫声,让人听了毛骨悚然!还好,啼哭了三两声就打住了。
??我们行至一个山梁,顿觉豁然开朗,百余米垂直高度的山脚下,有一条蜿蜒潺潺的小河,我至今也没有去考究它的发源地,只听说山里人把森林里的杉木砍伐下来以后,顺着小河漂流至下游,再用车船运往各地供建筑使用。
??河对面的大山青葱翠绿、起伏逶迤,依稀可见几幢木质的、用杉树皮盖顶的民房,三三两两的点缀在苍山翠绿之中,梯田里,传来阵阵山歌,这山、这水、这人,仿佛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油画,煞似好看,我与妹妹的心情顿时好极了!
??突然,只听见不远处,一阵锣鼓声隐隐传来,仿佛还有几面红旗。我们正在诧异,只见走在队伍最前面的一位干部模样的汉子,抢先一步跨到我的面前,对我说:“梁老师,听说你分配到我们双坪学校,我们队里的群众很高兴,今天敲锣打鼓欢迎你来了,欢迎你!”仔细一看,原来是这里的民兵营长,然后他挥手对大家说:“就地休息一下,梁老师一定走累了,吃国家粮的爬山不比我们山里人!”他接着告诉我:“离学校还有好几里地呢,队里人听说你安排在我们这里,可高兴啦,孩子们又可以上学了!今天我们这里能来的都来迎接你了”。一眼望去,欢迎的人群里,有学生、有年轻的朋友、还有许多老人。大家簇拥上来与我握手、问好,十分亲切!我心里一热,阵阵激动,山里人真淳朴,他们多么渴望知识与文化!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为这里的老百姓工作,教出更多优秀的学生!大山里一个生产大队只有几十个人,他们大都散居在有田有水避山洪的地方,平日里很难相聚,今天借欢迎老师的机会,象过节一样高兴,忽然有人提议,“让梁老师教我们跳‘忠’字舞!”(呵呵,那个年代的流行!)于是,山梁上,人们高唱“敬爱的毛主席,我们心中的红太阳……”我一遍又一遍的教他们欢快地跳着这舞蹈。一对五十多岁的老年夫妇,虽然有点笨手笨脚,动作不协调,但那认真的模样,实在让我充满敬佩!歌声飞扬,惹得对面山上劳作的人们惊奇地远远眺望!这歌声、这舞蹈、这里人们的热情,构成一道靓丽的风景,多少年来永驻我心间!
??快到生产大队的两层木质楼房,一阵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将我迎进了学校!原来楼下是医院,放鞭炮的是我认识的刘医生,楼上是生产大队的会议室兼学校。
??在这里,我将度过两年大山深处复式教学生涯;在这里,我将有幸接触许多最朴实的大山深处的山民;在这里,我将徜徉一段人生旅途最难忘的人生经历!
—作于2006年11月24日晚22点
5、我从大山走来(二)
大山里的这个学校,坐落在一个人口比较集中的屋场里。登上二楼,四周有木围栏,中间的大厅是群众学毛选开大会的地方,也是学生下课活动的场所。南边第一间小会议室里,安放着生产大队的一台手摇式电话机,第二间是教师的办公室兼卧室。北边那一间稍大的房子是学校仅有的教室。
??说人口集中,这个屋场不过也就是四五户人家,紧挨着大队部的横屋,东西两头住着两户当地的老百姓,以种田土为生,闲来也编制些竹器制品,等到公社集市逢赶场时,拿去换回一些生活用品,日子虽清苦,倒也每户供有一个孩子上学。屋场后面的农家也有三两个学生。站在学校围栏东面远眺,有一片农田,小溪边的那一户是大队的会计,三十有余却没有孩子,不远处的山脚下,一户谢姓人家,人丁算兴旺,已经添了小孙孙。站在学校西面可以看到对面半山腰的那座房子,是孙大队长的,他的闺女孙兰英是当时年龄最大的学生,也是班长。其他的学生则散住在方圆十余里内外的山坡、山梁、山沟里,无论刮风下雨,他们都会翻山越岭赶来念书。只是到了冬天,大雪封山,家长怕孩子们在路上出事,这里才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大雪天学生可以不来学校读书!
??掐着手指算来,学校一共只有十六个学生,但根据年龄与学籍,却上下四个年级!据说,双坪学校地处偏远,公办老师根本不愿意来这里工作。这几年先后来过两三个民办老师,但每每工作不过几个月,就另谋高就不辞而别了。老师走后,学生就只能停课。学校就这样停停办办,办办停停好几年了!学生与家长盼星星盼月亮,今天终于盼来一个公办教师,他们把希望寄托在这个老师身上,难怪欢迎的场面如此热烈!大队领导与家长的叙述,让我充满疑虑充满恐惧:我能安心在这里工作吗?我在这里能当多久的老师?等待我的将会是怎样的考验……
??疑虑归疑虑,恐惧归恐惧,但既来之则安之,我也算是个不服输的女孩!走访完每个学生家庭,学生说:“老师,我们会很听话的。”“老师,我们想走出大山,到外面的城里看看!”家长说:“老师,我们的孩子一定要学习知识,不然山区永远会落后。”“老师,留在双坪多工作一段时间吧,我们会十分感谢您的!”那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神,那一张张热情的笑脸,那一个个祈求的心愿,深深打动了年轻而朝气蓬勃的女教师!我的疑虑,我的恐惧顿时冰释,满怀信心走上了课堂。
??哈哈,一个教室四个年级,怎么教学效果最好?开始上课了,我让每一个年级的学生都坐在一排,把黑板分成两边,一边布置三个年级的作业:或练钢笔字、或练毛笔字、或做数学试题、或做语文作业,有时还别出心裁的让高年级学生当当老师,让他们互教互学,学生学习的劲头可足啦!安排好这三个年级的功课以后,接下来我会在黑板的另一边为一个年级的学生讲授新课,学生少,听课认真,花十来分钟的时间讲完新课,布置作业,学生还可以讨论,然后又开始为另一个年级讲授新课。如此循环往复,教学质量提高很快,半年以后,在参加学区统考的时候,我们的班长孙兰英同学还取得了年级前几名的好成绩,学生家长反映挺好,我妹妹的学习成绩提高了许多,她真正安心在此就读了,我也在双坪学校干得很开心!
??呵呵,开心的事儿可多啦。这个学校仅一个老师,身兼数职,既是校长老师,又要种菜做饭。那时侯时兴学工学农,没有柴烧了,学生带我上山砍柴,小小年纪,连我这个老师也望尘莫及,一个下午,呼啦啦十几担结结实实的柴火码上了厨房!学生们带我在学校后面的菜地里种菜,教我下种施肥捕虫,到收获的季节,我的瓜菜多得吃不完,记得当时我与妹妹陆续挑了许多到山下面的家里,妈妈简直乐开了怀,笑眯眯的对我们姐俩说:“孩子,去双坪学校工作,不但增长你独立工作的能力,磨练了自己的意志,而且还让你们姐俩锻炼了身体,看看,五六十斤的担子能从双坪挑回家,你们真的不简单!”
—作于2006年11月25日21点43分
6、我从大山走来(三)
春暖花开的季节,晴天的时候在双坪,抬头仰望,阳光灿烂,蔚蓝狭长的一线天空……放眼望去,山坡上各种各样花儿烂漫,传来阵阵清香,心情倒也舒畅。
??最难受的是二三月,山里梅雨季节长,阴雨连绵,一连几天见不到太阳,而且雾海茫茫,离开三步抬眼见不到人,眼前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鼻子嗅到的,嘴里随时吃到的,呵呵,全是雾!还有难受的呢,洗了的衣物,无论晾晒在那里,一两天别想晾干,咳,就是三四天也干不了,对于当时缺衣少穿、清贫的山村女教师来说,很是尴尬哟!好在后来发现,山里木炭多,大篓小篓的堆放在小会议室里,我便用碳盆生了火,向楼下医生借来山里人专事用来烤衣物的竹制器物,将衣服烤干再穿,这样就舒服多了。
??山里人腰腿疼害风湿病者居多,进而,引发各种疾病,是否与这里的山雾有联系?照常理说来,大山里负氧离子占比大,是天然大氧吧,人的寿命应该长,但这里的老百姓长寿者不多,繁衍能力不强,是否也与这里的山雾有联系?但山雾迷迷茫茫,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都有,给生活工作在这里的外来教师,带来沉重的生理压力,至少是这个学校不能留住老师的一个重要原因!
??最是令人难忘的是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学生们上学会姗姗来迟。因为孩子们年龄虽小,却要承受一部分劳作。早晨起来,男孩要上山看牛割草,女孩要择菜做饭,还要喂猪扫地,待到上学路上,三三两两相遇以后,路边有好看的花,忍不住去采几朵,小溪里有螃蟹,忍不住去抓起来。然后风风火火赶往学校。一般这时候,我会朝他们笑笑,用眼神示意以后要早点啊!
??山里的孩子象他们的父母,非常淳朴、厚道,很听话,一个眼神就能明白老师的意思。一转身,待我再回到房间的时候,桌上突然之间会冒出了一束漂亮的山花,或者几个我叫不出名的野果。还有一次,学生放了几个新鲜玉米磨浆,再用一种树叶包蒸的粑粑在我桌上,说是爸妈要他带过来让老师尝尝鲜。那粑粑吃起来细细的、嫩嫩的、香香的,(说实在的,离开大山以后,我再也没能吃到这么香的嫩玉米粑粑!)听到老师夸奖“粑粑”好吃时,大家又争着枪着为我带了好几次。咳咳,叫我怎么说呢,粑粑虽不起眼,但其中却蕴涵学生与家长对老师的深情厚谊啊!
??记得有一次,快要上课了,几个学生捂着嘴,其中一个用双手提着快要垮下来的裤子,笑眯眯的递一只黑黑的,长得象现在见得多的牛蛙样的东东给我,估计足足有半来斤重。在山下长大的年轻女教师,何曾见过这么黑黑的蛙类,很是惊讶。学生解释道:“老师,这是大深山里才有的‘岩蛙’,生长在小溪的石头缝里,很难捉到的,今天,老师可以用来做晚饭菜了呀!”唉,这群孩子,用尽心思,全是为了老师能喜欢这里!
??家长又何尝不是如此:山里人几乎家家都有猎枪猎狗,偶尔这家打到了黄羊,请我去吃饭;偶尔那家猎住野猪,让我去吃野味;还有山里特有的我叫不出名字的山药,炖成汤很好吃;普通的山芋(马铃薯)煮熟以后,再用慢火放在锅里煎炸,煎得两面黄黄的,真让人觉得品到了所谓“山珍海味”!
??呵呵,吃到的是食物,品到的是深情!年轻的女教师啊,你没有理由拒绝这里淳朴、善良、好客、求知欲浓烈的学生与家长!
——作于2006年11月26日11点28分
7、我从大山走来(四)
日子一天天过,春去秋走,一转眼冬天来了。山里树木多,老百姓会在杂树多的丛林里,挖一个炭窑,砍倒大片的杂木,一米长左右截好,再装进炭窑,然后在窑上盖满土,用力将土夯紧,点上火焖着烧透,冷却以后就是所谓的木炭。老百姓烧炭除了自己用来冬天取暖,还会挑到山下去赶场换些钱回来,当然也有专事烧炭为生的。百余斤重的木炭用篓子装好,挑往二十多里地外的公社集市去卖,山路狭窄,一不小心篓中木炭掉下来,还要停下担子去检,往往到得集市,炭夫个个汗流浃背,满脸漆黑,和着汗水与焦急出售的心情,很让人联想起《卖炭翁》中的句子“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也深切体会到烧炭、卖炭的艰辛。家长宁可自己受累,用卖炭换回的钱,给孩子买纸买笔交学费,真的不容易!
??我们在山下烧炭烤火,惜炭如金,往往在炭盆里放上两三小节,为了燃得久一点,还要用炭灰盖着点。但在双坪学校,大队公派烧了几百斤木炭堆放在小会议室里。大队干部开会时,往往架上满满一盆炭,烧得旺旺的,炭火很上身,一会儿屋子里就暖和和的。大队干部对我特别好,我冬天取暖可以随意用这里面的木炭,用完了他们就会立即派人送过来。
??记得一个星期天下午,我和妹妹从家里赶回双坪学校,走得浑身汗呼呼的。妹妹找小伙伴玩去了,我烧了一大盆木炭火,将两层的窗子关得严严实实的,用木质的大圆脚盆盛了温度适合的热水,准备暖暖和和的洗个澡。屋子里温度上升很快,我慢慢享受着(这在当时是一个星期中不可多得的沐浴机会),洗着洗着,突然感觉头有些晕,开始我还不以为然,但头疼越来越厉害,浑身乏力,头脑慢慢的模糊起来……忽然间,我意识到,自己可能是一氧化碳中毒!于是,我立即慢慢的、使出浑身的力量,扑到床前,先打开一点点窗户,来不及擦干身子,就这样湿辘辘的往被窝里一钻,不省人事了。不知道过了多久,是学生孙兰英来喊吃饭,在屋子前后敲了好久,最后趴到窗户上喊,我才被叫醒,说给家长听,他们都惊奇的说:“好险呀!我们山里人很多就是因为不懂这个道理,晕倒后摔到火炕里,被火烧成残疾人的!梁老师,你命大福大,无伤无损,将来必有后福啊!”难怪我那时在山里看到不少烧伤后,脸上、手上、腿上留下伤痕的残疾人。他们因不懂科学,而落下终身遗憾,留下身体上的疤痕与心理上的伤痕,我庆幸自己真是有惊无险!
??后来,每当冬季烤火季节来临之时,我一定会在课堂上反复教育学生,用炭烤火的安全知识以及其他自我保护常识,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与我们所见到的灾难波及者的惨痛教训告戒学生,家长知道以后都十分感激!
—作于2006年11月27日12点50分
8、我从大山走来(五)
终于下雪了!山下垅里长大的我,虽然见过天空飘飘洒洒的鹅毛大雪,看过屋顶上厚厚的积雪与屋檐上长长的冰凌,也远望过山顶上积雪经久不化的白色山尖,但我还是第一次作为高山住客,在海拔这么高的深山老林里赏雪!这一天,大清早起来,推开窗户,往田野里望去,啊,全是白茫茫的一片!昨晚一场大雪悄悄降临双坪,来得那么突然、那么猛烈、那么叫人惊诧!我一阵欣喜,连忙叫醒妹妹:“满玲,快起来,下好大的雪哟!”妹妹一骨碌爬起来,披上衣服就往外跑,象个小男孩一样见到雪就爱不释手,双手捧起一把直往嘴边送。山下的孩子特别爱雪,但有时一个冬天还看不到一场大雪,垅里下雪往往一边下一边融化,大凡地上厚厚的积上齐脚腕深的大雪时,孩子们会欣喜若狂,大家凑在一起堆雪人、打雪仗、吃冰凌,有说不尽的童趣!
??也许咱俩年龄的差异,各自持不同的心情欣赏着眼前的雪景。我在观察雪的颜色、形状与动态,想象雪花形成与消失的原因,比较山下山上下雪时的异同,最多的也许还是观雪景时,触景生情而产生的联想……而小妹此时此刻也许正在回忆山下与小朋友们玩积雪时的千般乐趣,万般滋味!
??下雪天老百姓一般不出门,一家人围坐在火炕边,女人们忙上了针线活,纳鞋底,做鞋垫。男人们一边抽旱烟,一边开始讲大山外面的故事。小孩子这时候会静静的、好奇的、全神贯注的聆听大人们的述说,心儿仿佛飞到了大山之外的神奇世界……
??下雪天双坪学校静悄悄的,咱姐俩起初对大雪的新奇一过,看看教室里、房间内突然觉得空荡荡的,失去了往日上学时学生们唧唧喳喳的生机!没有了小伙伴妹妹也显得无精打采,一个念头冒上来“到学生家里去!”从小妈妈对我的行动力相当肯定,想到就做到,妹妹也又高兴起来。说走就走,我们穿上套鞋、带了斗笠,在楼下碰到刘医生,当他知道我们想去学生家时,立即从家里拿出两双新草鞋,让我们穿在套鞋上,还找来了两根木棍,说只有这样走雪路才不会滑倒,我内心中充满感激,与妹妹满心高兴的上路了。
??一路上,我们看到的雪景真是美极了!最是特别的奇观莫过于高大的杉树、松树、竹子以及各种杂木上的雪松!厚薄不一的雪松蓬蓬松松,堆积在茂密程度各异的树叶上,象棉堆、象海浪、象白云一样!一阵凛冽的山风吹来,雪松纷纷扬扬飘洒,轻轻飘飘的,密密集集的,仿佛流星雨一般。雪越下越大,雪松越积越厚,枝儿越压越低。尤其是往日里亭亭玉立、飘逸潇洒的南竹,身材单薄,此时被雪松压得低下了高贵的头,哼哼唧唧喘不过气来。突然间,你会听到白雪皑皑的山林里,这里“劈啪”那里“劈啪”的断裂声,啊,原来那是枝条被雪松压得再也挺不住了,大树断臂,竹树爆腰,雪松也从枝叶上垮下来了!我们一边小心地慢慢行走,一边欣赏着这玉树琼枝、欣赏着这一辈子不可多看到的壮观雪景。我们手拉着手,忽然一个趔趄,两人同时摔倒在雪地上!多亏了刘医生的这两样工具和交代,让我们下坡时一定横着走,不然咱姐俩今天一定会创造“摔跤”记录呢!
??忘了走了多久,我们在不远处才看到一幢屋子,那是学生小陈的家。当我们敲开门,学生家长顿时楞住了,那小陈却拉住老师的手,高兴得差点跳起来了。让座、倒茶,就着木炭火炒山里特有的南瓜子……那热情劲,真叫人终身难以忘怀。我检查了学生的作业,又翻出新课讲授,不多一会,他就听懂了。家长询问了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我一一做了汇报。临走时,家长拉住我的手说:“老师,我是头一次看到下雪天到家里来上课的老师,真的非常谢谢你,把孩子交给你,我们家长十分放心!”
??离开家长,走在回家的路上,耳畔不断回响着家长的声音,就是这一句普通的、不起眼的话,象座右铭一样,激励着我在教师这个岗位上勤勤恳恳走过几十年!让学生家长“放心”是我一辈子的心愿!
—作于2006年11月29日凌晨6点零7分
10、我从大山走来(六)
来到双坪,我发现这里开会时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积极性很高。那时侯,山里人对伟大领袖毛泽东的感情很深,与全国人民一样时兴早请示晚汇报,(呵呵,那年代,全国人民每天都要向毛主席“早请示”“晚汇报”,形成了一种每天必不可少的仪式。)而且三天两头敲锣打鼓迎接从北京天安门传过来的毛主席最新指示。
??一天清晨,我起床后推开窗户,只见一丝丝晨雾慢慢地侵进我的房间,仿佛让人嗅到了那薄雾的气味,触到了她轻盈的舞姿。啊,再打开房门,二楼的大厅里满是薄薄的、仿佛用手抓得到的白色烟雾在流动。低头俯瞰田野里,沉沉的白云缓缓地飘游,隐约可见一团一团的簇拥着。而山尖却披上了金色的阳光,映照着青葱的绿树枝叶,景色真是美极了,我犹如置身云雾缭绕的仙境,(这绝妙的景色,只有居住在高山的人们,晴天才能享受到。)也暂时忘却了平日的寂寞,心情格外地好!
??今天又是一个大晴天,上工的人们陆陆续续来到二楼,男人们衔着烟嘴,吧嗒吧嗒的抽着,女人们忙里偷闲,纳着鞋垫,那针脚密密的,仔细看,还变幻各种花色呢。社员到齐以后,人们手捧毛主席语录,虔诚地放在胸前,由孙队长领着大家先向毛主席请安,再朗诵毛主席语录:“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然后由他总结昨天上工的情况,分配今天的农作安排。该表扬的他鼓励了,该指出问题的他善意批评。孙队长德高望重,大家静悄悄的听着,默默地在心里计划一天的事情。这样的早请示我必须参加,因为我也是双坪的一份子。大队会计宣布完昨天每人应得的工分,照常理还有早请示最后一道程序以后,大家就扛着锄头上工去。今天,当人们再次高举毛主席语录,齐声高呼:“祝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寿无疆!万寿无疆!万寿无疆!”之后,我分明听到一位老者铿锵有力的声音:“祝您老人家万寿无疆!万寿无疆!万寿无疆!我老人家也万寿无疆!万寿无疆!”,空气刹那间凝固了,会场静悄悄的,只有这位老人的振臂高呼。等人们反应过来,会场里又顿时哗然,一片嬉笑声……当孙队长严肃地制止他说:“您老人家以后千万不能这么高呼,这是有罪的啊!”的时候,老人满有道理的说:“毛主席他老人家万寿无疆三次,我只有两次呀!”是啊,在那个年代,对伟大领袖是绝对崇拜的,不能乱说乱动,否则就会被无产阶级“专政”!
??那天早晨,社员们在这样的氛围中做完“早请示”,然后高高兴兴分头上工去了,谁也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更无人去公社举报。而会场上留下的我,却一直在回味……这一幕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永久地留下一个历史的镜头!
—2006年12月9日10点零35分
11、我从大山走来(七)
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进行到我在双坪工作的时候,正是伟大领袖毛主席下达最高、最新指示最多的年代。毛主席的最新讲话,象风一样迅速拂遍长城内外,从北京一层层传达到最基层的生产大队,象灯塔一样照耀大江南北,直接指引人们进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航向。每当从电话那头传来最新指示,生产大队会最迅速的召集社员敲锣打鼓,高举红旗从四面八方云集到公社,然后召开全体公社社员大会,学习、理解、欢呼、庆祝。
??伟大领袖毛主席最新指示:“一手抓革命,一手抓生产”,于是社员们白天劳动,晚上学习,大家热情十足;毛主席最新指示:“狠抓阶级斗争”,于是对所谓“黑五类”进行无产阶级专政,大会斗,小会整,看你老实不老实,社员们干劲冲天;毛主席最新指示:“将革命进行到底”,于是我们听毛主席的话,跟共产党走,认真学习,努力工作,一颗红心,多种准备,我们任劳任怨,积极无比。那年代,人们确实忠诚老实,对毛主席怀有深厚的感情!
??记得有一天,我正在上课,学区领导小组派人来双坪检查工作,我真的非常高兴。大深山老林里虽然有一所学校,但很少有人光顾,这儿清冷极了!偶尔山下公社来人,这里仿佛接待贵宾一样,无论到那家吃饭,干部与社员会用家里最好的饭菜接待贵客。山里没有商店,更没有市场,山民靠五天一次的赶场换回一些日常用品以外,平时只有一个货郎,今天走这个大队,明天走那个村落的做些小买卖,肉是没有得买的呀!山里人一年到头喂一茬猪,过年的时候,不管多大,每家每户一定要杀一头猪,一块一块的割好用盐阉制,再用柴火烟熏烤干,到开春爱长霉的时候,放进谷仓埋在谷子里,可以整整吃上一年。外面的贵宾来了以后,大凡能吃到这种蜡肉,黄灿灿的、香喷喷的、大深山里特有的美味。孙大队长今天早就做好了晚餐,我与妹妹是少不了要去的。
??晚饭以后回到学校,大家在一块儿聊天汇报工作到深夜。突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原来伟大领袖毛主席下达了最新指示,我们必须在早晨八点赶到公社,参加庆祝大会,还要表演节目!哈哈,没有犹豫、没有抱怨、没有任何理由拒绝,我们立即行动!大家迅速拿出纸笔,一个人写标语,一个人准备锣鼓,我与老卢在编节目,稍事排练就已经凌晨三点了。准备了两个手电,我叫醒妹妹,一行七八人上路赶往山下的公社。
??凌晨的天宇虽然有月亮,但月亮的光华被树丛挡住了,枝叶吝啬地不愿赐于山间羊肠小道,路黑黑的。我与妹妹胆小,走在最前面,凭借着小小的手电光束,摸索着前行。小妹走在我的后面,还只有六七岁的小朋友呀,睡眼惺忪地跟着我高一脚低一脚的走,我突然一阵揪心,觉得很对不起小妹……“哭哇”“哭哇”几声子规鸟的啼叫,划破静悄悄的黑暗的森林,我顿时毛骨悚然!我感觉到妹妹的脚步也明显地停顿了一下,我回过头去呼唤她:“满玲,别怕!”这时候,大队民兵营长立即拉住妹妹的手,将她背在背上,抢在我前面走。他说:“这条山道我很熟悉,我在前面开路,梁老师走在中间,才不会害怕,还有,你即使是滑倒,有我在前面挡住,也不会滚到山下去。”我心里一热,内心里充满了感激!
??我们一行终于按上级的要求准时赶到公社,参加了毛主席最新指示的庆祝大会。会上我们代表双坪大队,汇报演出了自编自演的,最切合最新指示内容的小节目。公社领导热情地表扬了我们,说双坪的代表离公社最远,却来得最早,而且他们还连夜赶排节目,双坪的这种精神,值得全公社的干部群众学习。
??在人生的漫漫旅途中,双坪一行赶排最新指示节目,夜行山路感悟姐妹朋友亲情友情、感悟山道弯弯、人生道路弯弯的点点滴滴,永生难忘地镌刻在我生命的里程碑上,催我奋进,促我坚强!
—作于2006年12月9日22点56分
12、我从大山走来(八)
会议结束后,我回家见到母亲,趁她心情好的时候,跟妈妈说要把妹妹留下来,让她到公社的完全小学去读书。那时侯我爸爸在武汉工作,一年到头还不能回来一次。文化大革命开始时,我父亲因为家庭出身不好,与走资派一起挨批斗,关牛棚,戴高帽游武汉三镇,被遣送去做红砖。在我的记忆中有七年没有回家过年,唉,真是饱尝“无产阶级专政”之苦。但他老人家始终没有放弃过自己的信念,从来都昂首挺胸地坚持说自己没有任何“罪行”,一直教育我们姐妹要听毛主席的话听党的话,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优秀人才。也许,爸爸的坚强,爸爸的豁达,爸爸的干练作为最宝贵的礼物,在遗传基因里授予了我们姐妹,真的感激我的父亲!那时侯,母亲一个人肩负全家生活重担,还要教育培养三个女儿。在我的心目中母亲是灯塔,母亲是恩师,母亲是最好的朋友!得到母亲的应允以后,妹妹留在山下念书,从此我便一个人来往行走在去双坪的路上……
??第一次一个人走山路,心里别说有多紧张,山梁上开阔,能见面广,偶尔还能遇到一两个行人,心情会放松许多。但走山窝的时候,树丛几乎压到头顶,阴森森的小路,走一步,沙沙沙的响,仿佛后面有人跟着。可是不敢回头哟,老人们说,走夜路的时候,一回头自己魂魄的灯就会熄灭,鬼就会出来作祟。联想让人害怕,害怕让人恐惧,恐惧让人产生幻觉,我几乎由走变成跑了……哈哈,现在想来还觉得可笑,恐惧全来自于自己的心理幻觉!心里想害怕,你就真的害怕,心里想不害怕,你就觉得胆大,意念的力量硕大无比呀!
SPAN style="FONT-SIZE: 12pt; LINE-HEIGHT: 150%;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