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风再聚首欢乐游(梅韵玲心)

版主: 清风云想衣裳宁静致远

梅韵玲心
帖子: 388
注册时间: 周六 6月 05, 2010 7:36 pm

文学风再聚首欢乐游(梅韵玲心)

帖子 梅韵玲心 »

文学风再聚首欢乐游
作者:梅韵玲心 编辑:一缕清风


庆祝文学风网站成立五周年活动在洞庭湖畔的古城岳阳中达宾馆召开。整个活动安排是两天,在第一天的会议圆满成功后,第二天的活动安排是去花明楼和韶山参观两位伟人的故里。
晨曦初晓时,在文学风网站站长清风老师的带领下,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学爱好者三十多人坐上了宏安国际旅游大巴,怀着朝圣的心,向革命圣地——花明楼和韶山进发:瞻仰伟人,沾染一点伟人的灵气。
车启动后,小导游征询清风老师的意见,三个多小时的车程选择怎样的前进方式?清风老师选择了“欢声笑语”。一车厢的人都被清风老师的热情和活力带动着,在大家声情并茂的红歌联唱和诙谐有趣的说笑中很快便来到了参观的第一站:刘少奇同志的故里——宁乡花明楼炭子冲。
人杰地灵,前来瞻仰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从颇具江南古建筑风格,庄严而又气派的“刘少奇故里”的牌楼下,顺着百级台阶拾级而上,两旁葱葱郁郁的小松柏和苍劲挺立的大松柏,夹道相迎我们来到刘少奇铜像广场。广场正前方,整齐的小松柏簇拥着一个庄严肃穆的平台,少奇同志铜像威严地矗立在平台中央。(刘少奇同志铜像是1988年少奇同志诞辰90周年时落成的,由时任国家主席杨尚昆同志亲自揭幕。铜像由中华全国总工会捐建,著名雕塑大师刘开渠和他的高徒程允贤精心制作。铜像加底座共高7.1米 (像高3.0米,座高4.1米),这个数字包含两层含义:第一,“七一”是党的生日,寓意少奇同志一生致力于党的建设,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付出了毕生的精力,是我们党的卓越领导人。第二,少奇同志享年71岁,寓意他光辉伟大的一生。)铜像座西北朝东南,面部神情似微笑、似沉思地遥望远方,拿着烟头的手自然摆放,飘逸的风衣将刘少奇衬托得更加伟岸,再现了作为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少奇同志风尘仆仆、日理万机的光辉形象,使人油然而生一种敬意和亲切感。
沿铜像右侧前行再右行,被绿树环绕的琉瓦白墙的刘少奇同志博物馆就呈现在眼前。坪前升旗台上高高飘扬着一面五星红旗。馆内大厅正中是一组刘少奇同志与革命群众在一起的雕像和浮雕。各个展室里展出了刘少奇同志生平业绩,有刘少奇同志主持工作和坐在桌前批阅文件的仿真蜡像;有连续播放实况影像;有缩小了的革命年代景观;有用声光电现代技术制作的海景。再现了一代伟人的高尚人格和精神风采。
外观相似的刘少奇同志纪念馆与博物馆相望,是全国范围内唯一一座完整、系统地介绍刘少奇同志生平业绩的传记性专馆。正门上悬挂着“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匾额,是邓小平同志1987年亲笔题写的。 纪念馆共有八个展厅,按少奇同志生平分为四个主题进行陈列,以照片、相关资料组成,也记载了刘少奇同志与夫人王光美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传奇一生。
再往前是刘少奇同志故居,1898年11月24日,刘少奇同志诞生于,并在此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这是一栋坐东向西,檐面一半小青瓦、一半茅草,砖墙上粉饰着糠壳泥,有着栅栏门、土木结构的四合院,屋后矮山松林环抱,门前一口清澈的池塘,与纪念馆自由分散式园林风格相映成趣,浑然天成。故居正门挂着邓小平同志题写的“刘少奇同志故居”的匾额,进得栅栏门内,“刘少奇旧居”木质红底金字匾额悬于槽门门楣,堂屋内陈列一本清朝同治十年的历书和1961年5月刘少奇、王光美在故居的合影。旧居内,有刘少奇同志父母、哥哥们的卧室陈设,也有那个年代的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还有专设的书房,足见刘家对子女读书的重视。
参观伟人故里,瞻仰伟人风采,领略伟人传奇人生。在铜像前,在馆藏里,在山水间,留下了我们恋恋不舍的身影和一颗颗敬仰的心。告别“刘少奇故里”,我们又向着另一位伟人的故里——韶山前进。


文学风网站欢迎您



请点击:梅韵玲心 欣赏文集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