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年饭(放歌)
吃年饭(放歌)
吃年饭
文:放歌 编:清风
=400) window.open('showpic.html?url=http://upload.ourgame.com/bbs/upfile/20 ... 5ulpq8.gif');" src="http://upload.ourgame.com/bbs/upfile/20 ... 5ulpq8.gif" onload="if(this.width>'780')this.width='780';" border=0>
吃年饭是春节一项最重要的内容,湖南人称之为“团年饭”。
顾名思义,团年饭就是合家欢,它既有一家人团聚一起,辞旧岁,迎新年,祈盼来年平安康泰、万事如意的喜庆意味,也深含着一脉相承的家族亲情。为了这顿饭,萍踪浪迹的游子会日夜兼程往回赶,定居他乡的羁客会车船辗转朝家奔。而即使在今天这个对传统习俗渐渐淡漠下来了的时代,那些留在异域他乡过年的人们到了除夕夜,也准定会歇下忙碌的身心,怀想起家乡的故旧,端起酒杯,为亲人们打去祝福的电话,遥寄一段思念,一份温情。这也许就是团年饭最具亲和力、凝聚力的原因所在吧。
故老相传,过去的岳阳人过年非常讲究时辰,一到除夕正午,千家万户齐刷刷地放开了鞭炮,一盘盘硕大的万子鞭会在大街小巷轰鸣震荡,人们期待用这种轰鸣震荡驱逐邪魔,迎来祥瑞,而当弥漫的烟雾散尽后,街头巷尾留下的那遍地殷红碎屑,便也真实而写意地铺陈出了浓浓的节日气氛。这时,拥挤的街道旱已空阒无人,热闹的店铺也全都关上了门,人们都回到了自己家,围着满桌的珍羞美味祭祖宗、拜高堂,然后推杯换盏,大快朵頣。在这种时候,若还有谁才想起没买年货,那可是有钱也无门。如今的岳阳,虽早已打破了过去的庸常,越是年节街上越热闹,但年饭却仍然一如往昔的守时而又讲究,那一家人团团圆圆过大年的喜庆与亲情,是任何时代的变迁都无法改变的质朴纯真。
而我的家乡益阳的团年饭则又叫作“年夜饭”,那是因为这饭要到天黑后才开席,仪式程序虽和岳阳差不多,但讲究的却是一个“慢”字:一家人聚到一起,酒要慢慢喝着,菜要慢慢吃着,安安闲闲地叙着家常,讲着趣事,待到有了中央台的春节联欢晚会,那就更是成了家家户户除夕夜一个不可或缺的节目,就这样一直要等到午夜的钟声响起,全家老少这才离席,兴高采烈地簇拥着到户外去,燃自家鞭炮,看别家焰火,欢呼雀跃,一夕无眠。为什么要这样呢?寓意就在“守岁”——丰盛的筵席要“今年”吃到“明年”,象征着年年有吃,年年富足。然后满桌的菜肴要保证三天的食用,这期间不动刀砧不杀生。
北方的除夕习俗自然又别具风味。每逢过年,我们家总会尊重父亲的习惯,过南北合一的年。这样,吃完了年饭还得包饺子,因为饺子意寓“元宝”呀,元宝“进得”越多,来年的财运自然就越好。因此,零点一到,热腾腾的饺子就又上了桌,并且里面总会有几个夹了钱的,谁要是吃着了,新年就准定财运亨通。
文学风网站欢迎您
放歌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