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风俗考之一】平江人吃鱼(铁血汉)  

版主: 清风云想衣裳宁静致远

回复
流云
帖子: 1192
注册时间: 周六 1月 30, 2010 6:06 am

RE:【平江风俗考之一】平江人吃鱼(铁血汉)  

帖子 流云 »

乡俗民俗寓意深,不懂就会犯大忌。乡俗民俗传承处,文化清新扑面来。
铁血汉
帖子: 42
注册时间: 周二 5月 17, 2011 3:06 am

【平江风俗考之一】平江人吃鱼(铁血汉)  

帖子 铁血汉 »



























































【平江风俗考之一】

平江人吃鱼

作者.铁血汉/编辑.琴心















平江是山区,老时节,平江县境东抵江西铜鼓、修水,南达小长沙,西接湘阴县,北边和湖北的通城县以及本省的岳阳县紧挨。如此一个山区大县,仅有一条汩罗江贯流全境。由于平江人多系客家人后代,民间素有“鱼死眼不闭,捉鱼不富贵”的恶谶,因此,平江人忌讳捕鱼为生。些许山塘都是一年一干,除了生长极为缓慢的野生“度塘鲤”和“鲫壳子”和着山溪水进入外,鲢、草这些性成熟很晚的鱼便因竭泽而无法培种了。上述缘故,就是平江人吃鱼困难的主要原因。
过去,平江人吃鱼少也很难吃到鱼,吃鱼究竟难到了什么程度呢?
有钱人家,好不容易有机会从巴陵带得盐鱼一只,便装上碗中,逢年过节之时,用干红椒和豆豉先不带水蒸熟,再加上菜油盖在盐鱼上,这就是喊吃鱼了。吃鱼是喊的,不能真吃。来客了,主人用筷子指着鱼不落筷,连叫“请请请”,那是假话,客人是万万不能动他的鱼的,只能夹点豆豉、辣椒吃,否则你就是“忏头”。
没钱的穷人呢,就请木匠用木头剔只木鱼,也盖上豆豉辣椒喊吃鱼。我外婆家有一户穷人,那条木鱼据说吃了十多年,居然上面油星子都没一点,你说多可怜哦!
上面说的是解放前的事。
解放后,交通方便了点,加之人们头脑开化了些,吃鱼便有了些改观。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前,除了县城,农村吃鱼还是很难的。因此,便有了严格的吃鱼标准:死人和嫁姑娘,都吃小干鱼或虾子,并且里面还要配上大半酸萝卜,一般死了人办二天饭和嫁姑娘办二餐饭用干鱼一到二斤。干鱼中,以针嘴鱼和泡花鱼为上品,这种鱼是用来嫁女的,死人就只能吃以螃皮、鲫壳子为主的杂干鱼了。如果是收亲和做寿酒,就不能用干鱼,至少要用白鲢做的盐鱼。
八十年代起,平江县城开始讲究起吃鱼,嫁女酒是八两一只,结婚酒是一斤到一斤二两的。再后来,就分别提升到一斤二两和一斤半了,这都是指鲢子鱼,直到九十年代后,县城才开始吃草鱼,剁成方块或它用油炸过,谓之“吃坨鱼”。
而农村,还远远不能和县城比,特别是长寿街上面。嫁女酒一直是六两一只,结婚酒是八两的占多,也是后来生活好起来了,九十年代起才开始有讲究,但直到现在,长寿街还是远远不能和县城相比。
平江人结婚,男方兴过礼给女方,因此必须要一对“礼鱼”,那时,苦了农村爹娘呢。为了那一对一斤重的鲤鱼,要想尽办法才办得到。大了的不但划不来,也怕地方上下有意见,超重了的话就叫起高了头,其他人家以后收媳妇很为难。
除了婚嫁事业吃鱼,平江人还有年节做“酢鱼”的习惯。要过年了,就要准备酢鱼了,一般是腊月里买鱼回家,风去水分后,用白酒、细盐、辣椒粉拌上入坛,用来办春饭和敬祖宗。平江人忌讳正月年满前出门买鱼肉鲜食,认为这是“叫花子人家——没调算!”。
平江人吃鱼的另一个忌讳是,凡是没有鱼鳞的鱼,是万万不能用来敬祖宗、做事业和待客的。过去平江河中多黄角、鲶鱼、白鳝,都因忌讳而不能上桌。这也就是平江为何吃鱼困难的一个潜因。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