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另种制度下的热土(一)(晨峰0708)审核:清风
RE:初识另种制度下的热土(一)(晨峰0708)审核:清风
晨风小弟的文章将我们带回港澳笔会期间所见所闻,从另一个层面揭示港澳的真实面貌,是啊,另一种制度下的香港,有其独到的优势,自然也有弊端,期待下文!
RE:初识另种制度下的热土(一)(晨峰0708)审核:清风
这个总结性的游记文章写得很好!这让我对一国两制的香港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谢谢晨峰的分享!
RE:初识另种制度下的热土(一)(晨峰0708)审核:清风
谢谢大姐在异域他乡还亲自为我的拙文编辑,而且边框、色彩、配乐都很到位。问候一声:您辛苦了!Quote引用ID编号为54547,称呼为清风于2013-01-11 20:42:24发表的 :晨风小弟的文章将我们带回港澳笔会期间所见所闻,..
RE:初识另种制度下的热土(一)(晨峰0708)审核:清风
Quote引用ID编号为54578,称呼为云想衣裳于2013-01-13 16:06:17发表的 :这个总结性的游记文章写得很好!这让我对一国两制..谢谢文友到访和鼓励!诚挚问候!
初识另种制度下的热土(一)(晨峰0708)审核:清风
初识另种制度下的热土
——港澳游有感(一)
文:晨峰0708 编:清一缕风
随《文学风》笔会的文友赴港澳游回来已有数月,说实话,第一次似出境又不是出境,似不紧张又有些紧张的旅游,怕是真的记不清当时的感觉了。也许那是在行色匆匆中经历的事,早被时间冲淡了记忆。也许因为事先导游对入港注意事项讲的太过严肃:动辄罚款,而且额度很高,重则扣留本人,及至影响或毁了全团行程。经时日冲刷积淀下来零零碎碎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不说或不写出来,心里总是疙疙瘩瘩的。作为个人生活的一次经历与感触,还是留下点痕迹为念。
第一个印象是“不到口岸,不知港澳游有多火”。八月中旬,正值初秋。东北稍有凉意,南方正如火如荼。我随如潮的人流,在深圳皇岗口岸准备验证通关。摩肩接踵的游人在九曲十八弯的不锈钢护栏中,成不规则的三五纵队缓慢地蠕动。经过几番如此这般“蠕动”,大约三个多小时,才涌出香港海关。在这段本不远的路上,我带着放不下的行囊,擦不完的汗水,不曾回过弯的腿经历了几小时。上了大巴,方觉,此时坐着就是幸福。后来才听说,每天仅从这个口岸出入港的游人就有十七、八万人。
内地人何以潮涌般的每天流入香港?大概是因为它离开我们太久太久,要急切地一睹它在另种制度下演绎成怎样的容貌?又或许因为它特殊的经历:已与世界各地的民风民俗相融的太多太多。看惯了水墨丹青的国人,又欲走捷径到这里欣赏浓墨重彩下的西洋影子?亦或许因为它有更鲜艳、更多姿多彩的生活,促使人们用探寻甚至猎奇的目光,来扑捉生活的新视点、新道路、新目标?我想,这一定兼而有之吧!
第二个印象是“守时”和“不堵车”。旅游大巴的运行远比内地火车运行“守时”的多。我们三天的行程都是乘坐大巴往来穿梭,按行程安排每次都准时无误。这无疑得益于香港良好的公共交通秩序。在每天饭前饭后或从购物店出来候车时,我都忙里偷闲地到附近走走看看。因为时间短,只能看看街面行人和车辆。在路口,这里司机没有为赶路而抢红绿灯交换那点时间的。行人对红绿灯的“守则”情况,不夸张地说,近乎部队出操一样,只是口令和“灯令”的区别。即使路上没有任何车辆通过,只要是红灯,就没有迎着红灯起步的。至于不是路口处,绝看不到学刘翔练“跨栏”的。如果笼统的用“中国式过马路”一词,显然对港人有失公允。按说香港地区道路窄,且人口密度、车流密度在世界都市里都排前列,更远远超过内地大多数类似规模城市,但即使在高峰时段,也没遇到交通拥堵、长时间等信号的情况。正因为如此,才使我们每天每段的行程都没有拖延,确保了旅游计划的兑现。我感到,香港良好的交通秩序是离不开从业人员一以贯之地对交通法规严肃性的维护和当地人长期养成的良好的公共交通习惯。
第三个印象是“冠名楼”和“私家路”。在大巴上时常看到以企业或个人命名的高楼,大家都有些唏嘘。特别是高校里更是比比皆是,如李嘉诚楼、周亦卿楼、李兆基楼、邓志昂楼等等。导游说,在这里,各大学接受企业和个人捐助,盖楼并命名是很正常的事,学校办学缺少资金,一些有善心的富人都捐助。在内地很出名的邵逸夫,出资100多个亿,捐助了香港和内地很多学校,今年103岁,是有名的慈善家,这就是大家说的善有善报。在香港,还不时地看到路标上有“私家路”字样。这是依路名沿袭叫下来而命名的,还真是个人家私有的?这让我感到很新奇。这些私家路路口都有横杆和身穿制服、类似保安的“路岗”。出于好奇,我问导游,得知:这些标有“私家路”的路,确是私人出钱修成的,而能修成私家路的都是巨贾富豪。这些通往自家深宅豪院的路,当然是不容许别人走的。
能把自己的大名堂而皇之的放到自己投资兴建、让世人瞩目的高大建筑上,抛开行善的义举不说,单从敢于“露名露富”上,也能说明“君子爱财”,是“取之有道”的。这与内地有些官员因“一包烟”、“一块表”、“一呲牙笑”等这样小的“目标”而朝官夕囚、折戟沉沙相比,与靠钱买权、以权赚钱的富可敌国的“隐身”富豪相比,还是有天壤之别的。
第四个印象是“有权有钱人同居一山”。大巴行驶在香港太平山上,导游引导我们不断把目光投向车窗外,介绍香港和亚洲首富李嘉诚的住宅,大慈善家邵逸夫的住宅,影视巨星成龙大哥的家等等。大巴很快来到了太平山下的浅水湾。这个号称“天下第一湾”、“东方夏威夷”的海湾,波平浪静、水清沙细,是人们消暑度假的绝佳胜地。尽管行程只给我们20分钟停留时间,尽管赶上浓阴天气的傍晚时分,待导游解说完浅水湾豪宅、胜景,时间越发显得珍贵,使得“摄友”拍照都忙得不亦乐乎。站在细软的沙滩上,我们目不暇接的观风赏景,不断地细数并甄别着太平山上政要、富豪、文体明星的家:除了上面提到的,还有香港首任特首董建华、现任特首梁振英、世界船王包玉刚,文体明星刘德华、郑伊健、伏明霞等等的家居。据导游介绍,在浅水湾太平山要买100平米的房子,有的要一个亿以上。这里不是寸土寸金,而是寸土“尺”金,以至让常人无法估量。
在浅水湾,我看到了人生的价值差异,看到了财富的力量,看到了不同的人生旅途拼搏、奋斗的缩影,更看到了社会给予人们均等的发展机会。从而,使人无论在政界商界,还是在文体界名正言顺所得的回报、都能心安理得地在这里尽享生活的美好。
(待续)
http://flash.sdinfo.net/attachments-bak ... fad5d8.swf
文学风网站欢迎您
★请点击欣赏:晨峰0708 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