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丢掉修身养德的法宝(中条山人)

版主: 清风云想衣裳宁静致远

回复
我是中条山人
帖子: 562
注册时间: 周四 9月 29, 2016 3:06 pm

莫丢掉修身养德的法宝(中条山人)

帖子 我是中条山人 »






莫丢掉修身养德的法宝

作者:中条山人 编辑:文风乐乐



崇尚勤俭,反对奢侈,是中华民族传承久远而不衰的一种美德。“俭以养德”,古训昭然。历史上的开明之士,不仅大力倡导勤俭,而且以之作为培养德行、滋养灵魂、砥砺意志、擢升精神之“道”。如今,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全民道德素养,依然需要这个修身养德的重要法宝。   勤俭,是一种积极的世界观,其实质是尊重劳动,尊重自然,珍惜劳动成果,珍惜大自然的造化,使人类社会得以永续演进,长远发展。惟有博大的胸怀、很高的境界,才能清醒地认识并切实做到这一点。勤俭,又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首先要求人们树立正确的苦乐观、得失观,具有忧患意识,敢于正视艰难,并通过诚实劳动、与困难做斗争,去换取幸福和甘甜。这对于人们的道德情操、意志品质,无疑是个严峻的考验。可见,崇尚勤俭对于人的精神的提升、品格的淬炼都大有益处。正所谓“忧患增人慧,艰难玉汝成”。   “由俭入奢,易如落水;由奢入俭,难于登天”。俭以养德,关键在于自警自励、自束自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物欲横流的客观环境中,人们更需要严格地要求自己。要牢牢记住“四个不得”,即:勤俭的传家宝丢不得,奢侈浪费之风长不得,享乐腐化的毛病添不得 ,走上邪道了不得。否则,一旦放松思想警惕,让骄傲自满、贪图安逸、沉湎享乐、追求奢华的思想抬起头来,就极有可能成为权力、金钱、美色的俘虏,导致颓废丧志乃至整个人生的毁灭。这些年,许多人其中包括不少领导干部,都因此而滑入了犯罪的泥潭,正印证了“始作骄奢本,终为祸乱根”那句老话。   我们今天倡导勤俭,并非片面地强求人们节衣缩食过“苦日子”、做“苦行僧”;而是要反对无度挥霍,暴殄天物,做到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穷当克俭是美德,富而能俭则是更高层次的美德。在物质生活相对富裕的今天,作为追求进步、志在事业的人,应该懂得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以人民的苦乐、国家的安危和发展前途为念,任何时侯都不能丢掉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倘能如此,就是一个大智大德、境界高迈的人。   俭以养德,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对于一个民族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大力倡导和实践俭以养德,就意味着培养一种勤勤恳恳、埋头苦干的务实精神,一种居安思危、常怀忧思的清醒意识,一种贫贱不移、富贵不淫的高尚情操,一种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从而,使每位公民都成为不贪恋一时享受、不断追求进步的人;使我们的民族成为一个能够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历经沧桑而不败、生生不息的优秀民族。




文学风网站欢迎您





  

http://swf.wyflash.com/swf/2008-5-23/131926347.swf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