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印象(梅花君子)审核∶叶的奉献

版主: 清风云想衣裳宁静致远

梅花君子
帖子: 841
注册时间: 周日 7月 25, 2010 7:06 am

RE:岳阳印象(梅花君子)审核∶叶的奉献

帖子 梅花君子 »

Quote引用ID编号为56517,称呼为珍妮于2013-04-15 22:43:30发表的 :君子文笔很好,人很实在。从地道的北方语调中使我..
感谢珍妮老师给予我这么高的评价,我始终把写作当成我的乐趣,不懂规矩,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没啥计划,没啥梦想,只要快乐和充实就好。呵呵,问好珍妮老师。
梅韵玲心
帖子: 388
注册时间: 周六 6月 05, 2010 7:36 pm

RE:岳阳印象(梅花君子)审核∶叶的奉献

帖子 梅韵玲心 »

哈哈,君子对岳阳的深爱之情溢于言表,倒让我这个真正的岳阳人惭愧了。居住岳阳这么多年,虽然也感觉到它的巨大的变化和日渐的美丽,却无法用笨拙的笔写出这份热爱。感谢你,君子!欢迎有机会带你的贤妻一起再游岳阳。
梅花君子
帖子: 841
注册时间: 周日 7月 25, 2010 7:06 am

RE:岳阳印象(梅花君子)审核∶叶的奉献

帖子 梅花君子 »

Quote引用ID编号为56535,称呼为梅韵玲心于2013-04-17 09:58:38发表的 :哈哈,君子对岳阳的深爱之情溢于言表,倒让我这个..
呵呵,谢谢赏读,有机会我还来岳阳,还要去古城凤凰,领略沈从文笔下的灵气
梅花君子
帖子: 841
注册时间: 周日 7月 25, 2010 7:06 am

RE:岳阳印象(梅花君子)审核∶叶的奉献

帖子 梅花君子 »

当我放弃28日的《与雅安同在 、让大爱永存》—— 岳阳各界爱心义卖及烛光祈福活动而来到湖北潜江。今早起床就看到梅花君子的《岳阳印象》,我如沫春风的连看了两遍。岳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是没到过岳阳的人的一个梦,从楼主“我躺在非常舒坦的大床上,第一项任务就是给远方的老婆报告“我到岳阳了,是梁大姐亲自接站,你把心放到肚子里,岳阳人很好,办事认真,不忽悠,心里特踏实。””我心里就有一种不安,梁大姐听口音也不是岳阳本地人,但人家却把梁大姐的热情当成了本地人。而我们岳阳人却在别人的热情下做起了客人。我猛然想起《文学风网站》与《岳阳楼记》又是怎样一种巧合呢?
红网网友评论本文
流云
帖子: 1192
注册时间: 周六 1月 30, 2010 6:06 am

RE:岳阳印象(梅花君子)审核∶叶的奉献

帖子 流云 »

不枉岳阳一行啊——这里的人文美景荡涤了你的身心,留下了你的灵魂。呵呵
梅花君子
帖子: 841
注册时间: 周日 7月 25, 2010 7:06 am

RE:岳阳印象(梅花君子)审核∶叶的奉献

帖子 梅花君子 »

Quote引用ID编号为56765,称呼为流云于2013-04-29 14:25:18发表的 :不枉岳阳一行啊——这里的人文美景荡涤了你的身心..
岳阳很好,下辈子托生一个美女,下嫁到岳阳,与青山秀水相伴一辈子。呵呵
梅花君子
帖子: 841
注册时间: 周日 7月 25, 2010 7:06 am

岳阳印象(梅花君子)审核∶叶的奉献

帖子 梅花君子 »



岳阳印象

作者∶梅花君子//编辑∶叶的奉献



当我在电脑上,敲完这个题目,边忐忑起来。我觉得用“印象”一词,勾勒我对岳阳的感悟,有些太大。我不是丹青妙手,缺乏描山绘水的技能;我不是文章大家,文飞墨舞,圈点如画河山,写一篇千古佳作。我只是一个草根,也配对文化名城岳阳,指手画脚轻佻的冠以“印象”表述。好在我的文章,不参加什么大赛,不会端上台面,让大家们里里外外的剖析评价,于是便顾不得那么多的讲究,索性用笨拙的文字,讲述一个草根眼中的岳阳。虽然拙朴,但是字里行间,却都包含我对岳阳这座美丽名城,发自肺腑的热爱。零零星星的记忆,都闪烁着我对岳阳激情澎湃的情怀。品茗闲暇之余,把我对岳阳的感悟,来岳阳的匆匆行踪,连缀成章来表达我对岳阳的点点滴滴的情愫。

在学生时代,老师为提高我们的学习兴趣,让我们轮番当老师讲课,我是《岳阳楼记》这篇课文的主讲老师。为了备好课,我趁老师不注意,在她办公室把厚厚的教学参考书偷到手,在被窝里看了一个通宵,把《岳阳楼记》写作背景、作者介绍、岳阳楼的历史变迁,牢牢记在心里,课堂上讲得头头是道。老师和同学对我另眼相看,同学们再也不喊我呆瓜、木头疙瘩了,语文老师还送给我一个“内秀”的雅号,我第一次受到老师公开表扬,自豪和兴奋简直无法形容。那时,我就萌发一个梦想,有朝一日,能到岳阳楼实地看一眼那该多好。假如有机会,我一定要站在高大雄伟的岳阳楼上,看着浩瀚的洞庭湖,高声诵读《岳阳楼记》。那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我俯在父亲耳边把这个梦想告诉他时,他憨厚的笑了,摸着我的脑袋“儿子,只要你好好读书,等你有出息那天,想去哪里就去那里。”这是一句特别普通的话,让我一辈子都不能忘记。
小时候,我特别喜欢看书,也特喜欢买书。碰见一本好书,总想法设法的买到手。在乡书店发现了一本《中国神话故事》,这本书只翻几页,就感觉这本书太棒了,无论如何都要弄到手。为了买书我偷着卖了父亲干活的尖镐、铁锨、大锤,低价卖给了供销社收购组。我手里有了钱,放学后不怕贪黑,不怕挨饿,大步流星步行二十里,到乡书店把那本书买下。我如获至宝一连读了三四遍。东窗事发,父亲暴跳如雷,破口大骂,指着鼻子骂我是败家鬼,第一次用鞋底子打了我屁股。夜里,我揉着火烧火燎的屁股,把头缩进辈子里,依旧用手电照着如醉如痴的读那本书。至今那书里的故事还印象特别深刻有女娲补天、大禹治水、嫦娥奔月等等。最感人的就是娥皇和女英泪染秀竹的故事。没事的时候,我经常给我那帮同学讲故事,讲到最关键最诱人的地方,模仿刘兰芳讲评书的方式,嘎然而止,很多人都迫不及待要知道结局,于是女生给我买糖,男生帮助搞教室卫生。现在,同学相聚,很多人都揭我短,好占小便宜,借讲故事名义,跟他们要糖块,让他们打扫卫生,是同学中的黄世仁。
在我上五年级那年寒假,父亲带着我赶集买年画。人们图吉利,一般都好买胖娃娃抱鲤鱼、观音送子、美人明星等等。我却在年画地摊上,拧着劲的买了一整套《柳毅传书》带故事情节的连环年画。那画比一般年画贵八角钱。一路上,父亲老不高兴。那时候,家里特穷,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大年初一,很多人来我家拜年,都对那副故事年画感兴趣,不认字的叔叔婶子,只会看热闹,我用手指点年画,给他们一处一处讲故事。叔叔婶子听到了新鲜故事,同着我父亲的面,夸奖我“大哥,你家小子,不简单,把看着画能一板一眼的讲故事,别人家的孩子做不到。他就能做到,从小就能看到老。大哥你就是砸锅卖铁也要好好供孩子念书,将来孩子肯定比你强。”我爷爷坐在我家的热炕头,听我绘声绘色的讲柳毅传书,非常慈善的摸着我的头,一再警告父亲“孩子以后买书,就是把锅砸了,你也不准动我大孙子一根汗毛。否则,我跟你没完。”我爷爷还笑眯眯给我五元钱,在当时那可是一个不小的一个数字呀。

三月中旬,我接到文学风梁大姐的电话,热情的邀请我到岳阳参加笔会。只是寥寥数语,就把潜伏已久的岳阳浓重的情结勾了起来。多少年了,当我捧读《岳阳楼记》这篇传世佳作时,就会不知不觉的陶醉在先忧后乐的博大的情怀里;从艰苦、难忘的童年直到如今,那种亲临岳阳楼的愿望,始终在我内心深处激荡。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无论如何我必须去,克服各种困难一定去。在临行前,我满脑子都装满了岳阳楼那壮美的画面。在网络上,我痴狂的搜索有关岳阳的各种介绍。对岳阳的概况,倒背如流。首先是景点,然后是风土人情,还有各种特产等等。为了做好准备工作,还在网络上查找了路线图,怎么走方便,怎么走省钱。尤其在闲在没事的时候,我还下载了手机地图,几乎在深夜醒来的时候,总是要反反复复查岳阳楼区的路线,君山岛的景点,包括酒店、银行网点、车站等等。不让的哥满天要价,把我当驴宰,让冤大头。回到家里,也难以抑制兴奋,反复背诵《岳阳楼记》,一遍一遍的看岳阳概况。有时深夜醒来,我还把老婆用手指掐醒,让我分享我要去岳阳的难以掩饰的激情。我老婆捏着我鼻子,没好气的说“瞧瞧你,咋还疯疯癫癫的,这次不让你去,还不得把你急死。”我就是那种藏不住事的实在人,就在朋友聚会也要把去岳阳的美事,没遮没掩滔滔不绝信口开河的全都说出来。我对岳阳那种情结,到了如醉如痴的地步了。
临行前,我老婆对我这丢三落四,不会藏不会变通的实在人,真是狼外婆哄孩子不放心。反反复复的说,你深更半夜到地方,没人接你行吗?我拍着胸脯说,没事到时候梁大姐接站。她还是半信半疑,总是放心不下。这到让我想起,以前我们那地方对南方人的各种看法。比如,有座山风水极好,能出一代帝王,就因为南蛮子使坏,把风水给破坏了,不但没出帝王,倒是出了很多打砸抢的刁民。最典型的就是,我们村有一座山,传说那里有金马驹子,有金豆子,半夜还能听到金马驹子在里面叫唤,还有石头碾子压金豆子的咯嘣咯嘣的声音,也是南蛮子使法术,把金山、金马驹子偷走了。这些没边没沿的传说,把南方人给妖魔化了,形成了阴影。临行时,她还恋恋不舍的抓住我的手,生怕一松手就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我开玩笑,放心吧我不是什么美女,谁稀罕我呀。我会全枝全叶回来的……
我刚坐火车,还没到锦州,梁大姐就打电话过来,非常仔细的询问我这里的情况。我感到特别的温暖,感到特别的亲切。我们素不相识,因为爱好缔结了友谊,这种情感比一奶同胞的亲姐亲弟的感情还宝贵。梁大姐,给我的感觉,那就是我的亲姐姐。自从我到文学风那天起,她就自始至终的关注远在天边的弟弟。在文学风成长的历程中,留下了我的身影,在我稚嫩的文字背后,留下了她饱含真情的点评。她在电话里说“君子小弟,我在车站接你。你下车一定要给我打电话。”我还没过武昌,梁大姐生怕我有任何差错,打过电话询问我到哪里了,坐的是那趟车。深夜两点,我才下车,还没出站口,梁大姐就给我打电话。我们终于见面了,终于见到相识多年,却未曾谋面的老大姐。因为文学我们开始相识,因为网络的力量,我们在这块美丽的地方相见。她六十多岁了,身体硬朗,说话干脆,动作利索,她不自报家门,我还真不相信,文学风掌门人,居然是六十多岁的老太婆。因为文学,陶冶了她的情操,因为热爱让她活力四射,因为热心让她体健如牛。她像我的姐姐,又像妈妈一样,对我关心备至,反复询问你吃饭没有,在车上累不累。亲自把我送到宾馆,安排房间并给我制定明天的行动计划。我躺在非常舒坦的大床上,第一项任务就是给远方的老婆报告“我到岳阳了,是梁大姐亲自接站,你把心放到肚子里,岳阳人很好,办事认真,不忽悠,心里特踏实。”

梁大姐非常热情,早晨陪我吃完早餐,就打电话召集文学风网站的骨干,商议网络文化分会成立、站庆七周年笔会等繁杂事务。她还特意叮嘱叶的奉献、何方老师、飘忽的云,上午陪我到巴陵广场观光。我的文章百分之八十都是由叶老师亲手编辑,何老师为了这次活动,特意从深圳赶过来,飘忽的云显得特别的随和。这三个大哥、大姐级的老师,对我来自北方的小弟弟,格外的关照。在跟我讲话时,总是放慢语速,恐怕我听起来费劲。我真的很感动,远隔千山万水,跨越黄河长江,我们相聚在一起,没有地域概念,没有身份界限,没有年龄阻碍,因为文学,已经融合在一起。我以前那些担心,那些疑虑,都灰飞烟灭。在岳阳这段时间,是我一辈子最难忘的幸福时光,分分秒秒都记载着,我的欢乐,我的幸福。
在巴陵广场,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在我的家乡,此时正是冷暖交替,风沙漫天,漫天飘雪的季节。在这里,却是春风扑面,绿草如茵,樱花怒放。叶老师手拿相机,在后羿斩巴蛇的雕像前,在洞庭湖畔,汴河街头,巴陵胜状浮雕前......都为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记忆。我回到家乡后,朋友们争相传看我在这里的照片,都说我傻人有傻福,去一次岳阳,人家还真拿你当成一盘菜。
在古色古香的汴河街,我品尝倒了独具湖湘特色小吃油炸臭豆腐,还观看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巴陵戏。在汴河街行走,情不自禁被五彩纷呈的岳阳扇、湘绣、君山银针、岳州官窑瓷器所深深吸引。我看看这个,摸摸那个那个,恨不得把所有的东西都带回去。商铺里眉清目秀的湘妹子,热情洋溢的介绍各种产品。当得知我是北方人后,放慢语速一字一板的进行讲解。以前,我曾在其他景区被忽悠被放血。热情、善良、好客的岳阳人,却以情相待,以诚相待,不欺生,不咋呼。即使你什么都不买,也会把你当当成朋友,满脸含笑的迎进送去。在汴河街上,发生了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件的事情,我在一家店铺准备买一件纪念品,与店里的老先生攀谈起来,他早年在内蒙古师范大学任教,退休后回到家乡。他对我这个内蒙人相当热情。买东西都给了我最低价。我还在他的店里,发现一本《魅力岳阳诗词集》,不巧的是口袋里就十元零钱了。何老师、叶老师、飘忽的云帮助我砍价。最后达到我目标价10元,老先生说啥不卖,情绪真有些激动。稍微过了一会,他平静下来,高声对我说“你喜欢我送你一本不要钱。”他执意送给我,盛情难却,只好收下。直到现在,我还对哪位老先生,念念不忘,他也是我对岳阳人进行礼赞的原因之一。

我个子高,被老婆戏称傻大个,没想到在岳阳笔会,却让我风光一把。在梁大姐的提议下,我成为这次去君山岛、岳阳楼采风活动的旗手。这可是让我兴奋和自豪的差事,心悦诚服的接过了这“文学风”这面火红的旗帜。梁大姐和与会的文友们,考虑到我第一次来岳阳,就让见多识广的珍妮老师,做我的义务导游。我们并排而坐,在车上她就给滔滔不绝的给我介绍君山岛景观典故。在过气势磅礴的洞庭湖大桥时,她对岳阳洞庭湖大桥的建设史和各种顶级数据,如数家珍真是让我钦佩的五体投地。我发现珍妮老师是一个非常健谈的人,经历丰富,国内有名的景点的几乎都跑遍了,还漂洋过海到过美国、英国、法国等二十多个国家。我摊上这么一个见多识广,能说会道的讲解员,真是三生有幸。
一路上风光如画,水面宽广的洞庭湖,一望无际细嫩碧绿的芦苇荡,大片大片的黄橙橙的油菜花。这些景色,以前只能在影视中看到过,如今我都亲临画境,能不让我兴奋吗?珍妮老师,给我讲柳毅传书的故事,当然她说的那个传说,似乎与我家早先年年画的故事不太一样,故事情节大体不差;珍妮老师还给我讲,娥皇和女英的故事,她说到君山,有两个景致不看,就等于没来君山。一个是独一无二的泪竹,一个是柳毅井。我陶醉在珍妮老师讲述的美好故事中,也勾起我美好回忆。假如,爷爷和父亲健在该多好,我一定会打电话给他们“我看到了泪竹,看到了柳毅井。”可是,先逝的亲人,却不能分享我的喜悦和快乐,鼻子有些酸酸的。这悲酸的情绪,很快就被大家的欢声笑语融化的无影无踪。
在君山岛上,我第一次看到了茶树,闻到了沁人心脾的清香;在那片泪竹林里,我轻轻的触摸竹叶上斑斑泪痕。那个久远而又凄美的传说,似乎要从这泪斑斑的竹叶里凸显出来;在柳毅井旁,我用目往里张望,真希望那个风度翩翩的柳毅拉着俊俏的小龙女,奇迹般的钻出来,来一幕现实版的穿越。君山岛被人们说成是爱情岛,但是我要说他时真情岛。我们此次活动了,汇聚了天南海北的文友。不为名,不图利,就是为一种相聚的快乐,就是为一种交流的幸福。在情意浓浓的君山,我被诸多的朋友所关心,在我出汗时,给我悄悄的递上纸巾,在我口渴时及时递上矿泉水,就是在互相交流的时候,他们都考虑到我是北方人,自觉的放慢语速,让我听得更加清楚。我回到家乡后,半夜醒来,回想着君山采风,那一幕幕的场景,还让我兴奋不已。
岳阳楼那是我心中最神圣的地方,早在学生时代站在讲台上,指手画脚主讲《岳阳楼记》的时候,就对美名远播的岳阳楼充满的向往。今天,我真的要亲自到经历千年,屡毁屡建的岳阳楼,用我的心灵庄重的触摸,刻在石碑上的诗词佳作。我要登楼远望,目睹衔远山,吞长江的磅礴气势。在这里,曾汇聚多少文人墨客,笔走龙蛇写下数不胜数的名篇;在这里,我要虔诚的膜拜那种至诚感人,流传千年的“先忧后乐”的家国情怀。我在岳阳楼文化长廊,用手触摸着刻在石碑上,那一首首吟咏岳阳壮美诗篇。我深深地感受到,岳阳楼那瑰丽的恒久的魅力,释放着如诗如画的神采。我登上了岳阳楼最高处,挥舞着手臂,大声高喊“岳阳,我来了”。我不是诗人,也不是伟人,只是一个草根,心里也澎湃着一种激情,一种绵长的家国情怀。我要对已是白发苍苍的恩师说“老师,我终于到了岳阳楼,看到了洞庭湖。”我无比自豪对我的同学说“我终于实现我心中的梦想,终于登上了岳阳楼。”我默默的吟“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真的被岳阳美景所陶醉。

在站庆笔会上,大家都口吐莲花,句句珠玑,掌声、笑声贯穿始终。我不善言谈,没有即兴发挥的本事。实在人,只能说说实在话。
、 “我来到岳阳,我感到特别的温暖。这里的春天来得早,还特别长,花开得好,时间也长。在我的家乡,内蒙古赤峰,这个季节,有时候狂风大作,时冷时热,甚至还雪花飘飘。这个季节,在我们那里正是二八月乱穿衣的时候,一会是棉衣,一会是毛衣。在岳阳,我可以一天到晚穿毛衫就可以了,没有气温变化,不会轻易得感冒。”
现在很多人见了我,都会不约而同的问我。
“岳阳好吗?”
“好,非常好。最起码,那地方不欺生。你打出租,的哥不会宰你,我觉得掏三十元也值,打表收费才十五元。的哥还特别热情,见你时外地人,会滔滔不绝的给你介绍岳阳的景点,介绍岳阳各种特产。我感觉特好,真的特好。”
岳阳究竟给我留下什么印象,真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清楚,也不是一篇文章所能说清楚。把好好的一个题目,写得如此的芜杂,如此的凌乱,肯定会有人站出来大声指责。可是,我从骨子里喜爱岳阳,从小到大,我与岳阳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真到了岳阳,什么都好,什么都想往这篇文章里装,才弄成这样子。
揉揉眼睛,拍拍脑门,忍痛割爱就此打住吧。这次来岳阳,我还有好多东西没写进去。等有机会,故地重游,在继续往下写吧。
2013年4月14日













http://bbs.sdinfo.net/data/attachment/f ... zqny14.swf

文学风家园欢迎您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