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的穿越(雪影冰痕)
RE:宁静的穿越(雪影冰痕)
每个人的人生目标不一样,那么他的生活态度就不一样。在一定的道德底线上,自己开心就好。
RE:宁静的穿越(雪影冰痕)
高处不胜寒呵~~~书已收到,正在宁静中穿越~~有人同行,甚好,一人独行,也甚好。
宁静的穿越(雪影冰痕)
宁静的穿越
作者:雪影冰痕 编辑:一缕清风
经历一番波折,几多无奈,拙著终于得以面世,当初的豪情万丈,现在已经被消磨殆尽。好在书还算满意,总可给自己的辛苦有个交待了。
有时面对自己的劳作有一种虚无之感,意义感的丧失。常言道:哀莫大于心死!真的是心死了?心没有死,只是在这样一个普遍浮躁的社会,有一种无喻的悲凉感,常常无缘由地侵袭。人是一种感情动物,真应了西哲的名言了:当一切都玩完了,虚无将成为人生最后的成分。当虚无成了人生最后的成分之后,那心也就真的死了。
在西方哲学家思想的海洋里穿越,惊悚于他们的睿智和深刻之时,常常会被感动。这些大家的人生说起来真的很让人纠结。他们惊世骇俗的思想灵光下面,是以牺牲生活的常态为代价的。因此,说他们另类,其实还不如说他们可怜。他们贡献给人类以强大的精神财富,其实,在那些如雷贯耳的头衔背后,却是一个个沉沦的灵魂。因此,他们的人生可以说一团糟。想像一下尼采吧,他曾经在一本书的前言中写到:我的书是为这个社会极少数的人写的,但在这极少数的人当中,可能一个都还没有出生。他断言,“我的书终将名垂千古,载入史册”。这个非常自信的人,太孤独了。他曾经在日记中写到,在他百感孤寂之时甚至想在大街上“随便拥抱哪一个人”。他­在都灵发疯时紧抱一匹马头,在抱马痛哭的那一瞬间,我看到,尼采只不过是一个感情充沛的诗人,一个柔弱的哲学家。一个忍受长时间的孤独的男人。尼采的­泪水滚滚而下。而这样的泪水又有几人能够懂得?上天让他丧失理智可以说是对他的怜悯。 ­
这几年执著于哲学和写作,缘于兴趣和爱好使然。当别人对于你的执著嗤之以鼻的时候,自己对自己有时也会产生怀疑。自己忙碌的这些劳什子有什么用?读者究竟有几个?但转念一想,对于像我这样几无其他生存技能的人,除此还能干点什么?这是一个消费的时代,一个欲望的社会,在当今社会,一些以颠覆传统审美观、价值观的社会现象层出不穷,告别神圣、远离主流、淡化价值、拒绝崇高的功利主义价值观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富人的唳气、穷人的怨气、当官的匪气、知识分子的媚气、垄断行业的霸气交织在一起,社会心理有从“超我”演变为“自我”,进而演变为“本我”的“心理返祖”趋势。表现出以浮躁、喧嚣、忽悠、炒作、炫富、装穷、暴戾、冷漠、庸俗、麻木、恶搞等为实质的“以丑为美”的胜利狂欢。人们追逐金钱和物质的享受已经成为一些人的生活目的。说实话,我并不是一个精神至上主义者,人的本质本身就是趋乐避苦的。所以说人们追求享乐并没有错。在这样的时代,你不能要求人人都去抱着经典去抒发那些天真的情感。去做杞人忧天的感叹。世俗的社会,需要的是世俗的生活。但我们一定不能本末倒置!如果把醉生梦死当做生活的常态,把纸醉金迷当成时尚,那我想你肯定错了。这样的人生是会令人厌恶的。不要说世俗的人们,就是你最亲近的人,不一定能够容忍。
生活的哲学究竟是什么?是吃喝玩乐、还是清闲自在,是追求形而上的玄思,还是追求形而下的娱乐?也许,人各有志,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吧。而我,只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了,尽管意义还是个未知数,尽管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不合时宜的时代。
我把我自己的哲学写作称做“宁静的穿越”。我想在闹中取静。游走于思想的丛林之中。享受宁静所带来的味道。想一些事情,写一行文字,就算苦中作乐,我也是乐得其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