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西藏电视台之四十五(比烟花寂寞)

版主: 清风云想衣裳宁静致远

回复
比烟花寂寞
帖子: 707
注册时间: 周六 4月 18, 2009 7:06 pm

创办西藏电视台之四十五(比烟花寂寞)

帖子 比烟花寂寞 »











创办西藏电视台之四十五

-----感谢支持和帮助创办西藏电视台人们(一)

作者:比烟花寂寞 编辑:文风乐乐



三十七前的五一国际劳动劳动节,西藏电视台开始试播。为此从今天开始陆续发表我写的<创办西藏电视台>一文的最后一篇--创办西藏电视台之四十五<创办西藏电视台>

感谢支持和帮助创办西藏电视台人们(一)
----补发珍贵照片

在本文结束之前,补发一批照片。这些照片记载着从我进藏到我在西藏创办电视台过程中,给予热情支持和帮助的人们,包括各级领导、工人、干部、电视同行等等。没有他们的支持和帮助,西藏电视台是办不起来的,他们的功不可没!
人们常说:“滴水涌泉”援助我们的人们,岂止是滴水!那真有似雪中送炭。而我却无法涌泉,仅能尽管我长进时间地不断努力收集这些同志的照片,但是,由于年代久远,还有好多同志的照片无法找到。这将成为本文的最大遗憾!它像很多作品一样,不得不留有遗憾。在这里谨向这些让我时常想念的同志致以深深的歉意!
补发照片大体以时间为序:

一. 欢送进藏
    
由于我和李晓梅自愿援藏,我还偕同曲滨洁举家搬迁,而更主要的是我们是为完成毛主席当年三月批准的331工程中重要项目--创办电视台而进藏的。所以吉林省及长春市欢送我们进藏,十分隆重,除举行欢送会外,省市和我们所在单位领导、众多同志以及我们的亲属,纷纷到机场热情送行。很多老同志在惜别之中,也难免包含唯恐就此永别的心情,即或机场遥远,也不辞劳苦,前来送行。(也确实有人在此是与我们见了最后一面)
大家热情送行,充分表达了大家对我们援藏的热情支持,这些感人肺腑的场面,让我们久久怀念,它无疑激励着我们不遗余力地完成创办西藏电视台的任务。为答谢当年领导和同志们以及亲朋好友对我们的热情欢送,除写出此文在网上发表,汇报我们的工作外,在这里记述欢送我们的主要活动,刊载一部分相关照片,以资纪念。
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长春电视台(吉林电视台前身)老同志欢送我和李晓梅
“文革”期间我被调离长春电视台,希望归队,在老同志中人所共知。1976年春,长春电视台台长王充(前右二)第一个告诉我,毛主席批准331工程,通过卫星向西藏传送电视,并兴建西藏电视台。这一信息,促使使我决心自愿援藏建设电视台。
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长春电视台全体同志欢送我和李晓梅
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吉林省委书记兰干亭和直属机关党委书记柏宇在省欢送大会上同我握手
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1976年9月吉林省委书记兰干亭(左四)长春市副市长李北淮(右二)长春市总工会主席郭景兆(左二)到机场送行
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吉林电台电视台吉林电子局同志在长春机场欢送我们进藏
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吉林广播局领导到机场送行
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吉林电子局领导在机场送行
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吉林省电视电影办公室同志到机场送行
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年迈的岳父曲玉川(右四)岳母张庆春(右五)和二哥曲士杰(左六)二嫂崔淑贤(左五)妹曲兰珍(右六)妹夫乔五贺(左三)长子梁超(右一)等亲属到机场送行

人们采取各种方式欢送我们进藏。欢送会上各单位送给我们好多纪念品,当年的纪念品主要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选集等。除书籍外,一直保留在身边的有翟向坤赵素兰夫妇送给我的相册,很多西藏的珍贵照片都保存在这本相册里。特别应当提到的是,这本相册是长春市委书记翟向坤同志题字的。翟相坤同志还在一次欢送会上,出乎意外地回顾我的经历说:“何仁是北京地下党。”这是几十年不曾有人提到的事情。
不仅如此,在我从西藏返回内地时,翟相坤同志是支持我回电视台工作的省市领导之一。支持我回电视台的省领导还有宋洁函、刘云召同志和广播局副局长乔子林同志。他们认为我援藏创办电视,应当回电视台工作。还有不少同志持同样的看法,他们无处表达。尽管很多人为我争取,最后未果。不过,我一直念念不忘为我主持公道人们。
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翟相坤同志题字的相册

还有滨洁的小战友王淑洁送给她相册
并深情地赋诗留念:
路教相处虽半年 同志亲似慈母爱
今日闻您赴边疆 临别相送泪挂腮
西藏长春千里远 两颗红心一根脉
百忙勿忘小战友 传经教我朝前迈
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王淑洁(右半身单人像)
我们从西藏返回内地,她已英年早逝,再无缘相见,只好在此留念。
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进藏前吉林电子实验站的(左起)赵焕满、李刚、楮桂谦、柳国恩同志与我们合影留念

我们一行到达北京时,广播电视部副部长金照、李哲夫同志和西藏驻京办事处领导到机场迎接。
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金照副部长
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李哲夫副部长
金照同志和李洁夫同志对建设西藏电视台都给予了大力支持。金照同志曾为西藏电视台争取基本建设投资,虽然未果。李洁夫亲自批准送李晓梅到北京广播学院深造。

我们一行到北京后,1976年9月8日受到广播电视部长邓岗同志的接见。他鼓励我们完成毛主席批准的331工程,办好西藏电视台,并表示广播电视部将全力给予支持。他还亲切地问还有什么要求。我提出李晓梅和我的家属,来京的机会不多,希望在离京以前,安排一些游览活动。邓岗同志欣然同意。
不料,9月9日,我还没有与广电部联系游览事宜,从广播里传出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逝世的不幸消息。于是原定的游览计划改为参加吊唁毛主席逝世的活动。这是更为重要更为难得的。我们到人民大会堂向毛主席遗体告别,在天安门广场参加沉痛悼念毛主席逝世大会等重要哀悼活动。
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邓岗部长

进藏一路上受到的欢送、接待以及参加的重要活动,激励着鞭策着我们这些援藏人员,一定要完成毛主席亲自批准的331工程,办好西藏电视台。

还应当提到的是,途径兰州,我们给甘肃广播局增添了很多麻烦。不只是住在他们的招待所,我全家进藏行李特别多,只是衣被就两大木箱。接站送站,往返机场运输,都是甘肃广播局出人出车。我一直怀念那里人们给予的无私帮助。
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1976年9月进藏途经北京时的我们一家----我和滨洁、梁越、梁晨

(待续)



http://swf.wyflash.com/swf/2011-2-4/23416833.swf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