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忆中的妈妈(梅花君子)
RE:我记忆中的妈妈(梅花君子)
读着君子小弟的故事,不由想起妈妈的叮咛,妈妈的微笑,想起了妈妈充满温暖的嘱咐声。是啊,有妈的孩子是个宝,没妈的孩子像根草,在我的记忆长河中,有许多值得回忆的事。然而,在这么多事中,总忘不了妈妈的淳朴身影,这篇故事,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加精推荐共赏!
RE:我记忆中的妈妈(梅花君子)
文章很实在,遗憾的是楼主断句还有待加强。如“她的一言一行都变成了,上好的养料滋润着我的灵魂..”这句中间就不应断句。万一要断也只能在养料后断。你说呢?
我记忆中的妈妈(梅花君子)
我记忆中的妈妈
作者:梅花君子 编辑:文风乐乐
妈妈离开我不知不觉都已经两年多了,时光就好像永远都无法停歇的流水,无论季节轮回依旧汩汩流淌。我对妈妈那种情感,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淡化,却在一点点加深,她的一言一行都变成了,上好的养料滋润着我的灵魂.....
我想起妈妈在我头疼感冒时常说的那句话“你就是长再大,你还得管我叫妈,你还是我孩子,只要我挪动脚儿,就得好好照顾你。”这话很土很实在,现在想起来,还感到很温暖。如今,我已经进城了,该不回老家,就绕着弯不回老家,我不是嫌弃老家人土老家人穷,而是回到家里,总会想起以前那一幕幕场景。无论我出外干啥回来,进院子第一句话就是“妈——我回来了。”妈妈耳朵尖,马上就应声“哎,我儿子回来了。”有时候回到家里,看不见妈妈,心里就七上八下,转转悠悠不知咋办好。记得我上学时,放学回家妈妈不在,听别人说爸爸和妈妈吵架了,一生气就回姥姥家。我顶着明亮的月光,翻山越岭走了八九里,哭哭咧咧的到了姥姥家,妈妈搂着我掉了眼泪,连说我“傻儿子,看我傻儿子,一步都离不开妈妈,将来看你说媳妇咋整?”我哭唧唧说“我就要妈,不要媳妇。”姥姥姥爷听了,都嘿嘿笑了,指着我妈妈鼻子说“老王呀,你看看孩子对你多亲热,可别跟孩儿他爸闹别扭了,明早赶紧回去。”我结婚后,妈妈有时候住闺女家,超过十多天,我老婆就反复念叨“那天,把她奶奶接回来吧。她要是不在家,我心里总是空落落的。”生活都是又琐事组成的,勺子总有碰锅沿儿的时候,婆婆和媳妇也有闹矛盾的时候,妈妈总是转过身就忘了跟儿媳的计较,干这干那,从没有歇息的时候,晚上累得腰疼,还住点咳嗽,我老婆就过去很严肃的说“妈,我求你了,都那么大岁数了,就别下地忙活了,把你累坏了,我们不落忍呀。”她不服输,还嘴硬“我就是受累的命,这把老骨头好着呢?你要是不让我干活,还不如照我肋骨扇上狠狠的捅一刀子。”她就是这性子,直到临没前一天,还收拾院子,还给我们烧炕。妈妈很固执很个性的活着,活了八十多岁,考虑的都是别人,根本就不考虑自己。
在我的印象中,妈妈为了让儿女们吃喝,啥力都啥得出,啥面子都不要。我六七岁时,特别爱吃豆腐,没钱买没粮食换,收完秋后妈妈总是在收工的时候,蹲在豆地里捡散落在垄沟里的黄豆,放在套袖里拿回来。她到家的时候都已经掌灯了。妈妈见了我,赶紧把我抱起,亲着我的脸,开心的笑了“儿子,妈给你捡豆子,过两天妈给你换豆腐吃。”攒了五六天,圆鼓鼓的豆子,足有三四斤,理直气壮的招呼豆腐匠,换回满满一铝盆豆腐。当然全家人吃了一顿,剩下那几块,妈妈就用咸盐给腌成豆腐干,每顿饭都给我切一小条,让我就饭吃。当我就着豆腐干,狼吞虎咽吃饭时,妈妈笑了,带着一种满足的口吻说“儿子,多吃饭,长一个大个,以后找媳妇。”妈妈过日子仔细,无论走到哪里,她只要发现东西,无论大小总放到衣兜里。在我读小学时,妈妈到学校接我,在路上捡了四五块马掌铁、三四根铁丝头、五六块破塑料。别人跳着高,巴拉着脸蛋笑话我妈是捡破烂的脏婆子。我觉得很丢人,恨不得找一个老鼠洞钻进去,回到家里就翻身打滚,跟妈妈调皮说啥不上学了。妈妈很无奈,给我煮鸡蛋,给我抓蝴蝶落落,都没把我哄好。她情急之下,举起手打了我屁股,狠狠的说“我捡东西换钱,那有啥丢人,那是光明正大的事。你吃的冰棍、糖块都是我用破烂换来的。”我当时难以理解妈妈为啥那么热衷于捡废旧,直到我有了孩子,为了让孩子吃饱吃好,我跟着泥瓦匠到处干活,一天到晚,衣服全是泥点子,衣服散发着一股汗酸味,我才明白妈妈那种对儿女的炙热的情感。在我最艰难的那段时光,每当我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的时候,妈妈总是给我端上热乎乎的饭菜,还给荷包两个鸡蛋,她的眼里充满了柔情“在外面干瓦匠活累,多吃点好的补补身体,这个家还指望你挑大梁。”在妈妈的眼里,我真是永远都长不大的孩子。
妈妈疼我爱我,也同样心疼我老婆。记得我们刚结婚第二天,我老婆很早就起来做饭,妈妈却把她按在被窝,疼爱的说“年轻人觉多,我大老婆子,精神得很。”我老婆说啥要起来,却被妈妈给挡住了。一天两天都可以,但是长年累月坚持下去,我不得不佩服妈妈的耐力了。老婆过意不去,妈妈总是说“我不把你当儿媳妇,而是当闺女疼着。”邻邻居居在佩服我老婆吃苦能干的同时,也对我妈妈伸大拇指点赞。在我的印象里,妈妈每到闹天气的时候,总是提前把柴火备到厢房里,尤其是连阴天,别人家的灶火倒冒烟,弄得屋里全是烟雾,做出饭都有一股子燎烟子味儿。我们家因为妈妈勤快,总能烧干柴,所以就少遭不少罪。妈妈没了,我发现我老婆总是孤零零的,她对妈妈的情感,超过其好几倍。她在电话里,总是这样对我说“要是她奶奶活着,那该多好呀。”有人跟她说话,有人给她备柴禾,虽然活到八十三四,却行动自理,坚持摸摸索索的干活。她总是固执的说“能干你们就让我干,我干不动的时候,就该不喘气了。”她说这话的时候,我心里发憷,鼻子酸酸的。没想到,妈妈这话还真应验了,她得病的前一天晚上,还抱柴禾烧火,还跟邻居们开玩笑,没想到夜里发病,从此一睡不醒,没有任何痛苦,非常安静的离开这个世界。
妈妈不会说不会道,但是她明白事儿。大姐和姐夫婚后生活,屡屡遭遇变故,大女儿因为脑膜炎,花费好多钱,虽然是治过来了,却痴痴傻傻,让人心烦意乱。房漏偏遇连阴天,姐夫得了肺结核,在叶柏寿做手术,留下后遗症,在朝阳医院得不得做二次手术。偏在这时候,大姐怀孕了,依照他们家人的意见,先把这孩子打下来,家里的 日子太困难了,已经没有了那能力抚养了。姐姐一时没了主意,哭着回来问妈妈该咋办。妈妈态度很坚决,妈妈敲着饭桌说“孩子投爹奔娘来了,是男是女也得留着,孩子生下来之后,啥都不用你们管,咱们家小米有的是,等把孩子拉扯大了,你们在领回去。”孩子不到三个月,就抱到我们家,爸爸不乐意,埋怨妈妈多事。妈妈很平静的说“这孩子多好呀,咱好好给经管着,孩子长大后,还不给你打酒喝。”爸爸听了妈妈这番话,便不再言语,在饭前饭后,更多了些许忧郁,烟比以前抽得更勤了。多一张嘴,那也是不小的动静。我觉得那段时间,妈妈是最不容易,不但爸爸脸色难看,因为外甥从我嘴里抢好东西,我有时候就变着法耍蔫蔫熊,嫌饭不好不吃饭,再就是趁妈妈不注意,在外甥的屁股蛋上,狠狠拧一把,让他哇哇哭闹。妈妈发现秘密后,便黑着脸抡起鞋底打我后脊梁,高声训斥“那么大孩子了,咋就不懂事呢。他不是你亲外甥吗,他长大后,你在外面受气,他不帮你吗?”孩子在我家住到六岁后,才被姐姐接回去。那天,姐姐的公婆都来了,妈妈满脸自豪,拍打他们“这孩子多好,当初我要是不拦着,这孩子早就打掉了.......”姐姐的公婆,满脸堆笑,不知咋说好。
我们婚后不久,老婆就怀孕了,妈妈很高兴,她拉住我岳母的手说“不管丫头小子,我都高兴呀。我们家可不干违背老天爷的事情,要把孩子当成宝贝疙瘩好好经营着。”女儿出生后,妈妈笑得合不拢嘴。在孩子吃奶期间,她可真没少操心。尤其在夜里,孩子刚哭两声,妈妈披着衣服就过来,经营老婆给孩子喂奶,在大人孩子都睡着的时候,她不放心恐怕大人把孩子压着,怕奶头堵住孩子的嘴憋气,每天夜里都过来看几次。孩子会说话了,会走路了,妈妈的脸上,都荡漾着微笑。孩子小时候,在外面玩耍,被人欺负了,哭着回来不找爹妈,总是扑倒奶奶的怀里,又哭又闹,妈妈急眼了,领着孩子到人家门口理论,与人家争吵的面红耳赤,左邻右舍的人,都说妈妈护犊子。妈妈理直气壮的回应“我的孙女我不护着,那不是傻子吗?”亲戚朋友看她时,总要买一些好东西,例如蛋糕、熏鸡、烤鸭之类的东西,她总舍不得吃,非得等到孩子放假后再吃。妈妈走后七八天,我们在冰箱里还发现她留给孩子的鸡蛋、罐头,她说过“宁可自己不吃不喝,也要让孩子吃饱喝足。”她的话,就是普普通通的庄稼话,却总让我感到温暖,让孩子泪流满面。
妈妈常说是劳碌命,其实有些活计她不干完全可以,但是她心软看不下眼,总是神使鬼差的揽过来干。在我童年的印象中,那盏暗淡的煤油灯下,妈妈总是在纳鞋底,摘棉花套子,再不就是做衣服。小时候,我的鞋总是存有好几双,有时候还没啥样,就被妈妈送人。在我五岁的时候,妈妈领着我到邻居家串门,发现我的一双旧鞋,被我小哥穿着,我不要命的哭叫着往回要,三天后我发现小哥还在穿那双鞋,只不过颜色改了。妈妈吓唬我说“这可是你小哥的鞋,你再打胡搅蛮缠,你大爷可要烀你屁股。”妈妈板着脸说,二娘转过脸偷着笑。每年的连阴天,婶子大娘就雨休了,坐在一起说笑。妈妈不敢歇的,大队书记拎着大包小裹来到我家,跟妈妈说小话,给村里五保户拆洗棉袄棉裤被子褥子。那些东西,真是太脏了,黑乎乎的,洋溢着一股子刺鼻的尿骚味。妈妈就坐在院子里拆洗,妈妈被那气味熏得吃不下饭。那些脏布洗了五六遍,那水还混浆浆的黑,妈妈到时有那耐性烦,洗得干干净净,大队书记笑眯眯拿走。村里那些五保户穿了我妈拆洗的衣服,到处说“这衣服穿上,柔软、暖和。”邻邻居居都知道妈妈的针线活儿好,上岁数的人,装老衣服都是妈妈给做。记得有一年,腊月二十五那天晚上,爸爸拿回一包子东西,妈妈连夜裁缝,第二天早晨就有一个叔叔,给妈妈磕了三个头把装老衣服拿走,妈妈累到了,一连十多天才缓过劲。
如今,妈妈不在了,我回到家里,总感到空落落,为了逃避对妈妈难以割舍的情感,便到县城居住,但是妈妈总会在梦中出现,慈眉善目和蔼可亲。逢年遇节,回到老家,邻居们都跟我说“你妈走了,我们还挺想的,她坐在门前,能给看门就是七八天不进家,也不担心丢东少西,菜园里的菜被鸡鸭祸害。”我回到家里,耳边依旧回荡着“我儿子回来了,妈给你做好吃的。”每次给妈妈上坟烧纸的时候。总是向她报告好消息,让她在天堂里微笑,不再为我们担心。
文学风网站欢迎您
http://swf.wyflash.com/swf/2008-5-3/05357885.sw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