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牵挂(外九篇)

版主: 清风云想衣裳宁静致远

回复
椰子
帖子: 24
注册时间: 周五 9月 04, 2009 8:06 am

幸福的牵挂(外九篇)

帖子 椰子 »

第一篇: 幸福的牵挂 (一) 今天放假,早就计划好了,在家翻一翻积压多日的报刊。 天灰蒙蒙的,潮湿的空气像水洗似的,看样子要下雨,没听天气预报。妻非要去挖野菜,我很夸张地强调天气,她浑不在意。她说小鸭小鹅没食喂了,说她她也不当食喂。当初,我不让她养,不让她付那个辛苦,她不听,我就差要立字据了,正告她说,挖菜别牵扯我。临出门,她再三叮嘱我:如果来雨,把小鸭小鹅抓到鸡架里,太小经不住雨淋。我没好声地说:“我不管!”唉,哪能不管,妻也是为这个家。她不止一次地当我讲:咋也得养几只,到冬底杀了,等孩子从大连回来,好好烀一个焖上吃,说孩子在厂子亏嘴。儿子多年前就这么说,一直没馋到嘴。这也真是实情。母子连心,时时挂记,情有可原。 (二) 我窝在床上,品读作家流沙的美文《寻找温暖的家园》,文中讲,燕子在鸟类中,属十分弱小的一类,它们为了寻找温暖的家园,秋天一来便成群结队地向南方迁徙,他们要飞越茫茫的南海,许多老燕子由于体力不支,葬身大海,只有少数年轻力壮的燕子才能够飞越成功。即便如此,没有一只老燕子会在冬季留在寒冷的北方。付出这样沉痛的代价,可爱可敬的燕子,实在是出于它们简单的生存本能,即便在飞行中死去,也不会放弃寻找生存家园的努力。因为燕子知道,当失去了舒适的家园后,只要飞,不停地飞,梦想中的那个温暖的家园,一定在远方等待着自己。 事实上,我们人类也在为更好地生存,做着不懈的努力。我在《生活》一诗的结尾就写过一句:活着,就是奋斗。 儿子非要去大连发展,这是他思忖再三的选择,尽管他也知道,他的爸妈是那样的爱他、宠他,希望他生活在身边时刻呵护他。应该说,儿子的选择是对的,他完全是为了自己能有一个美好的将来。在大连打工,他开始自己洗衣服,自己料理生活,自己去适应完全陌生的环境,自己去承受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每次来电话,妻都为孩子的辛苦落泪。心疼儿子,可以理解,但作为父母,总不能包办孩子一辈子,儿子已是成年了,应该让他去接受风雨的洗礼,让他在搏击中,练就一双坚强的翅膀,只有这样,他才有可能比他的父辈飞得更高更远。 (三) 雨声,扯断了我绵长的思绪,雨来的很急,也很大。我想到了小鸭小鹅。我翻身下床,撑开伞,直奔小栏子。所谓的栏子,不过是个临时的玩意儿,四周用砖垒高一尺,大半块水泥瓦棚上栏子的一角,以供小家伙们热天纳凉之用。 走近小栏子,见小鸭子抱成一团,躲在瓦片下,只有五只小鹅儿,挤在一堆儿,傻傻的,近似麻木的,死在露天处抻脖叫,我吐了一句粗:“真他妈的傻,小鸭都知道避雨。”我扯过硬壳箱子,叉开手抓鹅子,剩下的一只小鹅,却很狡猾地跑入了瓦片下面,挤进了鸭子堆儿。咳,不抓也罢。你想想:我一手撑伞,一手飞抓,着实不易。这只鹅跑到里边更好,如果其它四只都这样,我就不用费劲抓了。我拎起箱子,往鸡架里一倒,几个大步跨进屋。外面没啥牵扯了,我往床上一倒,我又可以继续研读那一篇篇精美的散文了。可就在这时,小鹅的凄厉叫声钻入我的耳鼓,声声凄厉,凄厉声声,撕扯着我的心。我想,肯定是那只跑到瓦片下的小鹅,因拆帮找伴儿,才没命地叫。哼,不是不抓你,活该。 雨还在下,没有马上停的意思。我为妻子担起心来,挖菜还没回来,不知浇个啥样呢。不让她去她不肯。此时,我对她的埋怨升到了最高点。可气的小鹅还在叫,真是气死我了。我啥也看不下去了,心里像长了草一般。小鹅找伴儿凄凄切切,妻子挖菜下雨未归我心焦,都是一个道理——浓浓的牵挂。我得把这只拆帮的小鹅抓进鸡架里,起码我也成全了眼下的一份牵挂,我痛苦地想。想到此,我推门出去,伞也未顾上撑,跑近小栏子,令我惊讶和气愤的是:那只跑到瓦片下的小鹅,居然出来,顶着雨挺脖不住点儿地喊妈。我真是爱恨交加,一哈腰,抓住鹅的小腿拎起,在离鸡架还有两步远,我像荡秋千似的,把这只不知好歹的小鹅扔进了鸡架。在院里的水洼涮了一下脏手,赶忙跑进了屋。一阵忙活,我的心在咚咚地跳个不停。 (四) 天空有些泛白,雨也没刚才大了。透过窗户,向外望去,我神思飞跃,许多年前写的一首短诗跳进了我的脑海:窗前挂着一张灰色的幔/惆怅/叹息敲不破生锈的天/奈何/多想回故土借一方晴朗/只怕一样阴沉/一样愁忧。咳,阴雨天,最能触动游子的思乡之苦,我一直这样认为。此时此刻,远在大连的儿子,是否也和我一样,涌起浓浓的乡愁?这时候,一个熟悉的声音扔进院子,是大嗓门的妻子回来了,见她像个落水的鸭子,还有心“嘎嘎”,我推门探出头,冲她简明扼要地说起那只傻鹅子和她一样,西院的刘姑忍不住哈哈大笑。 妻回来了,我的紧绷的神经得到了很好的放松。这雨爱咋下咋下吧。我自然提到想孩子了,说儿子好些天没来电话了,妻和我有同感。自儿子上了大连,对儿子的无限牵挂装满了我和妻的内心,那是血浓于水的牵挂,时时奔涌在血液里,无需任何的理由。妻说:“给儿子打个电话?”我说:“也行,你跟儿子聊。”妻很兴奋地翻找号码,这时,电话响了,我怦然心跳,心想,是儿子的电话?我抓起电话,果然是儿子的电话,他说他今天休班,他那也在下雨,他是用厂子里的电话打过来的。听说是儿子的电话,妻乐呵呵地接了过去,和儿子热烈地聊了起来。 此时,我仿佛成了多余的人。我默默地进了书房,心情沉重地坐在靠背椅上,闭上双眼,仰头陷入了遐思之中。也真是巧了,要给儿子打电话,儿子先打了过来,难道至爱的亲人之间真的有心理感应一说?人都说,孩子走得再远,也走不出父母的目光,同样,离家在外的儿子,想家也是很自然的事。亲人之间彼此牵挂,那是浓浓的亲情,那是幸福之源。而人与人之间若能彼此牵挂,那孤寂无奈的岁月就会多了幸福的满足以至最终成为一道绝美的风景啊!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