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枫出书文章(散文集)

版主: 清风云想衣裳宁静致远

回复
丁枫
帖子: 441
注册时间: 周一 3月 09, 2009 4:36 pm

丁枫出书文章(散文集)

帖子 丁枫 »

第四篇:知足就是幸福
那段灰暗的日子,那种过往的曾经,终于在时光的长河里远去了。
决然转身的背后,心情也于起起落落中,恢复到平静而坦然。生活的现实与平淡,日子的困顿与清贫,都是我所必须微笑面对的。知足,才能常乐。想来这世间,也只有知足的人,才会得到满心的幸福。
14日的敬老院之行,已成为了记忆,但那天那对残疾老夫妻的开怀,却清晰地印在了我的心灵深处。
那天,在我们给敬老院的新房子打扫卫生时,起初我并没有注意到他俩。但当我将第一套四居室的地板最后拖了一次后,就看见他俩依偎着站在窗外。我立在走廊上,与他俩攀谈起来。
老人家,来敬老院多久了?
六年了。
住得习惯吗?生活好吗?
好。
他言语简短。而他身边的她,只静静地看着,淡淡地笑着。
听到我与俩老人说话,正在走廊上抹栏杆的敬老院李主任忙接过话头,“他俩属公家出钱养的五保老人,男的是跛子,女的是哑巴,他们没有儿女,但来敬老院的六年,房子可是越住越好,走廊尽头的那间新房子,就是分给他俩的。”
我重新打量起这对老夫妻来。
他俩有些矮。他头上戴着一顶灰色的毛线帽,帽尖高高耸起,在重了的几件衣服外面,那件蓝色的棉背心,质地要好一些,也该保暖一点。而她戴着一顶厚实的黑色绒帽,长发从帽子下一直披到了胸前,上身穿着一件枣红的马夹,里面是玫瑰红的毛衣,袖子却是黑色的。
他俩的穿着,和他们的日子一样,是再简单不过了的。
“能吃得饱,穿得暖,还即将住上铺了瓷砖的光亮洁白的配有卫生间和厨房的新房子,他俩这些日可高兴了,每天都要过来转一圈,他俩那间新房子的卫生,俩人已经打扫好几天了。”听李主任如是说,我才明白为何尽头的那间房卫生要好搞许多。
“自己还能做,就帮忙搞一下,能住这么好的房子,还有这么好的条件,可是一辈子也意想不到的呀!”他朴实的话语里,洋溢的全是幸福的满足。
她虽不能言语,但那脸上的笑,和与他的紧紧相依,就知她的幸福有多深。
我们搞完一楼的卫生时,厨房里包饺子的同伴,已是包了好几蒸笼了。
饺子蒸熟了,汤还未开,老人们就已拿好自己的碗,或坐在桌子边等,或站在打饭的窗口望着。正好还得等一会儿,不如将老人们都唤出来,我们一起来张合影。
和老人们说起后,他们也很高兴照相。于是,将老人们搀扶到户外,再帮着整好队形。别看他行动不太灵便,可听说要照相,只见他牵着她,动作迅速地一屁股就坐在了前排的草地上。站在前头看队形时,我直唤同伴给俩夫妻来个特写。只因他俩沟壑纵横的笑脸,已然靓丽成冬日灿烂的暖阳。
谁又能说,没有儿女,住在敬老院的他俩,就没有幸福可言呢?我呆看着相依相伴的他俩,一瞬间,竟有点儿羡慕那份简单的幸福来。而在吃饺子时,从自己碗里找到的,就那么几块猪血,他也是直往她碗里送。见我们几人看着他俩,他动情地笑说,“我很疼她的。”饺子的热气,轻飘在他俩身旁,缠绵的背后,是那份真切的关爱在闪亮。
他们那份简单的开心,真的有如那天的阳光,好惬意,好温暖。他们那种真实的幸福,让我感动,也让我沉思。与他们比起来,我所拥有的,已是够多的了,为何还老是不知足,总将自己陷入茫然困惑中呢?高尔基说,一个人需要的东西越少,他的幸福就越大。一切都明白,怎么就是做不到呢?生活是现实的,平淡的,柴米油盐、酸甜苦辣才是生活的真实。在懂了要善待自己时,就一定要弃去那无奈的思虑,只拥着心的平静,安然地与岁月同行。我知道,那一天那一刻的感动,将会永久地敲醒我时尔泛起的烦忧。
就像那天的敬老院之行,只因我们的一点点爱心,就让老人们有了过年般的喜庆,吃着那只有过年才能吃到的饺子,老人们心中的温暖,就那般开心地写在脸上。感受着老人们的喜悦,我们也是同样的开怀。
幸福,只是一种感受。而感受如何,皆在心态的淡定宁静。幸福,其实从来没有远离我们每一个人。当我们的双眼,被俗世的尘埃所蒙蔽;当我们的双耳,被三界的喧哗所充塞,幸福也就远远地躲到了你所忽略的旮旯里。那凡尘的种种纠葛,会让你在深深地痛过伤过后,终会懂得,原来一切皆是平常。
给予、付出,才是快乐的源头;知足,才是幸福的根本;平常心,才是人生的真谛。弃去贪念,爱心盈满的人生,才能收获最多的快乐与幸福。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