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民出书文章(诗歌散文合集)

版主: 清风云想衣裳宁静致远

回复
愚民
帖子: 207
注册时间: 周五 4月 17, 2009 5:36 am

愚民出书文章(诗歌散文合集)

帖子 愚民 »

第四篇:那一张大字报

(一)
那一年,我已经读三年级了。那天,校长到公社开会回来,我们还没有放学。看他那满头的大汗,我也知道他是急急地赶回来的,只怕又要有什么事儿了。
校长果然把老师们都叫到办公室去了。一会儿,老师们又都出来。我们的郑老师用那只只有一半的断铁锤敲响了二尺长的一节钢轨做成的钟。
于是,一只只正在玩泥巴和石子的手在裤子的补丁上磨蹭几下,一双双光脚丫噼噼啪啪就挤进了到处通风的教室。 郑老师拿着梽木树教鞭,沉沉地走进了教室。好久没理的几根发黄的胡子就象冬天岩壁上的草一样,今天显得特别的没有生气。开始发昏的眼睛往讲台上望了很久,教室里没有针掉落的声音,什么声音都没有。我睁大了小眼睛,看着老师放下了那根小教鞭,又慢慢地拿起来。 我的心松了一下,又紧了一下。我这两天可是没犯什么事儿呀。 郑老师皱了皱眉头,嘴唇动了动,发出了轻轻的声音:“同学们,今天舒校长到公社开会,上级要求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写一张大字报,你们对谁有意见就可对谁写大字报。不要交,写好了。贴在教室里的壁板就行了。” “可大字报是什么东西呢?” “就是你对谁有意见,就对谁写大字报。” “要是没有意见呢?” “大意见没有,小意见总会有吧。特别是对我的意见,一定要写出来。” “我们真的没有意见。” “哪里没有意见呢?比如我喜欢用这个教鞭打你们手板,还经常关你们晚学,等等。反正这是作业,每个人都要完成。放学。” 一阵稀哩哗啦之后,灰扑扑的光脚丫一张张翻出了教室。 我望着郑老师乱蓬蓬的后脑勺,看着他那心怕踩死蚂蚁的脚步,不知是为什么,就是不敢走到他的前面去,就只好一步一步跟在后面,看着那根梽木教鞭慢慢腾腾地走进了办公室。 学校下面的那棵李子树结满了李子,一颗颗圆圆的、绿绿的,泛着青光。我咽下一口口水,又望了一眼一排排把细长的身躯拉得老长老长的大叶柳,只听得那绿绿的叶子不时发出沙沙的声音。几个跑得快的已钻进了那棵成了仙的老柳树的树洞里,捉起了迷藏。这棵老柳树的树干七八个人手牵手才能围抱,有一根大横枝从溪的那边伸到了溪的这边,就象长叶的桥一样,有三十多米。被飞机碰断的树尖尖,发白的柳树叶子就象是一串串白蝴蝶,停在树顶上不时地扇动着翅膀。在离地十五六米的地方有一个大丫杈,老人们说的两个漂亮的女妖精就经常站在这儿梳头发。 学校的前面有条河,右边有条溪。有六分之一的同学从学校后面上山回家,有三分之一的同学沿溪回家,有二分之一的同学要过河。小溪大部分时间总是轻轻地哼着小曲儿,自由自在地映着夕阳,爬着螃蟹,游着小鱼。那河可就不同了。他总是要筛半江夕阳成白的、红的、金的,闪耀着人的眼;一弯一弯的青山,在绿莹莹的水里一长一缩,也晃荡着金色的光。渡船总是从玉带上移过去,又从金堆里移过来。 鸟儿已欢快地开始回家。 郑老师还没有出来。有个女同学从我的身边走过,唱出的“学习雷锋好榜样”居然让我吓了一跳。我望了望她的背影,红花衣肩上的那块蓝补丁竟然飘成了一面旗帜。黑黑的小手一挥一挥,很快就转过溪边的那棵杨梅树,不见了。
我默默地走着,不时捡起一块小石头,往河里、溪里一丢,看一圈圈的水慢慢地漫开去,或听“啪”的一声,水珠儿四面一溅。呆呆地上了渡船。几个先上了渡船的女同学,两三个一堆,在互相捉着虱子,掐死虱子时总要发出“啪啪”的声音。 “大字报?大字报。”我在心里已说了一路了。 郑老师终于出来了。 “今天郑老师不舒服。蔫稀稀的。” “舒校长没回来还好好的,只怕是挨了骂。” “他平时管我们管得太严了,这回要写大字报,他只怕是害怕了。” “反正他喜欢关我们晚学,挨批评了,我哈哈笑。” “这大字报你们写吗?” “我是冇会写。” “是作业呢?冇写要关晚学呢。” “把锚搬上来,郑老师来了。” 郑老师走上船,拿起篙竹: “昌竹,你一直不做声,在想什么时候呢?” “我,我在想大字报。”
“哦。好!这是作业,要好好写啊。” 趴在山顶上的太阳把河的那一半映得通红。船轻轻地离了岸,向那一片红色慢慢地靠了过去。

(二)
一路想着大字报,默默地回到了家。
我家有个乡亲们都没有的、很漂亮的龙潭箩箩,这是我爸请龙潭的同学从两百里外的龙潭买回来的。它是用竹篾做的,篾细而光滑,上下圆而小,中间略鼓,曲线优美,造型可爱。用来盛饭、装东西,通风透气,干爽方便。
我在大凳子上架一个小凳子,取下这个龙潭箩箩,装一碗红薯饭,在坛子里掏出两块酸萝卜,把饭吃完。
吃完饭,就到离家大半里的小溪里挑回半担水,洗好红薯,再把它切成一厘米大小的块块,再从米缸子舀二两米,把红薯块块和米一起放进锅里,渗上水,就生火做饭。
这时,我总是让我大弟帮着烧火,我就到处看看,家里还有没有现成的菜可煮。
那时候,我们乡下的灶全是那种弯弯的架三个锅子的烧柴的三眼灶。
我家的柴都是我和大弟从外面捡回来的,全是别人不要的细细的毛毛柴,烧火就要不停地一把一把地往灶眼里塞柴。因为大弟塞得太快了,一把刚烧着的松毛柴从灶眼里退了出来,一条火舌直冲上去,把盖灶屋的芭茅差点点燃了。我急忙拖到一把扫帚,把灶眼盖住,火是没往上冲了,一会儿,扫帚却燃了起来,一把崭新的高粱毛毛扫帚就这么被烧成了光杵杵。
危险过去了。家里没有现成的菜了,我只好把饭榨了米汤,再烧两把火,等闻到饭的香味了,就不再烧柴。把灶堂里的火往两边拨开,就可以等着吃饭了。
没有菜,我就想起了上两个星期就在地场坪下面砍了一节南瓜藤,那里可能还有。于是,我就操起菜刀,在地场坪坎底下找了半天,终于发现了一节南瓜藤,上面的已全干了,只有从蔸蔸上算起,还有一尺多点是湿的,管它好不好,一刀就砍了回来。剥了皮,再切成一节一节的,放在锅子一炒,就算是弄好了菜。
这一天,我们一家四人边吃边吐渣子,二弟还被南瓜藤把嘴巴刺出了血。妹妹还只有两岁,就只有吃光饭算了。
(三)
这个煤油灯是罐头瓶子做的。
这个罐头瓶子是我从外公家拿回来的。那时候,很多人家没吃过罐头,要个罐头瓶子很为难。但我外公家却有不少,因为我的两个姨父经常买罐头来。我没有外婆,外婆在人妈一岁多点就去逝了,我妈是吃她奶奶的奶长在的。我妈的奶奶我就叫太太。我太太是个特别慈祥的老人,我要去了,她总要弄个好菜,晚上睡觉前还要在我的嘴里塞一块冰糖,让我甜丝丝的入眠。
于是,我们村子谁家要个罐头瓶子做煤油灯,总是要跟我家说一声:到你屋找个罐头瓶子啰。
于是,要是家里没有了,来要的人又是村子里关系好的人家或者是不能得罪的人家,妈妈就会派我到太太家出趟差。这时候,我就会特别的高兴,因为多半是要瓶子时,太太就给罐头,说是吃了它就有瓶子了。有时,要是罐头多,太太还要送几瓶让我带回来给弟弟妹妹吃。而且要在外公家住一晚,又有好菜和冰糖吃。
当然,这鬼罐头瓶子也有讨嫌的时候。有一回,村子里的三妹妹在放学时给我说要个罐头瓶子,因为前天她们家的煤油灯打烂了。可她家和我家有意见,我妈跟她妈不讲话。
我回到家里,到处一看,没有空的了,但有瓶没吃的罐头。于是我就把罐头分给弟弟妹妹吃了,然后把瓶子藏在破衣襟里,送给了三妹妹。
妈妈收工回来就发现我们吃罐头了,可她并没有责备我们。可是,吃完晚饭后,她就找我要罐头瓶子了。没有办法,我就只好撤谎。说打烂了。妈叹了口气,就不做声了。
可是,后来有一天妈到队上记工分,发现三妹妹家的罐头瓶子灯就是用我家的瓶子做的。
回来后,把我从梦里叫了起来,狠狠地把我骂了一顿。这次,我妈没打我。
我望着这个罐头瓶子里豆大的灯光,呆呆的,不知怎样写这个大字报。
“不写?这又是作业,我可是从来没欠过作业的。”
“写?对老师有意见。我哪能对老师有意见呢?”唉!……还是写吧。不要欠了老师的作业。
学校下面有个铁匠铺。那天中午,铁匠们正忙着装一张卧耙,炉子里的火红彤彤的,一块块烧红的耙齿从炉子里夹出来,放在铁墩子上叮噹叮噹的一阵锤子,红红的火星子随着叮噹声飞射出来,特别好看。
我就在炉子边上呆呆地看了一个中午,居然把从家里拿来当中饭的那条生苕忘记了。也忘记了下午上课的铃声。一直等他们把那张耙装好了,那美丽的火星子不射的时候,我才想起要去上课。在我往教室跑的时候,肚子叽哩咕噜叫开了。等我去芭茅蔸垴里找红苕时,苕又不知被谁先呷光了。
我气喘嘘嘘跑进教室的时候,郑老师(我们语文、数学都是郑老师教)已上了大半节课了。那时不要喊报告,偷偷蹓上座位,就看到黑板顶上有一道大括号套中括号、中括号套小括号的有20多个数字的算式题。完了,这道题什么时候才能做好呀。这肯定就是我的晚学作业了。
郑老师转过身来就发现了我。他什么也没说。继续上课。只是小梽木树教鞭敲得更响了些。
放学时,郑老师要我留下来,做完那道题再回去。
那道也实在太难了。我硬是弄了一个多小时才做好。交给郑老师时,天已经麻麻黑了。肚子饿痛了几次,现在倒不痛了。就是眼睛发黑,浑身一点儿力气都没有了。
当我看到妈妈提着罐头瓶子灯来接我的时候,我就立即大哭了起来。这样,我妈妈就不会打我了。尽管我妈没打我,但我还是把这个事记在心里了。
但这个总不应该怪老师呀。
这不能写进大字报。
那天中午,我和一个同学打包,他输了,就来抢我的包,我不肯给,就打起来了。郑老师就把我们叫到办公室,一人打了五下手板,尽管打得不重,但总有点辣辣的痛。还罚我们站了半个多小时。
这事可以说有意见,可也不能怪郑老师呀。
也不能写进大字报。
怎么办呢?这么个作业。
唉,妈妈都睡着了。我还是随便写写算了吧。
好!就这么写。简单些:
我的大字报
尊敬的郑老师:
你管我们管得太认真了。我们要是有缺点你总是要指出来,还要关我们晚学,我对你有意见。特别是还要罚我们扫屋。
  此致
敬礼!
您的学生:张昌竹
一九七五年九月四日
第二天,我几乎是一路小跑,一上渡船就拿起篙竹把船撑了出去。急急地向对岸撑去。
船刚靠岸,我连锚都没下,就急急忙忙向教室奔去。
幸好,教室里一个人也没有。我从我舅舅给我的黄书包里掏出作业本,小心翼翼地撕下写有大字报的半页课本纸,再从口袋里掏出两粒饭粒子,把大字报端端正正地贴在黑板左边的壁板上。
贴好后,我又仔细地看了一遍,然后满意地坐到座位上。
心里美美的:哈!我是第一个交了大字报的。
噹—噹—噹—
终于上课了。郑老师轻轻地走进了教室,趁我们背毛主席语录《为人民服务》(这是郑老师指定的二十多篇毛主席语录中的一篇)的时候,到黑板两边看了看,发现就只有我的大字报。叹了口气,回到讲台上,轻轻地说:
“昨天的作业就只有张昌竹完成了。他提的意见很对。”
说完,又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郑老师啊!我一直到读大学的时候才明白你后面叹气的意思。
伤心啊!我尊敬的郑老师。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