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疚(厚德载物 )

版主: 清风云想衣裳宁静致远

回复
厚德载物
帖子: 134
注册时间: 周五 2月 24, 2012 11:36 pm

内疚(厚德载物 )

帖子 厚德载物 »



内疚

文章:厚德载物













听到丁占祥先生病故的消息。我很难过,也很内疚。
老人家是山东人。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解放军解放海南岛的时候,他是连队指导员。在大部队登岛作战之前。受命率领突击队提前登岛为大部队登岛做准备。结果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受守岛敌人的阻击和海浪的影响。队伍被冲散了。唯有他所率领的一船人经过英勇顽强的战斗,登上了岛屿。成为后来大部队登岛作战时重要的接应力量。为胜利解放海南岛立了大功。战役胜利后,他和他的战友们均被授予渡海作战英雄的称号。他的事迹用真实姓名的方式列入了中央电视台编播的《解放海南岛》电视剧。
新中国成立后,老人家担任过营长、团长、团政委、师付政委、株州市委常委、湘潭钢铁厂党委书记、水电八局党委书记。我认识他的时候,他的职务是湖南省人民防空办公室党组书记兼主任。
我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看到他家客厅里的正面墙上,挂着一幅字。上书“公生明,廉生威”。这句名言,我倒不陌生。但是,公开的挂在自己家里的客厅墙上,我是第一次看见,也是唯一的一次。这句名言表明了老人家为人处世的原则。
在之后,同老人家工作接触中,确实感到,他是很廉洁、很公正、很努力的。1988年前后,物质生活还比较艰苦。接待上级领导和机关来检查工作,通常都是把吃好、住好、玩好作为重要方面。但是,老人家到我们这里来检查工作的时候,一再强调,只是有地方住,有饭吃就行。为了省钱,我们就有在职工家里包水饺接待他的经历。安排去歌厅、舞厅的事情,连一次也没有过。他自己坐的小车也是那种连空调都没有的微型车。外出办事的工作之余,也就是和随从们一起打打双百分扑克消遣,从不给接待单位找麻烦。
老人家的革命化,严格要求自己,在我们这个部门,当时是出了名的好。
我对老人家的敬重。还不只是他那光荣的革命历史和自我严格要求。他对我有知遇之恩!
我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晚期进入这个部门工作的。之前,从军队转业安排在城建局担任党委书记。那样的转业安排,我自然是非常满意的。决心好好地工作,决不辜负组织上的期望。
让我没有想到的是,会在上班只有半年多一点的时候,就被人莫名其妙地以工作需要为由挤兑到后来这个单位。而且,职务是付主任。在4000来人的单位当党委书记和在16个人的单位当付主任,感觉自然是不一样的。我的心里确实不痛快。但也没有多说。在当时的情况下。多说也没有用,而且有害。
那一年,我41岁。新的单位只有16个人。一年的经费总量不到10万元。领导倒有4个,都是付主任。都是转业干部。单位归口在建委的名下。建委一位负责人在向新来的市级领导介绍单位情况时,把建委下属的大大小小20多个单位都讲了一遍,最后才忽然想起,还有一个人防办!可见当时人防办的地位之低!其实,也难怪,当时的人民防空工作正处在为战备而“深挖洞”的高潮已经过去。新的办法尚在探索中的低潮时期。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很难过,很纠结。但我还是想做点事。我毕竟还年轻。且在一般人心目中,我还是个从部队转业回来的“官”。我不能混日子。
我就是在这个情况下遇到了丁占祥先生。
在不太长的时间内,他为我办了两件事情。
第一,他派省人防办公室的一名付主任,持单位公函两次到市委组织部衔接,推荐我担任市人防办公室的主任兼党组书记。其理由,除了人防办公室应该有一个主要负责人之外。认为由我担任最为适宜。而且讲了,如果市里不能安排,他们会考虑将我调到省人防办里去安排。我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任人防办公室的主任兼党组书记的。且在这个岗位上连续干了13年。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在我接到市委的任命文件之前,我还真没有单独的就我个人的职务调整问题找过丁老先生。更谈不上有其他的任何表示。老人家对我的关照纯粹是出于工作上的考虑。
第二,他支持我们单位上了一个大项目。
那是1989年10月的一天,我拿着一份申请项目的文件走进省城丁主任的办公室。他拿在手里认真看了10来分钟后,当即在文件签字:“国拨投资安排230万元给予支持。”签字之后,叫来工程处长拿去盖章备案。工程处长看到他的签字后说:“是不是不要写国拨投资的具体数字?全省的项目工程费全年都只有300多万,一下给他们230万是不是多了点?”
“你先拿去办吧!”丁主任说:“他们那里结合新火车站建设建这个项目,时机把握得很好。但是,他们现在很困难。如果我们省里的批复不写得硬一点,明确一点,他们很难争取到地方政府的支持!”
这样设身处地的想法让我听得心里暖洋洋的!
那个时候,国家人防投资的基本原则是,有项目才给钱,没有项目不给钱。毫不起眼的人防办公室能够争取到200多万国拨投资用于当地基础建设,当然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当我将这个批复带回来送给市政府领导一看,大受感动。立即做出安排。将项目纳入新火车站总体建设规划;安排配套资金180万;项目所需要的土地采用划拨方式。
这个项目就是1996年建成并投入了使用的新火车站人防工程。总建筑面积9800平方米;完成总投资2500万元。是当时湖南省最大的单建式平战结合两用人防工程。战时为物质储备库,平时为地下商场。
项目启动和建设期间,人防工作处在非常困难的时期。单位帐上的自有资金几乎为零。连安排上级来人接待都感到非常吃力。如果没有丁主任老人家那样实心实意的支持。做成这件大事,完全是不可能的。
项目的建成给单位和个人带来的变化也是多方面的。1995年和2000年,单位和个人连续两次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先进个人。
在我退休之后,每当看到或者想起当年的历史情节,我都会不由自主的联想到丁主任那可敬可爱的音容。老人家确实有恩于我。有恩于我们这个单位和所承担的工作。
但是,想到老人家和他的故去,我很内疚。
事情发生工程建设方面。
1994年3月的一天。我从省人防办公室办完事情走出办公楼的时候,被丁主任的二公子拦住了。他说,他爸找我有点事情,要我去下。我当即就跟着去了。
那是一个不大的餐馆。酒和菜已经上了桌。丁主任就坐在那里等我。其时,老主任已经退休一年多了。
坐下之后,老主任说起了他的苦衷。他有两个儿子。这个老二本来有工作单位,只因效益不好。原本想调到机关的二级事业机构有个稳定的岗位就算了。但在办理调动的时候,挂靠在单位的建筑安装公司总经理找到他,说希望调他到他那里当业务经理。个人收入绝对比坐在办公室拿死工资强多了。孩子经不住引诱,也要求调到他那里。也就给办了。
想不到,现在的情况成了这样子的。孩子的工资收入全部靠业务提成。谈成一份合同。按成交额的比例计算工资和业务费用。拿不到合同,就拿不到钱。这不,你们那个项目不是要进行设备安装和装修了吗?他们看上了那个项目,要我的儿子来找你。把项目的安装和装修给他们公司做。让你为难了。
老人家讲得很实在。作为父亲,为儿子的事情出下面也可以理解。而且,项目的第一个签字拍板人就是他!只是,这件事情确实让我为难了。
事情过去只有两天。老人家的二公子抱着一大卷图纸和一份打印好了的合同走进了我的办公室。对我说,他们总经理说了,只要你们在合同上签个字,把预付款打过去。队伍马上可以进场施工。
我打开他抱过来的资料一看,心就缩紧了。如果我在那个合同上签了字,不仅项目弄不成,单位拖垮了,我也承担不起责任。
那些资料的炮制者,目的只有一个,钱。在地下商场里建小桥流水、喷水池!那不是胡闹吗!?且造价昂贵!稍微懂点工程建设常识的人都不会出那样锼主意!美其名曰是“交钥匙”工程。但工程总造价是个天文数字!比设计预算高出了好几倍!
除了那些纸上的东西,泡制者的形象实在让我不敢把笔拿起来。这个名字起得很大,吹得很响的公司,实际上就是一个挂在省级部门名下的皮包公司!空壳公司!公司的一切,都装在总经理那个大大的黑皮包内。没有自己的施工队伍和技术人员,没有自有资金,连间固定的办公室都没有。
作为施工方,本应对施工质量和时间承担责任的乙方,他们办事的程序倒是非常简单。拿到同甲方签订的合同和预付款之后,首先扣除比例不小的“管理费”,而后,把项目转包出去。或者临时组织一些人进场应付。我们这样一个造价1000多万,施工内容涉及到水、电、空调、消防安装和室内环境,经营设备建造的大项目怎么可以交给那么一个毫无把握的皮包公司去胡弄呢?
我不能签字。但是,考虑到也不能让老领导太难堪。于是,以资金紧张,一时付不出预付款为由,答应先让他们做一些小项目试试。
即便是小项目,也马上出了问题。实际的施工队伍就是在项目附近找的。我们的施工管理人员都认识。施工质量达不到要求,返工了几次还是不行。找到最后,人家干脆不来了。说委托方本来就没有给钱。其实,我们的工程预付款已经给了。只是被对方扣为自己的管理费了。
如此的扯皮,闹了几起。我们再也不敢将施工项目委托给老人家二儿子所在的皮包公司去干了。
老人家希望我帮他办的事情自然也就黄了。
老人家对于我们同皮包公司打交道遇到的种种麻烦事,开始不信,或者不完全信。他总认为,毕竟是自己单位所属的施工企业。应该不至于那样不负责任!但是,后来信了。因为那个皮包公司闹出的问题实在太多了。远不止我们这里的几个小项目。还有其他地市的中项目、大项目。名声实在太臭,反映太差。这种公司,说透了。就是借助单位企业的名声,打着领导的旗号,利用领导的威信和影响,变着法子,为个人捞钱。
老领导是明白人。在他完全明白事情的原委之后,再也没有同我提起过那件事情。而是设法将他的儿子调离了那个公司。
老领导并没有责怪我。只是,我确实很内疚。我没有帮他办成他个人唯一的一次希望我帮忙的事情。虽然,这件事,我确实不能办!如果办了,其出现的恶果,也许会让老领导更难过!
帮忙,除了该不该帮这个因素之外,也有一个能不能帮的问题。往错误的地方用力,后果会适得其反。
作者qq491197453
2016年9月3日


编辑/叶的奉献


欢迎光临文学風家园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