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诗歌背后的群体(残文)

版主: 清风云想衣裳宁静致远

回复
燕语千千
帖子: 80
注册时间: 周四 8月 11, 2016 4:06 pm

RE:寻找诗歌背后的群体(残文)

帖子 燕语千千 »

因过于沉溺于个人情绪的书写,让作品失去对集体经验的追问能力,从而缺失一种共性和普遍性,让诗歌本该拥有的厚度越来越单薄和瘦弱。领教了!祝好!
凝之·梦
帖子: 1046
注册时间: 周日 10月 21, 2012 1:36 pm

RE:寻找诗歌背后的群体(残文)

帖子 凝之·梦 »

残文老师的这篇文章让人很受触动,是啊,若无大爱,何来永远?如同我们人,没有大爱精神,没有群体精神,便失去了一种凝聚的力量,便缺失了一种灵魂所在。人如此,诗亦然。
没想到残文老师的诗歌写的好,见解也这么精辟,令人敬佩啊!
残文
帖子: 640
注册时间: 周二 10月 04, 2016 7:36 am

RE:寻找诗歌背后的群体(残文)

帖子 残文 »

Quote引用凝之·梦发表的“残文老师的这篇文章让人很受触动,是啊,若无大爱..”

凝之大妹夸奖了,只是人云亦云而已。遥祝冬暖!
残文
帖子: 640
注册时间: 周二 10月 04, 2016 7:36 am

寻找诗歌背后的群体(残文)

帖子 残文 »



寻找诗歌背后的群体 〔孙青瑜〕
作者∶残文//编辑∶叶的奉献 

近些年不断有文友赠诗集给我,一篇篇细读下去,恍惚间发现竟有千篇一律之感。诗中表现的不是小情小爱,便是自怜自爱,个人情感的背后看不到集体经验,小情背后没有大情,个人背后缺失群体。当然,写个人情感不是不可以,因为情感主题一直是中国诗学的主要母体,如“多情自古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是在书写失恋中的个人情感,但它却不是个人的,因为它背后站着的是一个失恋群体。套用老子的话说,“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人。窈兮冥兮其中有道。”每一个惨遭失恋的人,几乎都可以套用过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不满。但是再看手头的赠书,却因过于沉溺于个人情绪的书写,让作品失去对集体经验的追问能力,从而缺失一种共性和普遍性,让诗歌本该拥有的厚度越来越单薄和瘦弱。
  清代画家在《补遗画跋》中曾说过:“诗意须极缥缈,有一唱三叹之音,方能感!然则,不能感人之音非诗也。”逸、神、妙、能四品的基本审美标准是不变的。我一直觉得好的诗歌应该以情牵理,或以理牵情,也就是说情理兼容才算是上乘佳作。虽然在中国文学史上情本论和理本论互争多年,议论不休,也没弄明白诗到底是言情还是道理。不管是情本论,还是理本论,情理不是绝对对立的,绝不是顾情弃理,也非讲理不说情,因为情盛可生理,理盛依然可以生情,情理互生,情理共存,诗才会有它应有的厚度和味道。这种情理的互动和共存性,在前人留下的经典中比比皆是。苏轼比谁都讲究情理兼容,写下了千古咏叹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它之所以能经得住千年咏叹,就因有大理深灌于情中。再如那首“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之所以能传唱千年,自然也是有大情灌注在哲理之中。由此可见作为情本论主倡者之一的苏轼,都没有偏此弃彼。
  人的情感无外乎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如果艺术家的审美目光过于向内,你的情、他的情、我的情跳动在几种单调的原情间,很容易造成抒情的“千篇一律”。这种千篇一律与共性、广度无关,而是现代诗人过于沉溺于向内看所导致的表现力的枯萎。
  《中庸》说:“合外内之道”,意思是说要通过内在去通达和把握外在的天地之境界。“境界”是“象外之象”理论的另一种说法,指一种空间感。这种空间不只是平常所说的“高境界”之高度,它还指广度和深度,高度、广度和深度三者相合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空间。向内看本不是错误,从艺术的生发过程来看,“内”应是诗人创作的原动力。可是,如果将境界一味囿于诗人自家心间那一点拳头大的空间里,艺术的生命力在哪里?艺术的目的在于传达,而非自赏。在艺术传达中,艺术的生命力是由艺术作品与读者间的情感共鸣、认识共鸣、体道共鸣等等而喷发出来的,而共鸣产生的基础,则是创作主体对集体经验的追问自觉。正如儒家有言,“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凶”。而我所读到的这些诗集,莫说是与天、地相合,连中间的众生都没有想过,一篇篇沉迷于“小我”的个人情感中。这种过于“小我”的艺术眼界,看似有人,其实是没人的。而好的诗歌看似无人,却是大有“人”在的,比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两句诗看似无人,却写出了一种“达则兼济天下”的情怀,这种情怀的背后站着一个群体——具有“达济天下”情怀的仁人志士。再比如“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看似是在写“小我”,可诗句传达出的那种“不屈权势的清高和骨气”,却表达出中国知识分子的气节;再如“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看似无人,作者却通过比兴手法,写出了一个又一个从鼎盛到没落的家族命运……意境说的主倡者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中提到两个重要概念“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从“有我之境”到“无我之境”其实就是从艺术的生发到艺术营造的自觉提炼过程,从个体体认向纯粹认识的理性转化过程。只有具备了这种自觉意识,方可达到大画家石涛所云的境界:“天地氤氲秀结,四时朝暮垂堪留百代之奇。”




http://bbs.sdinfo.net/data/attachment/f ... yyqfrm.swf



欢迎光临文学風网站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