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真是创意无限!只是可怜了清风大姐咳嗽不停,肿得像面包的双手不停敲击键盘,无论正儿八经的提问还是茶余饭后的饱嗝一律笑脸相向,热情回应。也就是那么几个人,纸媒网媒运用得炉火纯青,赶上文化改革的大潮,做一些靠拢主流意识的动作,名之曰网络采访的游戏。我不知道这是否文化改革的正剧,也不清楚深刻创意在哪里。脑袋里突然蹦出一个词:折腾!几十年的经验证明,在中国,折腾出生产力,折腾就是生产力。生产力是不可能遗漏文化文学的,那么文化文学也被折腾出了生产力。生产力的无限解放,先是成了第二大经济强国,接踵而至就成了文化强国。正好珍妮写了一篇电影观后感,似乎那里面丝毫不见文学艺术生产力的影子,只有好人杨善洲形单影只的艰难卓绝着。据说这种影视作品有两个很冷清,一是创作出的作品很冷清,二是票房很冷清,两大冷清加起来,自然就双声叠韵起来,颇似易安居士写“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情形。这也难怪,大凡毛泽东时代树立起来的好人形象,无疑另外的都被嘲笑和扼杀了。焦裕禄如此,张思德如此,白求恩如此,雷锋、刘英俊、王杰、孔繁森、杨水才,加上这个杨善洲也都如此。好人已乘黄鹤去,此时到处拆迁楼。这就是“先进文化”的无穷魅力和巨大威力。清风大姐将文学风定位草根文学网站,偏是这些草根们春种秋收艰辛劳作才勉强维持着人口大国艰难生存着。草根们不甘心文化文学资源被权贵精英垄断,从博大精深的汉文化精神里努力吸取养料,不断创作出一些在精英们看来是下里巴人的文字作品。好了,我们网站抬头就是文化创意论坛文学风网站。原来我们自己就一直在进行文化创意这一居功至伟的工作啊!我呢,一开始没觉得什么,后来就惶恐,这一回却是彻底“惊诧莫名”了。原来我们网站之所以艰难生存下来,完全是文化创意论坛温暖阳光照耀着的原因。但这也不对,网站有六年的历史,文化创意论坛才组建不久,先生弟弟后生哥?不是这样的。那为什么呢?原来文化创意论坛姓官,文学风复姓草根,官是治理草根的,这天经地义啊!难怪宋江盼招安,招安了就能治国齐家平天下了啊。想想也是这理儿,但我总觉得芒刺在背不得安宁。我是不想沾了精英们文学光辉的。但一想到清风大姐为了准备这次采访忍受疾病废寝忘食的样子,口就噤声,只好默默。
原来是这样的文化创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