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生命的律动(刘子华)审核:清风

版主: 清风云想衣裳宁静致远

云想衣裳
帖子: 5724
注册时间: 周日 10月 25, 2009 9:06 am

RE:聆听生命的律动(刘子华)审核:清风

帖子 云想衣裳 »

我是拿到书以后,才仔细看这篇文章的——大家出手,不同凡响,的确如此!衣裳学习了!
洞庭水怪
帖子: 31
注册时间: 周六 5月 15, 2010 11:36 pm

聆听生命的律动(刘子华)审核:清风

帖子 洞庭水怪 »

聆听生命的律动
——文学风结集出书《听荷》序
文:刘子华 编:梁长伶








作为土生土长的洞庭湖人,对荷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在我看来,无论是欣赏荷杆、荷叶还是荷花,都是要用眼看的。当文学风网站创办人梁长伶老师找到我,要我为文学风网站第三本集子《听荷》作序时,心里充满了疑惑:荷,能听吗?
当我拜读完入选这本集子的所有文章时,蓦然领悟:听荷只是倾听生命之花开放的一个形象比喻。一般人看荷,只能观其外表,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就可以了;听荷,则需要用感情,用心灵,甚至毕生去理会。听比看境界要高得多。我们可以听荷杆像鱼儿一样,哧溜溜钻出污泥、冒出水面的声音;可以听荷叶生长,荷花开放的声音;可以听饱满的莲蓬在风中低头吟唱的声音;还可以听荷花凋零,荷叶枯萎,荷杆折断的声音。当然,还可听雨打荷叶的声音。窃以为,无论哪种声音,都有一种别样的生命韵律。这本集子取名《听荷》,可谓匠心独运,禅意慧心。
散文讲究形散而神不散,这个“神”就是文章表现出来的内核和灵魂。人们赏荷也是一样,有人喜欢碧绿的荷叶,有人喜欢姿态各异的荷花,而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人们倾慕荷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
集子中有的散文给我的印象仿佛碧绿的荷叶,质朴而充满旺盛的生命活力。岳阳周的两篇散文都是写人的,一篇是写活人。《她用挚爱,给湖湘文化带来“一缕清风” 》,写的是文学风网站创建者梁长伶。梁长伶创建网站的艰辛以及她无怨无悔的付出,让人肃然起敬,并产生对生命的敬畏。另一篇是写死人,《故里奔丧,一路悲怆》,一与他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房兄,因病没有及时医治而逝世。作者通过对房兄生活状况的追忆,以及对丧事的记述,让人唏嘘不已:“生命如蝼蚁,生息一瞬间。”我认为,岳阳周文中一活一死的记述,寓意深刻,让人浮想联翩。生死本是生命盛开的一种必然姿态,而这种姿态像荷一样,既有顽强抗争、含苞怒放的美丽时刻,也有无可奈何、凋零衰败的颓唐时候。好好活着,珍惜生命,积极向上,这是岳阳周给我们的温馨警示。
芹菜的两篇散文,给人的印象都很深刻。一篇是写《银手镯》,从外婆写到自己,再写到小女儿,三代人跟银手镯的故事,情绪饱满,行文流畅,充满人生哲理。华子的散文《男人的面子需要女人来呵护》,发自肺腑,读来让人沉思。晨峰0708的散文《八月十四傍海观月》,情感质朴,充满人生思辨。上善之父的散文《忆母校》,朴实无华,却感情真挚,打动人心。沙南在《幸福故乡行》中,以跳跃的笔触,诗意的描绘,向读者展示出了故乡那山、那水、那人、那情,让我们情不自禁地产生心理共鸣:“故乡是我一生的牵挂;故乡是我永远的向往。”
还有一类散文,仿佛姿态各异的荷花,娇艳而瑰丽。秋水无痕的散文文字华丽,充满梦幻色彩。看似形散,实则神不散。这种梦幻色彩极需学识修养作底气。《春月夜,蝶飞花舞》,写得韵味四溢,美轮美奂。《烟花三月》情景交融,字里行间,流淌着淡淡的忧伤。这种忧伤,能勾起读者对故乡的怀念,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而凝眸的散文同样具有梦幻色彩,只不过这种梦幻色彩是另一种状态。行文空灵,情感丰盈。笔尖小仙的散文朴实无华,读来却让人心动。在《草根童年》中,作者以细腻的情感,真实地向读者描述出了外甥女小雅的生存状态,让人们更加关注留守儿童,唤起读者心中更多的关爱。小雅的形象无异于一支令箭荷花,让人怜爱。
关于现代诗的评价,标准不一。但大致不会离“声韵美,意象美,结构美”太远。这个集子里的现代诗,字里行间,飘逸着荷的清香。冰云的现代诗歌显示出了不凡的实力,突出了意象和结构之美。她在《乌江之别》中写道:“谁在淡青色的乌江边/让呢喃/走来走去/为谁而炫的一颗心/纠缠着思念/记得那/窗前的花儿开放/却浸染着忧伤/让泪水打湿了花帘”。在另一首诗《回梦屈江》中,她将这种意象和结构之美表现得更好,让人回味再三。“河底的星宿和天空的神马/在霜镜里翻飞/尘世的飘渺/让我忆起屈子/决然的投入那一刻/是否留下一世的迷茫/我不敢迎合/我怕/下一个端午/有河草陪我/在某个河底一起忧伤”。冯柳的现代诗《荷花赋》读来让人眼睛一亮:“露,滴落花蕊/是蜻蜓碰落的疼/背负蓝天的蓝,莲/将整个湖聚焦/成为一个亮点/透过你的眸子/我看到唐朝柳/柳在堤上/轻轻摇动/你是它心中的明月”
古体诗词的写作是很见功力的。我欣喜地读到了很多佳作。这些佳作,除了意象美和结构美外,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声韵美。巫资华的《五绝感秋》充满禅意,反复咀嚼,意味深长。“风转菊花开,霜丝拂镜台。流光何冉冉,壶底问如来。”另外,岁月有痕的七绝:“桃花灼灼一时新,化作春风笑古尘。试问繁华谁识晓?暗香付与恋花人。” 荆棘鸟的《荷 韵》:“西子争妍醉舞来,朝阳水影晓风裁。平湖秀丽萌佳蕾,点翠含芳次递开。” 等等等等,都是古体诗词中的优秀之作。
高尔基说,文学即人学。文学风网站的朋友们,利用多种文学体裁,饱含深情地诠释着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状态,可圈可点。
荷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自古以来就为人们效仿和推崇。然而,当今社会,物欲横流,纸醉金迷,浮躁虚荣,又有多少人真正能像荷一样高洁呢?让我们静下心来,反思人生,以文学的名义,听荷吧!
听荷,是一种崇高的人生境界;听荷,无异于聆听生命的律动!

(作者系岳阳市文联党组副书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http://www.swfcabin.com/swf-files/1285801066.swf


文学风家园欢迎您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