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3 / 3

浅谈创造公平和正义的发展空间(比烟花寂寞)

发表于 : 周二 3月 20, 2012 10:31 am
比烟花寂寞
 




 
 
浅谈创造公平和正义的发展空间

作者.比烟花寂寞/编辑.琴心


人们曾说商品经济是公平竞争。我的理解那是说商品经济与封建社会比较而言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经济,与封建社会的经济比较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封建社会只有帝王、贵族、官宦才能占有巨额的财富。而其他庶民是没有积聚财富的可能的。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为人们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权力,所以它与封建社会相比是非常公平的。它有力地推动了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所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行商品经济。我国经济获得前所未有的大发展,这是有目共瞩,任何人不可否认的事实。
发展商品经济,积累资本是必不可少的。不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有中国特色在社会主义社会,它们的都要在很短的时间里,急聚地积累巨额资本。
不可否认,国内国外都有一部分资本,是靠艰苦创业,正常经营,日积月累,在非常艰难的条件下,积累起来的,在我国一些儒商是他们的代表。我也接触或看到过这样十分生动的事例。但是,可能大多是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大企业可能有,不会太多。而大部分的资本积累则不是仅仅靠这种方式。中国有句名言:“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歪财不富!”古今中外的事实,都一再说明了这个道理。
下面请看各种社会的这部分歪财――资本是怎样积累的。
各资本主义国家,除了掠夺本国农民之外,主要靠贩卖奴隶和发动侵略战争以及掠夺殖民地资源,来实现资本积累。从鸦片战争开始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列强的历次侵华战争,从中国掠夺了大量赔款和财富。美国除9.11本土受到袭击之外,几次世界大战,都没有受到殃及,美国大发战争横财。日本就是靠甲午战争的我国赔款,实现工业化的。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借此才可以对本国人民提供了十分良好的生活条件,但是,他们采用最残忍最野蛮的方式,掠夺,屠杀,压榨其它殖民地国家的人民,从而实现了野蛮积累资本。这种掠夺至今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所以就总体而言,在国际范围内的商品经济,是毫无公平、正义可言的。
若要详细了解资本主义的资本积累过程,可以参阅<货币战争>一书。不过,这本书写得非常专业,金融界以外的读者阅读,可能有一定难度,不妨看我在新浪博客和文学风网站上发表的文章<货币战争>笔记(一)――(三十二)。
而我国的积累资本历来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根本不同,解放前的资本积累没有可能采取资本主义国家积累资本的方式,改革开放时期的资本积累更不可能采取他们的那种方式。我国是爱好和平的发展中国家,既不能发动侵略战争也不能贩卖奴隶来积累资本,更没有掠夺它国资源。建国以来的三次自卫战争,虽然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可是,都没有得到任何赔款和战利品(甚至有的还将缴获武器如数退还给敌方),而且都是勒紧裤带自己出资或购买他国武器,取得胜利的。
我国在改革开放时期私人的资本积累,完全是从国内解决的。改革开放前,大家谁也没有私人资本,几乎都是无产者。我国的大部分私有资本积累是将一部分国有的资产无偿地或以低价变为私有,用裁减工人,极低的补偿拆迁城市和农村的房屋,占用农民的土地,以极低的工资盘剥工人和农民工等等,也是十分不公正的手段来积累资本的。实行股份制一方面使一些人一夜变为巨额资本的占有者,积累了大量资本;另一方面大大地拉大了收入差距。此外,在改革开放初期,出卖木材、矿产等国内资源,也积累了相当的资本。虽然上述这种种一切,含有不得以而为之的成分,但是绝对不能说这是公平的、正义的。
有人可能反驳我的这种论断,他们会说,现在经济的迅速发展,是我们纳税人的功劳,资本越多,利润越多,纳税越多,对社会发展的贡献越大。没有我们发展经济,你们到哪里去干活,是我们养活了你们。
但是,事情并不尽然。我举出一位资本并不是很大的医药商人自己的话,来说明我的论点。改革开放以来,他经营医药,赚了不少钱,现在生活得不错,在著名的风景城市有一套越层楼房,有汽车,过着小康生活。我是他长辈的好朋友,我称赞他经营有方,生财有道。他说:“我对您说老实话吧!现在这几年还差一点了,前几年,我们的医药生意,简直就像强盗抢钱一样!”我听了非常惊讶地说:“啊!这是真的吗?”他诚恳地告诉我:“真的,就是这样。”他一语道破了多年来看病贵,医疗改革特别是医院的改革迟迟难以明显奏效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位医药商人的发家史,至少可以说是相当一部分我国资本积累的一个十分生动的缩影,事实就是这样。它再次证明了马克思早已阐明的真理。你的钱是从他人那是得来的,你的大楼是在他人失去房子在基楚上建立起来的。你开的大商店、大商场,是在他人的店铺倒闭的前提下发展起来的。
既然如此,为什么广大劳动群众接了商品经济呢?其中,有不得不接受的成分,也有寄希望于“将来实现走向共同富裕”许诺的成分。为此,劳动群众从使我国经济迅速走出困境(“文革”结束时我国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的大局出发,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忍受着种种痛苦,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矿工付出了鲜血和生命),才使我国的资本得以快速积累。因为广大劳动群众懂得,只有国家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才会有逐步改善的希望。也就是说人们懂得刘少奇同志,早在建国初期说过的:“剥削有功”的道理。人们懂得吃半饱,也比没有饭吃强。
一位山区代课教师在网上告诉我,多年来她每天只能吃两顿饭,忍饥挨饿,坚持教学。她曾对我哀叹:“这个社会怎么这样不公平啊!累一天,还填不饱肚子!”她的年收入仅仅等于现在一个企业高管年收入的1/8333.333之一!她在山区里苦熬着,期待着总有一天自己的生活会有所改善……一个外企的女工,一天要坚持连续干14、15个小时的体力劳动,一个月才能收入2000多元。我问她,你们为什么不坚持法定的8小时劳动时间?她告诉我,外国老板规定,干8小时,只给1000元左右的工钱,加班到14小时,才可以挣到多一倍的工资。女工们为了挣这2000元,不顾损伤自己身体,在工厂里卖命。外国资本家就是用这种手段来残酷地压榨着中国工人。至于,那个著名的台商企业富士康,连续发生多起工人跳楼事件,不用细说就可想而知。有的报导还替这家企业说话,说它管理怎样科学怎样正规。这会是真的吗?难道中国工人都是无缘无故地自愿跳楼自杀的吗?
除此之外,外国资本依然残酷地盘剥着中国经济,他们通过控制核心技术和控制品牌以及定价权等各种手段,从中国捞取大量利润。比如纺织、电器等对外加工行业,我国产出与国外同样优质的产品,却只能获得极其微簿加工费,而大量的高额利润则为外国资本家不劳而获。这些年来,人们并没有看到当年中国加入WTO时,国际上所许诺的那种美妙的公平交易!
中国广大劳动者依然承受着外国资本和本国资本的双重剥削。我们只有正视现实存在的种种剥削,才能逐步将剥削控制在劳动人民可以承受的程度,才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在这个问题上采取掩耳盗铃的态度是与事无补的。相反掩盖矛盾则更会激化矛盾。对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实事求是,不能因人定言。
有一个问题我想了好久,感觉十分奇怪。为什么建国初期严格执行八小时劳动制度的时候,刘少奇同志承认在私有企业里有剥削,而现在工人一天劳动14、15个小时,却不能承认这是剥削或者一再回避剥削呢?
此外,我国广大群众还受着国内垄断资本的盘剥。去年国企垄断行业,获得高额利润,而它们上缴国库的钱还不到其获利的5%。大部份利润被这些国企私自占有。如果这个数字是准确的话,国企这样发下去,会不会有改变国企性质的危险。我们可以换位思考,试想如果一个私有企业的经理,只将不到一年红利的5%,上缴给他的股东。这些股东如果还有头脑的话,不炒这个经理的鱿鱼,那才是天下奇闻了呢!国家应当提高国企上缴国库利润的比例,限制垄断企业内部过高的工资和福利,以便为国家积累财富,为全体人民谋福祉,尽到自己应当尽到的责任!
国企高管固然可以享受比较高的待遇,但是,也不能高得不着边际。有人对我说:“不给那些高管几千万元的年薪,他们会跑到国外去。”如果真是这样,那就让这些见钱眼开的人走好了。党和政府要着力培养德才并兼备的人材代替他们。还有人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说:“其实国企的高管,并不是像有些人所吹嘘的那样高不可测!国企多是垄断企业,无人竞争,又有国家的政策和雄厚的资金支持,还有享受着非常优厚待遇的全体员工的齐心努力,并不是离开那几个人,别人就搞不好的。”我倒是同意后面的意见。胡锦涛同志在90大庆讲到的:“广开贤路,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五德用人导向。”说的非常好。这就为教育和整顿干部队伍(包括国企高管)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根据。
近来我想,现在我们的党应当像党指挥枪那样,领导国有企业。而不能被这些垄断资本来影响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否则,我国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还与资本主义国家有什么区别。
由此看来,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收入差距拉大是必然的,不公平、不正义、是不可避免的。公平和正义的实现是要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的。正因为现实存在着不公平,不正义,而且这种现象越演越烈。所以人民日报从今年四月以来才连续发表评论:《心态培育—执政者的一道考题》、《执政者当以包容的心态对待异质思维》、《用公平正义消除弱势心态》、《希望拒绝一切非理性言行是不现实的》、《执政者要在喧嚣中倾听沉默的声音》。在这些文章里列举了“拼爹”等等不公平现象。“拼爹”是我国特有的带有封建色彩的腐蚀剂,它在就业、生活待遇、竞标等诸多领域里,严重地腐蚀着我国健康的机体。这些评论还着重提出管理者应当用规则与制度创造公平与正义的发展空间。这五篇文章发出了可喜的信号。大家奔走相告,争相阅读,人们企盼着一个广开言路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会真的到来。
在中国,将来乃至世界要实现公平和正义,那简直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历史性的伟大变革。我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就是要有这样一个敢于实现人所不为,人所不敢为的雄心壮志。
有这样一个奋斗目标是非常必要的。同时,我们也必须冷静地看到,在高速发展的商品经济的社会里,实现公平和正义的难度和阻力有多么大,还必须经过很长很长的历程。
现在,广大劳动群众的要求并不高。只是企盼着稍许公平一点,就比较满意了。无论富人怎样富有,只要是正当收入,劳动群众是不会更多地去理会他们的。群众只希望起码要让自己在生活上过得去,并不断地有所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这一届管理者就比他们的前任好多了,处理一些涉及人民生活的问题,比以前公平了一些。以前,野蛮拆迁非常普遍,而且拆迁补偿也很少,有的只给三分之一左右的补偿,甚至更少。有的居民住房被拆迁后,就再也买不起房子,成了无房户,到处借住。十六大以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拆迁补偿比过去优厚多了。重庆市的棚户区拆迁一平米房子,给被拆迁户一平米半新居,实现了零上访。北京西郊四季青镇一带拆迁一平米房子,不但给被拆迁户一平米新房,还补偿五千元现金。此外,近来有些工种的工人和教师的工资也有所提高,从而生活有所改善,群众自然比较满意。近来还从电视里看到,北京市将为无钱镶牙而用牙床咀嚼吃饭的老人,免费镶牙。这些都是在实现公平的道路上,前进了一步。事实一再说明,只要公平一点,老百姓就不会有更多的怨言,上访人员也会减少。就像人们常说的:“给一点阳光,就灿烂。” 关键是要党和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真正能做到执政为民。
然而,近年来有些地方拆迁又有新的“花样”,据<瞭望周刊>2010年42期刊载文:有的地方竟然先默许违章建筑,建成后又重锤拆迁,既坑害投资者(多是一些退休老人集资)又造成巨大浪费,而当地政府却可从中先后两次渔利!更有甚者,在国务院明令禁止行政拆迁之后,有些地方依然野蛮拆迁。甚至出现在拆迁中竟然把人活活压死的悲剧。对这些肇事者,应当地绳之以法,并公布于众。
而对大多数管理者来说,使他们认识到用规则与制度创造公平和正义的空间的紧迫性还是十分必要的。
管理者和资方也应当清醒地意识到,劳动群众的忍受也是有一定限度的,而不是毫无止境的。不可以无休止地毫无限制地盘剥和压榨劳动群众,任意侵害群众利益,更不允许采用无法无天的手段来欺压,甚至残害群众。
人们并没有企盼富人为慈善事业拿出多少捐款,只希望那些如同前面提到的那位承认自己财富来源的医药商人那样,饮水思源,积极自觉地支持管理者,切好蛋糕,提高第一次分配的比例,使广大劳动群众的收入逐步有所提高,使人们看到一点实现共同富裕的曙光。首先必须使最底层的人群生活有所保障,可以过上安定的生活,社会就会比较稳定。
只有社会稳定了,经济才能科学地可持续发展。只有在经济发展中,才可以进一步积累资本,才可以获取利润,才能使越来越多的人富裕起来。这就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否则,不利于社会的稳定,还谈得上什么资本积累、获取利润和经济发展。前几年一个钢铁企业发生的资方激起工人愤怒,其经理被打死的悲惨教训就说明了这个问题。资方不让工人过得去,为资方卖命的经理丢了性命,这位经理的几百万年薪可能再也没有拿到!这就是水可载舟,也可覆舟的道理。建国初期我党提出的劳资两利,城乡有兼顾的方针,现在看来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经过野蛮积累以后,他们虽然依旧残酷地侵略掠夺压榨他国人民,但是,对本国劳动群众却大大提高第一次分配的比例,有的竟达50%,使本国人民生活十分优越,创造了国内比较稳定的环境,甚至由此使这些国家的共产党不能发动革命。这个显而易见的道理还不说明问题吗?
近两年中央提出的切好蛋糕,可能遇到很大阻力,所以还没有让人们感受到明显的切蛋糕成果。
现在有人认为我国的蛋糕不够大,要等待蛋糕大了再切,以此为由阻碍切蛋糕。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了,还要蛋糕大到什么程度才能切?这正生动地表明资本无休止地贪婪的本性!
事实是蛋糕切得越早、越好,蛋糕才会长得越快、越大。切好蛋糕,才会调动广大劳动群众的积极性提高生产力,蛋糕才能很快地大起来。这是一个辩证统一的道理。那些眼光短浅惟利是图与中央唱反调的人,却看不到这一点!
资方(包括私商、官商、部分与之相关的官员),你们要获得更高的利润,你们要积累更多的资本,并且长期地获得下去吗?那么你们现在就应当先少获取一些利润,先少积累一些资本,先让利于民,让广大群众都能够享受到一点改革开放的胜利果实。这就是为富必须仁德而绝对不可以为富不仁的道理。
北欧一些国家的资本家早就懂得这个道理,他们积极回报社会,拿出一部份资金,提高劳动人民生活水平,取得了社会的长期稳定,经济持续发展。我国历代的儒商也都懂得这个道理,并身体力行。今天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有中国特色在社会主义国家,党和政府首先必须使国企高管在党的领导下,成为儒商那样的红色企业家。而绝对不能让他们变成国际垄断资本的金融大鳄。以此为基础在私营企业里,组建立一个庞大儒商队伍,带运动全国的有识之士,与管理者和劳动者合作,共同努力用规则和制度创造一个比较公平和正义的发展空间,使我国的经济在社会稳定的环境里,做到可持续发展。
 















 
 

欢迎您光临文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