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聚扬州(比烟花寂寞)
发表于 : 周五 10月 30, 2009 6:57 pm
相 聚 扬 州
作者:比烟花寂寞
烟花三月,我同滨洁携妹妹梁保龄、女儿梁越夫妇及其友人童佳、长孙梁少言一行七人南下扬州。
越儿等按期回京,我们四人在扬州逗留几天,与老友申德祥(长春、吉林电台老伙伴)夫妇和王声武(1949年东北新华广播电台编播训练班同学)夫妇,聚会于扬州何园船厅。一边品茶、一边欣赏美景、一边畅叙六十年来的往事、合影留念,好不惬意……
王、申二人各在一方素不相识,但,我却邀请他们携夫人相聚,并能在一起谈笑风生,达两个多小时之久,竟然余兴未尽!其中自有奥妙。
那是因为他们二人有很多共同之处,包含二十余载的相同的命运:
二人都是我六十年来的挚友。
二人分别是辽、吉两台编辑部工业组长。
二人都是两台才华出众记者、编辑。
反右期间二人惨遭厄运二十余载。
但,难得的是二人对党、对民族、对国家、对人民,始终痴情不改。
德祥弟不仅颇具文采,还是一位少有的实干家。他曾为改变长岭县的落后面貌,奇迹般地默默地(实权很大却无任何职务)开创包括新建该县第一条柏油马路在内的十个第一。
声武兄不仅能歌善舞精通汉英两国语言,还能从电视剧里记录主题歌词曲,送给老友传唱。
两位夫人非常优秀,一位是市劳动模范,一位是学生会主席。
一位随从爱人苦度二十余载;一位跋涉千里下扬州,与爱人相伴相依安度晚年。
由于种种原因,其中包括当权者的私欲未能得逞,二人都未能回到的他们为之献出青春年华而又十分留恋的沈阳、长春。
一位还好,安家故里;而另一位却四处漂泊,尚无定所……虽然目前生活条件满好。
他们两家的动人的故事,是我网上文章里的亮点,引起读者广为关注。
以上种种,促成两家一见如故,谈笑滔滔不绝。
我即兴为他们放声歌唱声武兄记录的电视剧《新四军》片尾曲“桃花红,桃花艳,开在哪三月间……”和《二泉映月》,歌声响遍船厅四周,引来不少游客在窗前围观。
离开扬州当晚,申德祥在女儿家为我们盛情践行。
我二人躺在床上畅谈,申德祥提笔赋诗一首:
七律
赠挚友
老友举家别燕幽
阳春三月抵扬州
楚地吴天景象新
携手笑谈往事休
当夜长孙梁少言腹稿一首藏头诗《依依不舍》(一一谐音)和他申爷爷诗:
一程相送步蹒跚
一捧银杏泪潸然 (扬州市树银杏,其果治高血压,申送我一袋)
不嫌今番相聚短
舍下来年再言欢
我也写了四个短句。如果可以叫做诗的话,也算是和申德祥的诗了。
千里相聚在扬州
半世情谊涌心头
烟花促膝恨时短
盛夏威海再畅游
这次相聚十分难得,诗中虽写“半世情谊”,实为整整六十年的深情厚谊。回首往事,感慨万千……
这次相聚自然非常兴奋,非常愉快。故而把相聚情节和这三首诗,记录下来,在网上发表,以期大家与我们分享欢乐。
此文和照片发给网友后,不断收到国内外回信,附在后面共饗。
西藏第一位电视播音员李晓梅从加拿大回信:
啊,何叔叔,看你们老友重逢即让人感叹三月扬州的窈窕又从你们几位"七十而从心所欲"的老人身上感受到了些许浪漫唐宋风骨.挺感慨的.看你们叙旧论今,饮茶赋诗自是一种别样的风流!这种情怀好像只残留于你们那一代人了---"一笑千秋事,浮世危机......".以杜甫诗作为我对读您邮件之后的感触和煽情.背景虽不适时,但情怀可比.祝愿你们每位老人健康,并期待你们再次相聚的讯息.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北京华阜特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晓元回信:
诗写的情真意切,照片中几位老人精神面貌真好,祝福健康长寿,永远快乐
《文学风》网主编梁长伶 2009四月14日回信
梁叔,您好!读罢全文,非常感动,六十年好友重相聚,好诗好文载友情!晚辈祝福您们健康长寿,幸福快乐!
西藏电视台工程师李春兰回信: 老何、老曲: 二位好!看到您的相聚扬州,美仑的词赋,感慨万分。也享受您们相聚的快乐,难得。照片都找的非常好,很有精神。向您们学习!
文学博士生苏鑫回信:
爷爷奶奶: 您们好!
好久没和爷爷奶奶联系,真是不好意思。今日看到爷爷的来信,知您们在烟花三月来到了扬州,真的好遗憾啊,没能和爷爷奶奶见一面。你们是三月下扬州,我和同学是四月游苏州,两个城市距离很近,风格也很相像
声武来信:
何仁同学: 我的慢节奏和延误多多,很难跟上你的"快速反应", 让你徒呼奈何.我也只能向你道声"遗憾"了. 五月三日商得老申的同意,在他的爱女和爱婿的大 力支持下,终于顺利地亲眼目睹了你发出已久的,我们在 扬州欢聚时的"网照"和相关的其他. 今晚趁我和二弟、三弟见面之机,请熟悉电脑的三 弟为我给你发E-mail,同时附上我的类似七言绝句的四 句词,作为我对这次相聚的一种纪念表示。四句如下: 四九何仁0九申 (注1),喜聚扬州皆故人(注2), 何园笑语今不在, 惟听船厅绕樑声(注3)。 注1:1949年认识的何仁同志和六十年后在2009年认识 的申德祥同志; 注2:六十年前相识的固然是故人,刚刚认识的申老因 为“一见如故”也算是故人了; 注3:饮茶叙旧“船厅”时,何老曾高歌电视连续剧《新四军》 片尾曲。歌声嘹亮、高亢,极具穿透力。当时声震船厅 内外,游客为之驻足,故曰绕樑。
编辑:细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