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你的血性在哪?(一啸长歌)

版主: 清风云想衣裳宁静致远

一啸长歌
帖子: 410
注册时间: 周三 8月 12, 2015 1:06 am

RE:中国人,你的血性在哪?(一啸长歌)

帖子 一啸长歌 »

Quote引用凤鸣山发表的“好”感谢欣赏,问好!
一啸长歌
帖子: 410
注册时间: 周三 8月 12, 2015 1:06 am

RE:中国人,你的血性在哪?(一啸长歌)

帖子 一啸长歌 »

Quote引用岳阳周发表的“好文章!!”感谢赞,问好周兄弟!
流云
帖子: 1192
注册时间: 周六 1月 30, 2010 6:06 am

RE:中国人,你的血性在哪?(一啸长歌)

帖子 流云 »

血性男儿的血性文字让人读后热血沸腾。
荆棘鸟
帖子: 1250
注册时间: 周四 11月 26, 2009 4:06 pm

RE:中国人,你的血性在哪?(一啸长歌)

帖子 荆棘鸟 »

每当周边那些跳梁小丑发起挑衅,我们电视里成天叨叨着冷静克制观望的时候,我就老在纳闷这是连招架之功都没有啊还是韬光养晦啊?
一啸长歌
帖子: 410
注册时间: 周三 8月 12, 2015 1:06 am

RE:中国人,你的血性在哪?(一啸长歌)

帖子 一啸长歌 »

Quote引用流云发表的“血性男儿的血性文字让人读后热血沸腾。”感谢支持,问好流云!
一啸长歌
帖子: 410
注册时间: 周三 8月 12, 2015 1:06 am

RE:中国人,你的血性在哪?(一啸长歌)

帖子 一啸长歌 »

Quote引用荆棘鸟发表的“每当周边那些跳梁小丑发起挑衅,我们电视里成天叨..”那确实。问好荆棘鸟朋友!
一啸长歌
帖子: 410
注册时间: 周三 8月 12, 2015 1:06 am

中国人,你的血性在哪?(一啸长歌)

帖子 一啸长歌 »

         中国人,你的血性在哪?   文:一啸长歌 编:红叶    编者按:以动物联想到我们人类,把中国比喻成牛羚,把日本比喻成斑鬣狗。文章喻意深刻,发人深省,是一篇精彩的杂文!推荐共赏!      --红叶
 物竟天择,适者生存。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题记 茫茫的非洲大草原,一望无际,尘埃四起,蹄声如雷,数百万头牛羚(角马)在狂奔。随着季节的变化,为了追逐食料——青草,每年都有一场大规模的迁徙。为此,马拉河每年都上演着一场壮观而又惊心动魄的迁徙之旅。马拉河,是牛羚大迁徙中的最后一道关,渡过去,就进入了水草丰美的“伊甸园”。不渡过去,它们中的绝大部分将会缺草缺水而死。马拉河里成群的尼罗鳄,正潜伏水中睁大眼睛;被称为“非洲河王”的河马,亦张开血盆大口跃跃欲试;岸上的草丛里狮虎正瞪着灯笼般的眼睛,悄悄地猫步潜行;原野里斑鬣狗也正在布好捕猎的阵容……它们正等待一场盛宴的到来。当牛羚队伍大规模地渡河时,总有一些小牛羚或者体弱者,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尼罗鳄、河马、狮虎、斑鬣狗等食肉动物的丰盛美餐。当有一只牛羚被肉食动物追逐之时,其他的同类,多是各自逃生,很少有前来解救的。这也许就是食草类动物的本性使然。牛羚本是一种群居动物,有首领,有团队精神,体型高大,表皮较厚,头上有天生的武装——角,奔跑速度也快。不要说体型大的狮虎不是众多牛羚的对手,就连体型不知小了它们多少的斑鬣狗,也敢对它们心怀不轨,它的天敌们也不是每战必胜的,他们只是缺少一种食肉动物去一决高低的血性,看到食肉动物的本能反映就是逃跑,而不是对抗,只得沦为盘中之餐。当电视的画面中出现如此惨烈的场景时,让我好不唏嘘。牛羚如此庞大的数量,如此强健的体魄,如此强硬的武装,要是能加强种族的团队精神,多一点血性,一致对外,拼死一战,岂是区区数量的那些食肉动物能奈何得了的,只怕早就是草原上的霸主了。当然这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则,亦或是天性使然。不是本人弱智,生物界的自然法则还是略有所知的。中国自古就是一个泱泱大国,一直以居住在地球中央自居;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令国人无比骄傲,视四周邻邦为外夷,极尽自大之能事。中华的农耕文明,远在汉代,就一直被匈奴的游牧文明所侵扰。后来的唐代也被突厥等一些游牧文明的少数部落拖得苦不堪言。至于宋代就一直与金、辽等争战不休,元、清更是被游牧文明所吞噬。“耕读传家久,诗书济世长”,从古代至近代,此则对联不知被多少家庭奉为圭臬,最能代表中国式农业家庭的处世之道。中国自古就是以农耕文明而著称于世,自给自足,安贫乐道,成为中国人最主要的生活方式。一篇令万世景仰的《桃花源记》,描画了中国人的避世思想。此文之所以被后世认同,奉为经典,也与中国的农耕文明在民众心里扎根已久不无关系。本人以为农耕文明就有点象是牛羚,虽然数量占绝对优势,却少了进攻的主动性;尼罗鳄、河马、狮虎、斑鬣狗等物种,虽说数量少,却如游牧文明,总是主动进攻,虽不能吞并牛羚的全部,却时时在侵扰、蚕食这个群体。和我们隔海相望的“膏药旗”——日本,一个海盗式的民族。土地只有我们的三十分之一,人口只有我们的十分之一;在国人眼中,他们是从唐代起就是学习中国的文化和技术,只是我们一个不尊师的徒儿,却不断对我国进行挑衅。回望历史,从十六世纪的明代,日本就不断对我国东南沿海发动军事进攻,时称“倭寇”,至大清时期,也是多次对中国进行侵略战争。中国对日本的主动出击,仅有元代的忽必烈两次出战以失败告终,在日本史上都认为是蒙古人对其入侵,而不是中国的汉民族,其他都是以守为战,从来没有主动出击。从以上看,进而联想,中国就象是牛羚,日本就象斑鬣狗。牛羚队伍强大,持坚披锐,因是食草的本性,只求自保,或者内哄,没有进攻的血性,只能沦为被动挨打的群体。而斑鬣狗,身材矮小,数量可能仅是牛羚万份之一,它们却能对牛羚虎视眈眈,大开杀戒。行文至此,不禁让人想起一件咄咄怪事。二战中,伪军人数远远超过侵华日军人数。这难道不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悲哀?还看过一张图片,十来个日军压着数百个中国军民,去南京郊外,让他们自掘坟地,将这些人活埋。我不禁要问,中国人的血性到那里去了!悲哀啊,悲哀!从新中国建国到现在,还没有与日本有过正式的战争。在这表面繁花似锦,一派歌舞升平之际,“钓鱼岛”事件,就是日本这群斑鬣狗拉响了进攻中国的警报。我们的某些官员就像鲁迅笔下的阿Q,可能忘了日本这群斑鬣狗的虎视眈眈,以为平安无事。君不见媒体经常曝光某某高级官员贪污受贿、美色面前纷纷落马;他们忘记了屈辱的历史,眼里只有:权、钱、色的交易,纸醉金迷,子女移民国外,以至“裸官”一词的出现,刷新了中华词典;哪里还有八年抗战的卧薪尝胆?哪里还有当年小米加步枪,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的气概?......泱泱大国,他们觉得一个小小的钓鱼岛不足以撼动我中华大国,蚁穴溃堤啊。一旦鼙鼓动地,真不敢想象,如果日本再发动侵华战争,中国的常规武器能否打赢日本,到那时伪军之数又会是一个怎样的刷新。虽然牛羚改变不了它的本性,不会变成食肉动物,但人是高级的动物,中国人在大的挫折面前应该要好好的反思,不应该步牛羚的后尘。写中国人的弱点,不代表不爱国,正如柏杨先生写《丑陋的中国人》,更是表达他对中国人的热爱之情。中国人,多一点血性,不要畏惧“膏药旗”——日本这只斑鬣狗的纠缠,给他一点颜色看看。最好像乾隆在准葛尔之战时谕令前线将领:“必应全行剿灭,不得更留余孽”,“此等贼人,断不宜稍示姑息”,从此准葛尔成为了一个无种族仅存地名之处。让这群东洋狗,从地球上消失。中国人,你的血性在哪?拿出你的血性,让世界对你侧目!    文学风网站欢迎您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