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1 / 1

RE:走马观花看世博(潇湘听雨)

发表于 : 周一 8月 16, 2010 11:07 am
珍妮
随着美妙的字符一路走来,犹如亲临其景,游览了盛世博园,好文笔,欣赏!

RE:走马观花看世博(潇湘听雨)

发表于 : 周一 8月 16, 2010 1:28 pm
笛音天涯
美文,欣赏!

RE:走马观花看世博(潇湘听雨)

发表于 : 周一 8月 16, 2010 3:13 pm
平远高歌
哈哈,我坐在家里看世博,自在!不过,还是想去上海!

RE:走马观花看世博(潇湘听雨)

发表于 : 周三 8月 18, 2010 8:26 am
云想衣裳
我是狐狸来了——

RE:走马观花看世博(潇湘听雨)

发表于 : 周四 8月 19, 2010 5:00 pm
博友1192
你那段面对空前盛况的记忆的描写就是我真实的现状啊。随着你们的排队等候、奔跑盖章的描写,我仿佛看到了世博园广场上人头攒动、呼唤寻找、欢呼雀跃的情景,真有身在其中的感觉。

RE:走马观花看世博(潇湘听雨)

发表于 : 周四 8月 19, 2010 8:29 pm
叶的奉献
坐在家里看世博.自在.遗憾到上海没去看.

走马观花看世博(潇湘听雨)

发表于 : 周五 10月 08, 2010 7:14 am
潇湘听雨








































走马观花看世博




文章:潇湘听雨 编辑:一缕清风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border=0>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border=0>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border=0>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border=0>


“世博好看吗?”

“好看!”

“有什么东西好看?”

“什么东西都好看!”从上海世博园回来将近二十天了,时常有人问起这类问题,这其中不乏有充满期待蠢蠢欲动的,有准备成行提前热身的,还有犹豫不决寻求答案的,但结果常常是问的人一脸疑惑,我的回答是不着边际。面对这一场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被誉为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奥林匹克”盛会,我陡然发现我的记忆那么差劲,我的言辞那么穷屈,我无法给人满意的答案,甚至记不起自己都看了些什么,我除了惊讶便是无言!如果硬要我说点什么,或许打个比方勉强可以描绘一下当时的感受。就好像一个很少见世面的人被邀去参加一个盛大的宴会,满心期待种种设想之后,突然面对满盘完全超乎想象的佳肴珍馐,他一阵头晕目眩后竟一时不知该从何处下手,但又不想错过这次品尝的机会,于是举起筷箸飞快地在盘碟间流连蜻蜓点水般地这也尝尝那也尝尝,当他酒足饭饱之后回到家里再慢慢回忆自己的所经所历,才发觉一切如梦般美好而虚幻,吃了什么?不知道!哪样最好吃,也没有了印象,就算稍有印象,其精彩也只仅存于当时的感官,言语早已无法复制。而且太过匆忙,还留下了筷箸没有抵达的遗憾,但这次宴会让自己大开眼界却是一定的,于是言语间也便多了几分自豪和满足。世博给人的感觉也就是这样!但似乎还是得说点什么来纪念这次特别之旅!说什么呢?思来想去还是说几句有关或无关的感受或经历吧。


等待是甜蜜的痛苦

“如果你爱她,就送她去看世博吧!如果你恨她,还是送她去看世博吧!”去之前我曾在好友的博客里看到这么两句话,很显然前者是赞世博的精彩,后者是说排队等候的痛苦。这之前也有方方面面的友好提示,其中无一例外地都突出了过程的艰难。事实上去过世博就知道,等待虽是整个行程必须承受的经历,如果变换一下心态,其实也没有想象中的难熬。一则上海的天气比较平稳,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燥热,二则举办者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暑措施,每一个等候处都有大量的遮阳棚,棚里安装着电扇和水雾喷湿器,麻麻的水雾经风一拂飘洒在身上凉飕飕的,竟觉得等待比奔走要来得舒服。尤其是有几个同事朋友聚在一起嘻嘻哈哈说说闹闹交流一下头天见闻,几个小时不知不觉就过去了。我们每天早晨七点到九点的进园等待就是在这样友好而愉快的笑声中度过的。热门馆前的等候当然比较长,但所说的难熬其实仍是就心理的承受而言的。每个馆外的进门通道都用栏杆围起来了,呈“z”字形,队伍长的左一拐右一拐绕上几公里,要挪到进门不花上几个钟头是不行的,因此为了让游客选择去留,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一张警示牌告诉你所处的位置和即将花费的时间,很多人一看三个小时四个小时的标示,便望而却步。其实只要你心里目标明确,准备充分,三四个小时也算秒秒的事。所有的馆中沙特阿拉伯馆是花我时间最长的,尽管我得地利,也是第一批飞奔而去的,但中途因遇沙特王子进馆,我们被迫在与门口近在咫尺的地方足足站了三个小时。不过站在凉棚里一边看周围匆忙奔走的游客,一边欣赏四周的景色,怀揣平静的梦想随着队伍渐行渐近,那种感觉也就像在某个地方乘凉般舒服,尤其是偶尔在拐角处与走在队伍前面或后面的同事打个照面,还会有种他乡遇故知的欣喜。更何况越是艰难的等待越会有美丽的结果,置身在沙特阿拉伯馆盘旋而上的电梯上,伴随着轻柔的音乐,缓缓穿过沙漠城市夜空,那种飞越太空的飘然和悠然,只有身临其境者才能感觉到,而到了那个时候你所有等待的怨言和疲劳都会消失殆尽,心中唯有一个感念,那就是为了她的美丽,我愿再等上千百年!

磕磕磕的敲章声是女儿心中最美的音符

“世上最可笑的事是把看世博变成了盖万国章,世上最痛苦的事是好不容易挪到盖章处,被告知曰章已坏!”这是第一天从世博园回来我留在空间的心情,也是我那天经历的真实写照。我们是从四号门进园的,进园之前导游就提醒我们,这个门与园中几个有名的场馆比邻,如果想多看几个大馆,就要先确定好目标然后迅速地飞奔过去。但一进园就跟女儿发生了分歧,她带着从苏杭过来的情绪怎么也不肯去大馆排队,而是直接到特许商店买了几个护照说是要盖馆章,为了满足她的心愿,我们先去了欧洲馆区。而且为了多盖章少站队,我又只好迁就她专选那些建筑漂亮排队估计不超过两小时的地方看。后来发现这一做法是歪打正着,先蜻蜓点水各国浏览,后重点突破走进场馆,不仅可以保持体力,还能拓宽所见范围。因为世博园最具特色的就是园内的各式建筑,那些色彩鲜艳,造型独特的建筑不仅体现了环保的生活理念,更主要的展示了各国的建筑风情,奔走其间仿佛在阅读一本百科全书,对世界各国的风土人情科技文化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那天浏览的馆太多,印象比较深的是意大利馆芬兰馆和波兰馆,意大利馆是因为很有创意的构思和艺术化的氛围让女儿流连了好久。去芬兰馆本是为了看她的同学推荐看的一个帅哥,结果搜遍了整个场馆,发现里面哥都没有几个,更不用说看到帅哥了,不过空濛的感觉还不错,而波兰馆里面梦幻般设计的墙体视频和能跟人打招呼的中国龙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许看得太多,最初的惊异之后就产生了审美的疲劳,后来的行为似乎就由最初地走马观花的阅读变成了单纯的盖馆章。开始我还觉得自己孩子似的行为有点本末颠倒很可笑,后来看到那么多游客怀抱着厚厚的一叠护照挤到敲章处也就心安理得起来了。女儿更是毫不隐讳地说,磕磕磕的敲章声才是世博园里最美妙的音乐,所以每增加一颗印章她就会如获至宝似的欢呼,遇到章坏处,她会愤愤不休。隔一段时间就坐下来数数所盖章数,第一天她领着我地毯似搜索从c区飞奔到a区,第二天我们再接再厉,选择看了一些重点馆后又从d区奔到e区,腿是跑酸了,脚跑痛了,但成果斐然,两天共敲了80颗印章,创下了全队人马盖章之最。

园内小插曲是酷暑中解乏的良药

世博园一百多个馆要全部看完基本是不可能的事,而且也是没有必要的,去感受一下这难遇的盛事,这应是我们所有成行者共同的心愿和应作的心理准备。从哪里可以感受到那种盛况呢?那就去世博园里看一看那攒动的人头吧。我们去的时候正值假期,据说那几天平均人流量达五六十万,我们的五六十人融进五六十万的世博大军中就像一滴水汇入了滔滔江河中,瞬间就不见了踪影。那天我本来约好与几个好友同行的,但一进园就被冲散,直到离园我不仅没有碰到一个朋友,连个熟人都没见着。所以园里出现了一种特别的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那就是每隔一分钟便能听到广播里报播一则寻人启事,最多的是父母寻小孩,也有家人寻先生或小姐的,每每听广播里广播寻人启事女儿就会乐不可支,尤其是听到有人寻先生,她更是开怀大笑,边笑还边重重的拍打我的肩膀,以致我后来看到她举起的手就条件反射似地躲开,她想不通这先生怎么就走丢了。女儿的快乐也感染着我,弄得我的耳朵很敏感也跟着她没心没肺的大笑。其实这么多场馆这么多人要想攥成团还真不容易,所以我觉得如果身体条件允许,最适合的游览方式是单独行动,随行栖止,互不牵扯,没有羁绊,不仅好安排自己的行程,也有利于抢占有利的时机看更多的馆。当然两个人也有两个人的好处,两天中我以女儿为伴,不仅看了自己想看的场馆,还一路经历一路感受一路交流,尤其是津津乐道一些特别的经历还可以为自己解乏。

在杭州下车时,由于导游缺少经验,一队人马从启动的火车上跳车的经历让我们后怕了好久,尽管当时只有导游被车带走了。在世博园我和女儿也经受了这样一次心跳,在非洲某馆的一面印着无数掌印的文化墙上签字时陡然一阵大风刮来,几百公斤重的墙体突然轰然翻倒朝游人压来,幸亏我和女儿是站在墙体的边沿才躲过了一场意外横祸,看着女儿那张因突然受惊而吓得惨白的脸,我心跳了好久,后来和女儿一说起这惊心动魄的小插曲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去揉揉酥软的腿肚,但也正是这一次次的交流一次次的再现才减轻了心里的紧张并增加了谈资和快乐。

......

长久地等待,两天的行程,世博很快成了转身就忘的美丽,满足之后的遗憾!但我觉得它仍是值得用一辈子来收藏来回味的记忆!




文学风网站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