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1 / 1

RE:在水一方(生如夏)

发表于 : 周六 8月 28, 2010 3:26 pm
丁枫
欣赏生如夏的佳作好文。嘿嘿,咱未与主人说,就将此文给发到文学风来了哟,反正他已全权委托咱帮着发文了的。

RE:在水一方(生如夏)

发表于 : 周六 8月 28, 2010 4:26 pm
阿修箩
美丽的西子湖,明年笔会我一定去会你!

RE:在水一方(生如夏)

发表于 : 周日 8月 29, 2010 8:22 am
清风
“一座楼有了历史赋予的使命,即使在战火中消失,又能被后人不断重建,作以文化的传承。”文字可以承载厚重的历史,在水一方的亭台楼阁、悠远深长美丽传说,让作者遐想、慨叹!生如夏朋友,跟随着你的笔触游走,脑海中跳跃闪现着“在水一方”“在水中央”......

RE:在水一方(生如夏)

发表于 : 周日 8月 29, 2010 9:41 am
叶的奉献
美丽西湖.向往的地方.

RE:在水一方(生如夏)

发表于 : 周三 9月 01, 2010 9:54 pm
心若
在水一方,梦的霓裳,无限遐想,往事流水是否还有一位姑娘在水中央

在水一方(生如夏)

发表于 : 周四 10月 21, 2010 7:14 am
生如夏花

在水一方

作者//生如夏 编辑//丁枫


三十几岁,我第一次站在岳阳楼上,望着烟波浩淼的洞庭水,面对亿万年的洞庭,吐纳了人生以来最长的一口气息。我还在李白
的“水天一色,风月无边” 对联前,伫立了很久。


洞庭,应该是我寻找了十几年的江湖。江湖就在眼前,仿佛纵身一跃,就不再有相濡以沫的坚持,就可以肆意在江湖自由不羁地游荡。

江湖就在眼前,庙堂尘世似乎已远。可是真的远吗?不是,我依然会回到尘世中。

从岳阳楼下来,漫步在岳阳楼的城墙上,脚踏在渗着潮气的砖石,再回眸岳阳楼,岳阳楼静静的坐落在那里,但它已经不仅仅是一座楼,它能折射出三国的刀光剑影,盛唐时的雍容繁华,北宋的范仲淹和他的《岳阳楼记》,以及滕子京滕大人和岳州政通人和的气象……一座楼有了历史赋予的使命,即使在战火中消失,又能被后人不断重建,作以文化的传承。

登过岳阳楼,后去了君山。乘坐着一辆公共汽车沿着一条隐没在芦苇丛中的公路走了很远,然后到了一个岛,岛被浩淼的水和无边的芦苇包围,那就是君山了。在岛上,我拜过湘妃墓,抚摩过斑竹,看着那竹子上的泪斑,想起娥皇,女英闻舜帝南巡在苍梧病故,一路失声痛哭,而后又飞身跃入湘江。几千年前为爱徇情故事,感动了很多人。来岳阳的时候,好友阿池叮嘱我一定要去看看湘妃墓,我以为会有很多碑文、遗迹,其实不过只是一坟冢和棵棵斑竹。我想令他动容的是那个故事,坟冢与斑竹是祭奠那个故事的形态。

在柳毅井前,一位老人向我讲述了柳毅传书的故事。看着传书亭、柳毅井里的水,我有些痴然,我不敢去试柳毅井有多深,但我真心喜欢上了这个故事,有些痴心幻想浩瀚的洞庭湖水底有另外一个世界,从柳毅曾经过的通道潜入龙宫,美丽的小龙女在翩翩起舞。

从君山回市区的路上,透过车窗,又看到那绿意盎然,勃勃生机,一望无际的芦苇丛,在水的一方。

从岳阳归去不久去了江南。在绍兴住了一晚,晚间与几位好友在绍兴一条古巷里走,与古巷同行的是一条在城内流淌的河,河流得很安静,我们走得很闲散。整条街都是黄酒、茴香豆和霉干菜的味道,几个人就这样一直走,不寻思饮黄酒,也不寻古,只是走,或是想走一种感觉,或许什么也不去感觉。

走过一段,见到一位老妇人摆着一张小桌子在巷子边,上面摆了几盘菜,有霉干菜蒸肉,有茴香豆……让人意外的是上面还有一坛酒,是黄酒,我看到了黄酒那种粗大的坛子。老妇人左手执碗,那碗里是一碗黄酒,即使在夜晚,我也能感觉到是那种红茶色。她右手拿着筷子夹菜送进口里,然后我看着她喝了一口酒之后,目光才从她的身上移走。她身下就是那条河,河水在静静的流。

继续走过一段,发现一座石桥,我们便又上桥去,几人或站、坐在桥上,依然听不到流水的声音。巷子屋檐边的灯管发出的橘黄色灯光,灯光在朦胧的夜里,灯光又好似成为一种等待,近在当晚,远在千年。有人从我们身边走过,他们哝哝依语,那语言如桥下流过的水一样温润。

第二天到了西湖,导游说只有两个小时,于是我在苏堤上快速的走。在两个小时的旅程里,我想走远些,多看一些。我走的时候,迎面有人走过来,有帅哥,有美女……美女!也来不及回味,我不看路面,而是一直望着西湖。那天西湖上起了一些风,西湖水面上起了波浪,波浪抚摩过苏堤,堤上的垂柳随风舞动。

两个小时怎么看西湖呢?两个小时又能怎样感受西湖呢?可是只有两个小时,我期望的断桥没有看到,我想见的一位朋友没有来,更不可能去拜祭琴操。

当汽车载着我离开的时候,我无限留恋。可我还是与西湖告别了,告别了西湖的水,告别了苏堤,以及堤上的那些垂柳。可是我的心留在了西湖,在那水的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