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1 / 1

RE:告   别(回归自然)

发表于 : 周一 10月 18, 2010 11:35 am
清风
父亲已经寿终正寝,儿辈即将奔赴生活的战场,但祖屋的点点滴滴,儿时的欢乐情景,父亲年富力强时的画面,思绪一一向我袭来......

RE:告   别(回归自然)

发表于 : 周一 10月 18, 2010 11:50 am
回归自然
谢谢大姐的编辑,刚刚上来,不会操作。

RE:告   别(回归自然)

发表于 : 周一 10月 18, 2010 11:52 am
云想衣裳
也许,这一走就是永别了,但是,这还是你的家乡,你无法割舍的大地之母啊——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

RE:告   别(回归自然)

发表于 : 周一 10月 18, 2010 2:18 pm
清风
二弟不客气,初来乍到,不熟悉是自然的,慢慢来,我们的编辑形式,希望你能够喜欢!

告   别(回归自然)

发表于 : 周日 12月 12, 2010 5:43 pm
回归自然























告 别


(随笔)


文:回归自然 编:清风




给父亲做“两七”(亡故的人要做七七),兄弟姊妹都要各奔东西去了。我是把父亲送上山,就回自己家了。在老家八天,因为没有带衣服换洗,自己感觉自己臭不可闻了。二是因为兄弟姊妹和其家人都在家,家里不会因为父亲突然归土而变得十分凄凉。做“一七”的时候,回家来兄弟姊妹还都没有走,几十人还热热闹闹的。而这“二七”,明显萧条了许多,大哥,四弟相继回到自己家去了。只有三弟因为好多年没有回家,这次发了狠心多住些日子。向父亲烧纸的就只有我们两兄弟,母亲和大姐在一旁看着,眼睛里满是泪水。女人大概都难以忍受这一份凄凉和悲怆。
我一向不喜热闹,但也忍受不了人死灯灭那种凄凉。村子里的上一辈的老人都撒手人寰而去了。年轻一代都外出讨生活了。十几户的小村原来除我父母以外,还有一户父子两个:大人叫跃生,是大跃进那年生的。这人生的矮小,胆子也不足,就这样不敢出门去讨生活,后来说是因为害怕这山村的冷冷清清,搬到隔壁村子里去住了。
隔壁村子里有个私人煤矿,住满了外地来下窑的人,平时到还有几分人气。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那村子里有很多个颇有姿色的留守女人。煤黑子只要发钱就可以上,这对于女人也许是一举两得,即可以赚钱买漂亮衣服,又可以打发孤寂寂寞。反正她们那男人在外面打工做生意也是沾花惹草的。
我原先本来不信这些是真的,我们这山村一向民风淳朴,从来没有这些鸡鸣狗盗之事。女人和外人说话也脸红。但由不得你不信,很多人还碰见了这些事。跃生没有钱,而且和武大郎不相上下,老婆死了十几年,自然也是想女人的。大约这样的人心地特别好,做事业踏踏实实。由此大家送他一个外号叫“热壶",久之,村子里的人大多忘记了他的书名了。我父亲亡故的时候,他帮着抽水,打井(埋死人的),架电。一个人做好几个人的事。母亲把那些剩下的菜呀,烟呀,油呀什么的都给了他,他千恩万谢地。那些女人大约也是想他能够做点重家务。他是和那些女人睡觉唯一不要发钱的。在父亲的丧礼上,我还看见那些花枝招展的女人和他打情骂俏的,当时感觉和着沉沉的气氛很不协调,但没有心思去关心这些烂事。
父亲走了,母亲是不能再在这没有人气的村子里住下去了。敬完父亲,就要把母亲接走了。我在村子里转了转,门上的铁将军都已经锈迹斑斑。我出生的祖屋,已经倒塌了一间,很多家共同的大堂屋也已经塌了半边。集体化的时候这堂屋经常是全村开会的地方,那时候人声鼎沸,大人小孩叽叽喳喳闹做一堂。开会的时候,女人们一边纳着鞋底,一边津津有味地听父亲讲大好形势。父亲总是把饿着肚子的社员们的情趣调起来,因为他看报,知道外面的大好形势,还知道当年红军吃草根皮带的故事。说的社员们对共产党感恩戴德的时候,然后打开粮仓给社员发每一个月的基本口粮(粮仓就设在这堂屋里)。由此想起父亲很多的生龙活虎的生活画面:父亲有大半年时间只穿一条裤衩的,流火的大热天,毒辣的太阳把他身上的皮剥了一层又一层,身上的皮肤与其说是古铜色i,倒不如说是血红色,我们兄弟姊妹就是靠父亲这样拼命挣来一点点口粮养活到大的。
父亲后来做村干部,区干部,到死也没有给我们留下任何一件有价值的财产,他说过共产党员就是天下最穷的人。分地主家的祖屋已经倒塌,我们兄弟自己赚钱建的新屋也已经在这风雨飘摇中失去了实际意义。这村子已经萧条得令人窒息了,没有了人居的基本条件。
我们帮母亲收拾几件衣物,上车的那一刻。我们兄弟姊妹几乎是不约而同的回过头来再一次看了我们出生的小山村,眼泪像珠子似的门帘档住了我们的视线,眼前一片模糊。

—2010年10月14日

文学风网站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