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啊,千万不能有病(暮闲欣逸)
发表于 : 周三 8月 08, 2007 12:19 am
人啊,千万不能有病(暮闲欣逸)发表日期:2007年4月22日 出处:原创 作者:暮闲欣逸 本页面已被访问 89 次 人啊,千万不能有病文:暮闲欣逸 编辑:小荷 年前胳膊骨折住进医院,经历了这场伤痛的磨难,似乎悟出了许多以前不明白的事情. 邻床一位60多岁,饱经风霜的老大爷,本该是享清福的年龄了,受伤那天,上山砍树,也许是腿脚不如从前利索,被砍倒的大树砸伤.头,腿,胸部脊柱多处骨折.从外地送往省城住院.医生当即宣布:下肢瘫痪.多处骨折,需要近8万元的手术费.听到这个数字,老大爷的在省城工作的独生儿子站在病床前,"苦口婆心"的动员老父亲不做手术,理由是,他没有能力支付父亲的手术费,并且还不停的数落父亲从前曾经对他的粗暴,他小的时候,父亲如何的对不起他.....父子俩经过一天的舌战,在母亲掉了一天一夜的眼泪,一天的治疗,花了3千多元治疗费之后,在父母的无奈和叹息声中,决定把受伤的老父亲拉回老家保守治疗. 也许,老父亲以前是有对不住儿子的地方,可是,当父亲处于危难之际,需要儿子鼎立相助的时候,当儿子的居然这样面对自己已经伤残的老父亲,我真想问一句:这样的儿子还算是人吗? 目前,高额治疗费,使数十万的伤病患者失去了救治的机会,"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已经被商品经济洗刷成了一句空话. 一日晚上九点过,看见一位腿部骨折,已经90高龄的老大爷住进医院,当时,是他60多岁的儿子和84岁的老伴把他送进医院,送到医院,儿子当即离开了,90岁的伤员,就由84岁的老板通宵看护.到了凌晨4点,听说老两口进医院之前,连晚饭都没吃,看见被伤痛和饥饿折磨的老者,我的心里就象堵着一团棉花,我吩咐老公找了些细软的水果和点心送给两个老人暂时充饥.第二天,我的老公为两位老人买了早饭. 比我早进医院的,住在我对面床位上一位70多岁的老大姐,她因髋部病变第三次住进医院手术治疗.当我看见一对40几岁的中年夫妇经常给她送饭,端屎倒尿,我还真佩服这对儿女的孝顺,后来才知道,这对中年夫妇,是患者的家属为她请的特护,每天40元的护理费.然后,她的家属就放心的把患者丢在医院,甚至从来难得来医院看望.表面看来,这位患者的待遇的确不错,但是,她的家属却忽略了更重要的东西___亲情.病人住院,除了需要治疗,更需要亲人的精神安慰.看来,"久病床前无孝子"的说法,是有来由的. 在我住院的那个楼层,有上百的伤病患者,成年和未成年的儿女住院,一般由父母护理,妻子住院,由老公护理,老公住院,由妻子护理,而父母住院,却很少看见由儿女护理的.这个现象,当父母的,除了心情的沉重,恐怕更多的是担心. 医院,是社会的一个窗口,也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在这里,体现了金钱的万能,同时,也检验了亲情的分量. 人,最好是不生病,人有了病,什么都变得那么的无奈和无助. 一 老站评论: 发表人:傲雪发表人邮件:[email protected]发表时间:2007-6-29 14:46:00人呀有什么千万不要有病,缺什么千万不要缺钱,感叹人间的冷温,学会好好爱惜自己.发表人:青鸟发表人邮件:[email protected]发表时间:2007-4-24 20:47:00心情沉重地看完此文,这样的社会现象的确让人喈谈!记得我儿子就曾经告诉我们,等我们老了就送我们去养老院,因为那里有人照顾,到时他很忙没时间照顾我们....所以还是在我们年轻的时候就为自己早点准备好吧!发表人:帘幕卷轻霜发表人邮件:[email protected]发表时间:2007-4-23 7:45:00看过文章,心情莫名的沉重。“百行孝为先”这话虽古老了点,但却是至理名言。我们都有父母,也都有子女,孝敬父母是为人之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