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城看舞
发表于 : 周三 8月 08, 2007 12:45 am
鹤城看舞发表日期:2006年5月10日 出处:首创 作者:沉着 本页面已被访问 86 次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align=center border=0> 鹤 城 看 舞 作者:沉着 世人都有爱好。我的爱好是心情不好时去舞厅听舞曲看跳舞甚至学跳舞。鹤城小有名气的舞厅,诸如艺园春歌舞厅、红玫瑰舞厅、大众舞厅、文化馆舞厅、莲湖公园露天舞场、体育场露天舞场、以及营业时间不长的车站舞厅和商州商城大板城舞厅分别留下我的足迹。闲暇时回忆起来也另有一番感触:舞者的表情和动作尽在于舞中。有的劲头十足如推架子车,有的小心翼翼如练气功,有的如醉如痴梦在其中,有的窃窃私语谈笑风生,有的手忙脚乱踏不住步子尚处在初学阶段。在舞者中,有干部有工人,有学生有个体户,有居民有农民,还有60多岁的老年人……交谊舞在鹤城兴起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对交谊舞经历了一个从片面议论到客观认识的过程,从十分陌生到逐渐熟悉的过程,从场外观看到积极参与的过程。到了市场经济的今天,当人们吃饱肚子终于不再满足丰衣足食的生活,看电视、下象棋、搓麻将、挑红四、喝酒等也无法添补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时,跳舞成了八小时之外的又一项主要活动,于是舞者越来越多,舞风愈刮愈盛。在鹤城所有的舞厅,人满为患,特别是新开的舞厅更是人的海洋,舞的世界。播放的主要有三步、四步、自由步以及探戈、恰恰、伦巴、国标舞曲等,中途一般放有三个连续的中场曲。跳国标的很少,有时几乎没有人跳。舞场秩序较好,但就是舞者和舞者之间有冲撞,主要原因是所有跳舞者没有朝着一个方向运转而造成的。豪华歌舞厅令人向往,可消费过高又叫人生畏,于是,一个个露天舞场便出现在体育场、公园里、商城广场。这里虽没有歌舞厅的舒适环境,却有新鲜的空气,一切都自然和谐。邀一阵清风与我狂舞在清夜举一杯美酒与月共醉在良宵存一种相思在心底有谁与共留一份短促相聚让记忆慢渡在舞场,女士多于男士。诸多女士与舞缘分不浅,尤以25至45岁为多,有舞伴者去,独自者也去。女士中确有一批高手,舞起来一招一式,十分准确娴熟,舞姿优美至极,而且情感相当地投入,已进入较高的境界,能在舞中体会到常人无法得到的愉悦和满足。当然,这些舞中高手的女士也有不少遗憾,最大的遗憾是莫过于找不到合适的男舞伴。平心而论,这并非女士的要求过高,因为就舞者而言,男士确实不如女士。男士在舞场最大的特点就是积极主动,不等不靠。先是瞅准“目标”,然后主动“出击”,接着就是“演员”了。对于男士的邀请,大部分女士求之不得,哪有不从之理,因为去舞场就是为了跳舞,何况女士又是不愿邀请男士的被动者。不论是男士还是女士进入舞场,究其心态各种各样:有减肥健美的,有跳舞消愁的,有寻找朋友的,有锻炼身体的,有图新鲜乐趣的……舞间人们各有所需、各有所求,同时又各有所得。交谊舞,是一种健康、文明、高尚的文化娱乐活动,是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体现。舞和人们的生活水平高低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当人们的生活处在“照明用煤油,耕地靠黄牛”的贫穷、落后时代,无论如何人是不会与舞有缘的。你看,现在的鹤城,终于迎着改革开放的大潮,人们在节奏欢快的旋律中,将旧日陈腐落后的观念踩在脚下,用勤劳的双手和新的理念“舞”动着美好的生活! 编辑:鱼溪居请点击欣赏下一篇《我用自己的方式活着》 老站评论: 发表人:幽兰溪语发表人邮件:297142403发表时间:2006-5-10 13:20:00社会的进步,人们在物质生活满足的同时,提高生活质量追求精神享受已成为时尚和需求,通过作者仔细的观察细腻的笔触让人大饱眼福,尽览舞场优美的舞姿,尽观舞场休闲百态,给人置身其中好尽兴的感觉。欣赏!欣赏!清风家园欢迎你的到来!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