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1 / 1
RE:读书与思考(何方)
发表于 : 周六 11月 27, 2010 10:11 pm
由 醉入天籁
何方姐,请将文字背景底色的光晕去掉方便我的老眼昏花阅读。下次我好写评论。
RE:读书与思考(何方)
发表于 : 周日 11月 28, 2010 12:32 am
由 清风
本文历数文人墨客,伟人领袖读书成就的诸多事例,告诫中学生应该有所规划地读书,有所思考地阅读,很具有指导意义!感谢栏目管理朋友何方,你非常尽职尽责,值得提倡!
RE:读书与思考(何方)
发表于 : 周日 11月 28, 2010 3:55 pm
由 珍妮
读何老师的美文,感受颇深,谢谢!
RE:读书与思考(何方)
发表于 : 周日 11月 28, 2010 5:36 pm
由 梦行千古
恩,读书与思考不可偏废.现在的学生,书读得应该不少了,但思考的能力很有限,创造力太缺乏了,也许,与教育的方式,理念有关,一时难以改变
RE:读书与思考(何方)
发表于 : 周日 11月 28, 2010 5:37 pm
由 梦行千古
看来,思考比读书更重要啊
RE:读书与思考(何方)
发表于 : 周日 11月 28, 2010 5:39 pm
由 梦行千古
现在的教育体制,很难培养出有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的人.
RE:读书与思考(何方)
发表于 : 周一 11月 29, 2010 12:06 am
由 云想衣裳
何方姐说得真好!衣裳受益无穷!
读书与思考(何方)
发表于 : 周四 2月 17, 2011 1:36 pm
由 何方86
读书与思考
文编/何方
书籍是人类智慧的宝库,那一扇门里有一个灿烂的世界。数不胜数的伟人都领略到书中的精彩世界。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也应该向伟人学习,领略书中的精彩世界。
我国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小的时候就非常喜爱读书,有些书他甚至能够熟读成诵。他从书中获得了许许多多的知识,懂得了许许多多的道理,发出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感慨。最终成功的引导了一场伟大的革命,成为中国伟大的领袖。这就是读书的好处啊!书中有这精彩的世界。 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在饱读各种书籍,浏览了书中的精彩世界后,发出了“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的感叹。他写下了许多的小说和剧本,其中最著名的有《威尼斯商人》。这也是领略了书中精彩世界的成果啊!
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李时珍在饱读医术之后,花费了许多年完成了闻名中外的《本草纲目》。这也是读书的好处。
李清照在饱读诗书后,写下了“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愁情;秦观在饱读诗书后,写下了“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缠绵;苏轼在饱读诗书后,写下了“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言壮语;范仲淹在饱读诗书后,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呼吁;志南在饱读诗书后,写下了“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春色;曹操也在饱读诗书后,写下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雄心大志。这都是领略了书中精彩世界而成就的伟大诗词。 作为中学生,我们更应该多读书,像古人一样去感受书中的精彩世界。书中既有“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也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悲凄,也有“学不可以已”的谆谆教诲。更有“众鸟高飞尽,孤云独自闲”的画面等待着我们去聆听,去领略。书中有着这麽精彩的世界,我们为什麽不像伟人一样去感受呢?
多年来,书作为一种记载知识的工具,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知识本身。一时间,似乎学富五车、汗牛充栋成为了权威的代名词,似乎每一句话都有所出典便万无一失。可是谁还记得,书所记载的,也不过是某些人的某些思考而已。而书的存在,只是为了启迪后人继续探索罢了。
王庆仁曾为了一幅人体解剖图,将《医林改错》这部书整整搁置了42 年;阎若璩曾为查考《古文尚书》一书的真伪性而穷根究底了20年;司马迁为了一条水淹大梁的传闻,亲自赶到大梁实地考察。就是这样,不盲目信任前人的论断,仔细而深入地思考,推动社会向前不断的发展着。
而相反,读而不思考者也比比皆是。德国化学家利比西曾费尽心力做了一次实验,提取到一种深褐色具有刺鼻气味的液体,而他仅凭书上的描述,认定那只是氯化碘,所以贴上标签了事,与溴的发现擦肩而过,追悔莫及。多少年的研究与辛劳,全部在那一刻灰飞烟灭,成为永远不能遗忘的遗憾。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各人有各人独树一帜的感想。无论是有用的、无用的;精密思考过的、或是突发奇想的,统统可以写成书籍,供世人翻阅。书的内容已经不单纯的限制在描述知识的区间内了。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中学生更要在读书的同时去思考,而不是一味的死读书,读死书。
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没有思考就没有新的发现,就不能突破前人的局限;没有思考就没有理性的升华,更没有什么发明创造。没有思考只会止步不前,永远也不会成功。让我用卢瑟福的话来问你:“你用什么时间来思考?”
文学风网站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