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1 / 1

RE:墙里开花墙外香*(随笔)(天籁)

发表于 : 周一 12月 13, 2010 12:37 pm
云想衣裳
老袁是不安于享乐的人,所以他在中国不会有奢侈的生活,外国人要给他这个名誉,咱是不要白不要呗——

RE:墙里开花墙外香*(随笔)(天籁)

发表于 : 周一 12月 13, 2010 8:59 pm
珍妮
老袁不会仰视,没有评院士,这是中国的怪胎,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哀!

RE:墙里开花墙外香*(随笔)(天籁)

发表于 : 周四 12月 16, 2010 1:08 am
沧海
现实生活中,如作者这样敢于抨击社会的那些阴暗面的文字好像越来越少了,不知道是人性的麻木,还是顾忌的太多,左右逢源者安逸于人云亦云的那些擦边球。作者虽无高谈时局,却又不离时局。文字在“墙内”,胸襟却在“墙外”,音调爽朗,清新高远,独树碑文

RE:墙里开花墙外香*(随笔)(天籁)

发表于 : 周日 12月 19, 2010 10:00 pm
隧道虫子
很悲哀,但这个词不知道该加给谁

RE:墙里开花墙外香*(随笔)(天籁)

发表于 : 周四 1月 13, 2011 1:08 am
流云
想必袁老自已是不会在意的,呵呵!大人者,胸装天下众生也!

墙里开花墙外香*(随笔)(天籁)

发表于 : 周日 3月 20, 2011 6:54 am
醉入天籁

















































墙里开花墙外香 *(随笔)

作者/醉入天籁











智力之花《中国体制啊,我无话可说》说出了一个基本事实。袁隆平的中科院院士落选,却被美国科学院选为外籍院士。这样的事情在中国屡见不鲜,上年纪的人早已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这个话题有一箩筐,但出于各种原因,很多人明明义愤填膺。最后也只好像智力之花一样“无话可说”。其实根本不是无话可说,而是要说的话太多太多,以致不知从何说起;说了也没有用,有些是不用说,有些是不敢说。中国人最爱面子,为了面子只好不说;中国人也十分看重好不容易到手的饭碗,为了饭碗只好不说;唯物主义也是利益注义,为了各种各样的利益只好不说。说虽然没说,那心理却是很不痛快,不平则鸣,智力之花就很不平,但它也有正常人的顾虑,所以明明说了很多,激起了很多人的不平,最后还是用“无话可说”作结。这就是文人的睿智,也叫狡猾。这一份睿智或者狡猾是社会给予我们的,归根结底是封建社会的文化意识给我们的。五千年文明交给我们很多东西,这种睿智狡猾也是其中之一。

袁隆平说到底也是个农民,中国人谁都是靠他的高产杂交水稻才有饭吃。美国人也是看到袁隆平解决了人类吃饭大问题才评选他为院士的。中国人看是看到了事实,但不评院士是有苦衷的,这个苦衷就是利益分配。我们这个国度对利益好处从来就是当仁不让的,所以才有“抢”,“偷”,“争霸”,“称雄”的习俗,贪污受贿。袁隆平一心在科研上,自然也就无暇顾及到关系和关系学。顾字的古义是回头看,现在主要是向上看,上面的人高高在上,逼得人人都要仰望。中国人大凡搞自然科学的都要低着头才行,眼睛里只有他的专攻;鱼和熊掌是很难兼顾的,所以就难得仰望,而且光仰望不行,还得纳贡烧香才是真顾。再说“院士”是根油汪汪的大骨头,给了你这个不仰望的袁隆平,这是亏本的买卖,等价交换的原则是不可不顾的。当然有时要顾一下,那要等到全球闹粮荒大量死人时,据说袁隆平现在已经是院士了,我们改到了无话可说的时候了。

但是,不平是客观存在的永远不变的规律,光靠说一说终于解决不了问题。


编辑/飘忽的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