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1 / 1

RE:雪之恋(沧海)

发表于 : 周一 12月 20, 2010 8:51 am
叶的奉献
好一幅雪景.欣赏了

雪之恋(沧海)

发表于 : 周日 4月 03, 2011 12:55 am
沧海























































雪之恋

文/沧海 ** 编辑/飘忽的云










初冬的一个清晨,我被老师打来的电话惊 扰了还没有做完的梦,叫我去缙云山看雪景。这样的邀请令我欣喜若狂,一向赖窝的我,马上叫上我的姐姐一道,风卷残云般整装出发了。
看见初升的太阳,没有一丝暖意,但我还是在心里暗暗的祈祷:太阳万岁,别出来,别把那积雪吓跑了。由于封山了,车不能开进山里去,只能步行3个小时才能亲近我心心念念的雪了。一路上行人入市,亦步亦趋,看见对面那些山头上面的积雪都在慢慢的融化了,心里不由扼腕叹息,脚步不由自主的加快了不少。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声。淋淋风吹面,纷纷雪积身,就是此时最好的写照了。
进入有积雪的竹林,那些薄雪已经在迫不及待的开始融化了,点点凋零的雪花化着小雨珠,从竹枝的缝隙里,散落在我们的头上,山越来越高,积雪越来越厚,融化的脚步也走的要相对从容,缓慢得多了。可能是因为久违了人间的那些美好吧,不忍心就这样还没有被我们捕捉到雪的空灵,就匆匆谢幕。燿入眼帘的地上枝叶,托起了厚厚的积雪,偶尔未曾覆盖完的那些绿叶,探出不服气的头,对着那些积雪哀怨的看着,厚此薄彼的那一抹零落伤感,被寒风尽收眼底。与那些失落的绿叶迥然不同的是耸入云霄的楠竹了,楠竹享尽了雪的抚慰,与雪的亲密接触,让地上那些没有被覆盖的绿叶们,嫉妒得脸都青了。昨夜那雪,对楠竹没有预约的登门拜访,让那些竹子有些猝不及防。但不难看出,竹子的那一抹不为人知的悄然欣喜。依稀听见,那雪与竹的低语:雪,昨夜羞涩的对月夜访竹,看见竹依旧是清洁如许,可有愁心?是不是扰了竹的春心?似乎打乱了竹的平静?竹用爱怜的目光,把雪紧紧缠绕,那冰肌玉骨,不欲谪世,是天地间最有诗情画意的精灵。看见自己摆荡在竹的身边,踏着溶溶烟月,不改昔日风貌,柔弱而不改刚洁。心里也有了一丝慰籍。雪把自己精心编制的一件晶莹剔透的羽裳,给竹披上,看见竹因为自己的那一份杰作,偶尔被改了往日的模样,心里有了浓浓的欣慰。可惜,好景不常,冬日的阳光,就那么不识时务的,不解风情的,去生生的阻隔了,雪与竹的短暂幽会。世间情意如此不稳,冷烟寒月,譬如雪花飘飞,转瞬间就没有了足迹可循。真应了那句:“情深不向横陈尽,见面销魂去后思”的惆怅。不知道是出于替天行道,还是骨子里面的那一份嫉妒。把雪与竹的缠绵演绎成了相思的泪,点点滴滴,滴滴点点,如诉如泣,飘洒在我的肩上,心间,只留下一抹淡淡的温存,和浅浅的忧伤。突然见,感觉自己有了不能承受之重。回头看看自己踏过的雪地上的足印,心里有了太多的不忍,把自己的脚,不由自主的放轻一些,再轻一些,尽量的不用身子去碰触那些我身边的楠竹,别去惊扰雪与竹的窃窃私语和耳鬓厮磨。让他们把那些美好,尽量的保留持久一些,再持久一些吧。穿行在雪与竹交融的空间,感知雪用了多大的勇气,才换来了与竹今生的一次邂逅。繁华易逝,聚少离多,不图长相厮守。哪怕是饮鸩止渴的片刻幸福,也值得去拼死一搏。
我们饥肠辘辘的爬到了有农家乐的地方,酒足饭饱之后,我和姐姐,老师三人堆起了雪人。我故意把那雪人的嘴巴给弄歪了。看见那个歪瓜裂枣的雪人,有些调皮,丑丑的样子,和我长相有几分相似,按下快门,见证我和雪人的此生缘。回头看看走过的渐渐融化的积雪。感怀着:白玉镶嵌青草地,绿竹披挂银铠甲的盛装。友人在耳边吟诵的一首诗:雪压竹头低,低得欲沾泥。一朝红日起,依然与天齐。友人的心境与我此时眼里的雪和竹的爱恨纠缠,相去甚远,。《浣溪沙》里面的一阕词句突然涌了出来:“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一路走来,心里一直奢望着,可以有踏雪寻梅的惊喜,可是,天不从人愿,一直没有看见岁寒三友中,我最喜爱的梅了。
在回家的路上,要经过一个道观,曾经路过此地几次,都因为行程匆匆,没有了却去看看里面的那些,令我神往的道姑和道士。我带着一种敬仰的心态,轻快的走进了那个庙堂。与一个大约四十岁左右,外面穿了一件羽绒服的道姑话起了家常。庙里住有二十个人,男女各一半,他们之间相互称呼为“师兄”,不论男女,可以婚嫁,不用吃素。吃住免费。他们除了每日抄写经书以外,还要练功。看见眼前这个道姑,脸上的一脸恬静,依稀看见了她内心一种心如止水,潇洒淡定,随缘止遏,随遇而安的从容。正要辞别的时候,走出一个道士,头发很长,在脑后面用橡皮筋连在了一起。一脸的清秀,一袭道服也没有淹没了他的俊朗。临别时,“师兄”送了我一本经书。可能是想超度我这个凡夫俗子,彻然开悟,豁然开朗,去领悟他们的道家真谛吧。
作别了那些“师兄”,在下山的一家农家乐旁边,看见一株红珊瑚,上面结满了一颗颗鲜艳欲滴的珊瑚珠。大雪给那些红珠子盖上了一层厚厚的白绒毯。红白相间,分外妖娆,我忽悠我的姐姐说:这就是相思豆,此物最相思,可以多采撷。
雪融化了许多,回来的路更滑了。朔风吹散三更雪,枕畔红比冰薄。很想在这深山日暮的断瓦残垣里,找寻到曾经儿时的荣华记忆。已经有了一丝薄雾冉冉升起,不敢再回首苍茫夜色,人事如飘蓬,风吹浪卷,雪压霜辗,多少繁华流过,回眸处,已经是满眼荒凉意了。心里涌动着::行人过尽烟光远的渺茫,茂陵风雨雪的沧桑。寂寥行殿锁的荒芜,山深日易斜的感伤,盘踞在落落寡欢的脚步里。任时光呼啸而过,风移月迁,我只能在心里细致的描摹那些雪中即景,眼里如今看见的已是积雪融水的无奈,转瞬即逝的悲凉,在心里弥漫开来,再美好的东西,都如这如期而来的季雪,瞬间化为乌有。人生聚散与这雪景同理,本想用一切有形的东西留住曾经的那些美好,惊艳浓情,犹如午夜绽开的昙花,今日冰封的大雪,稍纵即逝。亲吻的双唇,会分开,交缠的十指会松散,抵死的缠绵,也有力竭退出的时候,情意虚空,留在最后的就是一无所有了。还好,我给这些眼里的尤物都按下了快门,留下了那些我见过的美好,让这些风景成活于心,跟随我一同慢慢变老。














文学风网站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