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1 / 1

我也说春晚(何方)第一篇

发表于 : 周四 5月 26, 2011 11:32 pm
何方86























我也说春晚
文/何方 ** 编/飘忽的云










2011年春晚这一中华盛宴在一片团结、和谐的气 氛中,在熟悉的难忘今宵的乐曲声中结束了。

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是对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春节,由全国性的电视台举办的一次春节联欢,春晚的任务就是在大年三十这天晚上,在全国范围内增加喜庆氛围而已,它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艺术载体。春节联欢晚会,办在三十晚上,是过年的象征;它已经成了老百姓新春佳节的一道文化大餐。

一年一度的春晚也慢慢地走进了千家万户,甚至成为了老百姓过春节的又一丰盛的“年夜饭”。 春晚从一九八三年第一届开始举办至今它已二十八个年头了,它已经成为国人年俗的一部分,这“年夜饭”吃多了,自然就没有了当初的新鲜感。众口难调,春晚的举办并不是都能满足每一个人的喜好,我常在春晚之后听到一些评说——都是些啥玩意啊,真是老太太过年,一年不如一年;有人说,央视的水平太次,还不如地方台;还有人说,春晚掠夺了人们过春节的自由,呼吁有关部门封杀春晚……凭心而论,我却觉得春晚是越办越好,我看到的是春节联欢晚会不论从舞台、音像、灯光、道具、先进的电子合成技术、演员的化妆、服装、演技,从节目的编排到主持人的自如发挥,还是从节目的创新到舞台美术的合理灵活运用,实在令人震撼、耳目一新……春晚给人们带来的是欢乐和开心,是和谐和团聚,况且,还有很多战斗在财富生产第一线的同胞在眼巴巴的盯着这除夕大餐呢!我们这个社会已经剥夺了他们太多,对于这几乎是最后的娱乐盛宴,谁忍心以自己之好恶而剥夺了呢?

过年的精髓不在结果,而在过年的过程:合家团圆的喜庆,美好的祝福,新一年的憧憬。当然,鞭炮要响亮、饺子要喷香、春晚要给力,但我想那些因春晚不和口味而破口大骂的人,恐怕春节过的也不痛快吧,因为他们失去了过年的感觉。

春晚无罪,它是我们几千年春节文化中最新鲜的东西,是在我们眼皮底下成长起来文化。春晚是“联欢晚会”!是为全国人民,各个阶层各条战线上的人们准备的,

为啥说现在的春晚在相当一部分人心里感到比较平淡,总觉得不如从前。客观讲,倒不是说现在的水平不如从前,而是现在的水平大大地高于从前,广大百姓的欣赏水平也高于从前。尽管电视台的编导们搜肠刮肚,煞费苦心地精心策划,可总还是有人批评指责甚至讽刺挖苦,其实,这些都是怀旧心理在作怪。八四年的春节联欢晚会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像马季的单口相声《宇宙牌香烟》、姜昆、李谷一的河南花鼓戏等都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一曲《难忘今宵》一直唱到了今年的春晚。记得八三年,家里只有一台十二寸的黑白电视机,当第一次看到春节联欢晚会,那种欣喜实在让人难以忘怀。这以后,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电视的逐步普及,一年一度的春晚也慢慢地走进了千家万户,甚至成为了老百姓过春节的又一丰盛的“年夜饭”。如果你把一九八三年到二零一一年所有的春晚录像做一播放比对,你会觉得这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她记载了一个社会的飞速发展,物质文明的不断进步、人文思想的日臻完美!
人们的思想、观点、爱好、习性,情感是千差万别的,对春晚的看法当然各有千秋。回顾看过的二十八届春晚, 2008年的春晚我一半还没看完就睡觉了,感觉没一点意思的,因为股票大跌,损失惨重,心情不好,后来心情调整过来再看2008年春晚回放感觉就截然不同。今年的春晚又结束了,我觉得整体还是不错的,重要的就是开心。
2011年的央视春晚是以温馨的方式来调和、化解社会矛盾,进而达到社会和谐的,今年的春晚广告播出也能让人接受。整个春晚,和谐是贯穿始终的基调。开场歌舞《回家过年》,我们知道,中国每年的春运类似于一场战斗,从“一票难求”到有票也难以上车,再到上车后难捱的旅程等等,我们很多人都经历过这种场景开场节目中,隐去了回家的艰苦过程,代之以“回家”本身所具有的美好的温情,赞美和切合了中国人传统的顾家观念,随着一列火车开到舞台中央,韩庚从火车上下来,唱起了回家的兴奋,回家的兴奋压倒了对旅途的恐惧。殷桃引领着一群空姐演唱出想家的情怀,是啊,空姐们不是要回家,而是要送人回家,由她们来演唱想家的感情无疑是非常合适的;看见他们就让我心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宋祖英的歌《天蓝蓝》侗族大歌气势磅礴,清新、淳朴,让人们仿佛“穿越”到了她的“小背篓”时代。真的宋祖英人美歌更甜,非常感染人。接下来的群口相声《专家指导》:以苹果为题,养生理财收藏情感专家胡乱调侃,逗你一乐。我看到舞台上姜昆在央视春晚始终坚持着群口相声的路线,报名热线被打爆,和冯巩一样风格保持不变,李小冉和邵峰的小品,让我感到惊喜,他们把一些生活中夫妻可能真实发生的事融入了进去,看起来就像身边发生的,呵呵,这才是贴近生活。邵峰幽默的演绎和其中几句经典的调侃也很亮点,是春晚里新鲜的空气;民族歌舞蒙族热情豪放,回族活泼欢快,壮族舒展轻盈,维吾尔神秘庄穆,藏族奔放强壮。各具特色。大气磅礴。好。 美好时代 黄海波和海清的彩票故事也不错,简单的情节却被两个生动的人演绎的活色生香,只是主人公在最后问观众这“500万该不该要”的时候,怎么听到 “要” 的呼声有不少呢,呵呵,看来真的要通过小品“教育”人民,是件容易事哦~。《爱我你就抱抱我》,小孩子们都很可爱,刚出场的那个小孩子很想去抱抱亲亲他,呵呵,小孩子还是保留固有的一份天真和纯净好。魔术《年年有鱼》,那个年年有“鱼”的魔术同样强调“传统”说实话驯鱼时,怀疑那些鱼是假的,要么就是植入什么东西,可以遥控控制的。从画上的东西变成真实,真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可这毕竟是魔术,还是不要去解密的好,留下一份美好的想象吧。《春天里 》旭日阳刚组合及西单女孩的一曲《想家》,隐去了艰难的北漂蚁族生活,用家庭温馨取而代之;深圳民工街舞团很打动我,像当初达人秀上的人物一样,虽然生于平凡,但大家都一样有着丰富的情感、广阔的心灵、和对于梦想永不停息的追求。所以,一个人是否受人尊重和爱戴,和他所处的阶层无关,和他拥有多少财富无关,而是取决他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很喜欢这个节目,看到那么多为理想,为事业,为生活,为家人出外谋生,他们之中有城市的,有乡村的,有文化高的,文化低的……边看我边想 “农民工”这个词是否该改改了?《同桌的你》三个老人也由最初的误会走向了和谐,他们分别成了爹,娘,爸。养父的孩子承诺不再找亲生父母,无儿无女的赵本山夫妻得到了一个干儿子。最后小品在儿子唱歌,娘做吃的,爹爸一起喝酒的温馨幸福中结束,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至于这个孩子所表现出的与年龄极不相称的智商,对于三个老人是好是坏则不在观众的考虑之中了。赵本山和小沈阳是深受许多观众喜爱的,因为赵本山可以给人们带来欢乐,人们也希望赵本山能把更多的徒弟带到春晚这个大平台上,希望我们的黑土地文化、东北二人转可以传播得更远;台湾人来表演魔术和歌舞表现了大陆与台湾的和谐;其它不不一一来叙,最后说说韩红的歌,和老郑的歌,是这一批真正做音乐的人在一次次感动中国人,他们是在用心、用灵魂在歌唱。

2011年的央视春晚承载了娱乐功能和社会功能,用一种文艺形式来消解社会的矛盾,提供一种温馨的感动让人心里温暖。    


















http://bbs.sdinfo.net/attachments-bak/d ... eb088e.sw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