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1 / 1
RE:公祭革命烈士祭文(铁血汉)
发表于 : 周日 4月 17, 2011 1:54 pm
由 醉入天籁
铁血汉网友如晤:
新旧两体祭文,洋洋大观,举目皆是。然体式一定,语言迥异。旧,当依古体,或四六骈体,或古风词令,或古体散章,其间辅以文言虚词,抬头、落款、称谓,段落均固定无异。新,体例格式变异尚小可,语言则全凭现代汉语规范,不可混淆。盖因五四开白话语体之先河,文苑精英率先垂范,遂成潮流,始有今日。
RE:公祭革命烈士祭文(铁血汉)
发表于 : 周日 4月 17, 2011 2:10 pm
由 醉入天籁
拜读该祭文,臧否腹诽,莫衷一是。1、“伏维”这一虚词当用在文后,伏惟尚飨连用。起句单用一维字即可。后续年月日,古体宜用天干地支纪年为妥,若用公元字样,则以新词。2、“某某某谨备三牲不典之仪致祭于某某某灵前而言曰:”亦为古体固定语式。
RE:公祭革命烈士祭文(铁血汉)
发表于 : 周日 4月 17, 2011 2:37 pm
由 醉入天籁
3、若古汉语基础欠佳,囿于时代变迁,不谙古之称谓礼仪,建议用现代语体文写作祭文,切忌文白夹杂。
RE:公祭革命烈士祭文(铁血汉)
发表于 : 周日 4月 17, 2011 2:40 pm
由 醉入天籁
4,古体祭文唱读,新体则用普通话朗读。菲大儒不谙唱读矣。
RE:公祭革命烈士祭文(铁血汉)
发表于 : 周日 4月 17, 2011 4:22 pm
由 铁血汉
承蒙先生指正,先为谢过。此文原拟于三年前,系活动组织所请挥笔。原文非此文,此文系组织版主改动多处,出于尊重版主,将过就过,再改则有碍友谊,还望先生见谅!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指正者,先生。
RE:公祭革命烈士祭文(铁血汉)
发表于 : 周二 4月 19, 2011 6:04 pm
由 妖桃
拜读
RE:公祭革命烈士祭文(铁血汉)
发表于 : 周二 4月 26, 2011 10:23 am
由 流云
Quote引用ID编号为39468,称呼为醉入天籁于2011-04-17 14:37:46发表的 :3、若古汉语基础欠佳,囿于时代变迁,不谙古之称谓..
赞同!
公祭革命烈士祭文(铁血汉)
发表于 : 周二 9月 13, 2011 12:22 pm
由 铁血汉
伏维公元2009年3月28日,时值清明哀节,有岳州籍红网网民铁血汉等60人,备肴、酒、香、烛祭奠于烈士灵前: 公等英烈,成排建制;人不过半百,灵仅存五具;内中多系本省本籍者,亦不乏外省外籍人士;虽其姓名,多不可考;然其事迹,不可磨灭。兹迩离世七十五载矣!生命虽逝,精神犹如东海精卫,永生不死。 追思先烈英灵:有排长李子端者,本籍平江县南江人;副排长李正阶者,本籍岳阳县张谷英人;宣传员刘英者,女,本籍岳阳县张谷英人;宣传员刘伟英者,女,本籍平江县人;宣传员胡志萍者,女,江西省修水县人;另有查究不到名、籍者若干人。 时公元20世纪30年代初,值中国革命斗争残酷之际,公等热血青年,外慕苏俄革命,内应井冈星火。身虽处“天当房、地当床、野菜充军粮”恶劣环境,却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真理。遵照党的指示,高举镰刀斧头大旗长期武装活动于相思山区一带,坚持救工农出水火,图国家于富强。终因形势恶劣,于公元1934年5月集体牺牲于此。 转眼时光已至21世纪初,新中国成立已60周年矣!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自中央到民众,竞领和谐新思维;从外交到内政,勤创奉公好气象;国家发展,初现伟绩;人民生活,亦达小康;华夏已之雄起,羡引五洲万国共瞩目;九洲暂之安宁,骄赖三军将士齐协力。值此盛世,追思革命先烈精神之宝贵;再展宏图,永铭立党为公方针之任重。今奠肴酒,不忘公等“热血催壮志,豪情干革命”的高尚情操。犹聆九天之上,笑看今日祖国屹立于世界列强之林开怀声;再秉香烛,我等誓言绝不可弃“先忧后乐”之传统美德。无论人从何事,身居何职,愿在各自岗位,谨以祖国繁荣昌盛为已任而敬业不已。 革命先烈永垂不朽!
铁血汉个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