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1 / 1

写给文学风年轻的文友——兼复涟清《我在你们的世界里沦

发表于 : 周三 10月 19, 2011 1:34 pm
醉入天籁









 
 
 
 
 
 
 
 
 
 
 
 
 
 
 
 
 
 
 
 
 
 
 
 











写给文学风年轻的文友

——兼复涟清《我在你们的世界里沦陷》

作者**醉入天籁 ** 编辑**飘忽的云











文学风有一大群年轻的《红楼梦》爱好者,他(她)们沉醉在曹雪芹笔下如诗如画如泣如诉的意境中,体悟文学的魅力,感怀人生的沧桑。雪琴有灵,当在大观园里召开笔会,而这笔会的主题似乎就是“红楼人世,斯在今朝”。
前几天,年轻漂亮的李岳平一篇《面对红楼佳丽,我该娶谁为妻》在网站热议开来,象牙塔内学子涟清更是诗词曲赋写红楼,而在实际生活中,这个又叫莫离的女孩简直是读红成习,写红成痴,朝朝暮暮沦陷在红楼人物故事中。其他网友怎样的爱红嗜红迷红的情景我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这些年轻人都未能从《红楼梦》独有的氛围里跳出来。无疑,红楼里有许许多多的惑,现实生活中同样有许许多多的惑,由惑而惑,这些年轻人就一定经受着各种各样各不相同的情感煎熬,严重的会迷失人生的方向和目标,更甚者就会颓唐青年人最可宝贵的激情与活力,直接损坏身心健康。偏偏这个世界已经被物欲荼毒得体无完肤,人与人之间除了利益还是利益,传统美德消亡殆尽。青年人沉沦在红楼里那种蹂躏人性,糟蹋美好的负面效应中的后果令人不寒而栗。我清楚的记得,我的一位上世纪五十年代毕业的大学生堂兄,就是因为迷在红楼里出不来,自觉的隔膜了社会,最后溺水自尽。今天这个社会的意识形态和个人的思想境界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天壤之别,象牙塔里的学生即将成为蚁族和已经成为了蚁族,他们再也经不起红楼的“折磨”。进入红楼意境后的关键问题是“出”,进去了就出不来,那将是红楼红学的悲哀,当然更是时代的悲哀。为了有效地处理好这一问题,我提议大姐在网站设红学研习协会。目的就是要让年轻的红迷们进得去出得来,正确的阅读和思考红楼,从而尽力做到珍爱生活,珍惜生命。



下面,是我对涟清《我在你们的世界里陷落》一文的个人感悟,仅供大家阅读红楼和思考人生时参考。
涟清,你执着于你的世界,我看着你沉迷,看着你沦陷,看着你一步步走向万劫不复的深渊。一切你都是自愿的,一切你似乎都感觉到了结局。他与她,本来就是你人生的匆匆过客,你能触摸到他们的心跳、他们的温度,甚至你也窥视到了他们在某一瞬间的美好、高尚和幸福。然而你知道,那些都与你无关。人世间演绎的大多是别人的故事,别人的故事有时还特别提高了分贝声嘶力竭的喧嚣,你明白,那些笑靥,那些蹙起的眉线,那唇边一丝残酷的笑意,甚至,那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的宽宽肩膀、极具诱惑力的怀抱,其实,这些都是在做戏。这世界,也许只有你,也只会是你,一如既往的痴迷、沉溺,痛着别人的痛,伤着别人的伤,折磨又折磨,自戕又自戕,直到香消玉殒,零落成泥。
然而,你知道吗?这一切都不是《红楼梦》之错,当然,也不是你我他之错。错在哪?你看看天空就知道,你嗅嗅空气就知道,你进食就知道,你出行就知道,即便偶尔翻翻报章杂志你也知道,有一只手,不,准确地说是一支魔杖。这支魔杖已经试图改变世界并且已经改变着世界。它唆使人们互相撕咬倾轧,不死不休。它将人回归兽性,驱使人们回到原始公社。
我不说,你也知道这支魔杖在哪,你也知道魔杖的颜色、气味和质地。世上原本没有蛊,蛊自心生,这里有主动和被动的关系。那支魔杖就是催生所有蛊的原生地,它目标明确,花样百出。所谓目标明确,因为它知道物质不灭定律。芸芸众生只要活着就要消耗掉相应的物质,大家都要消耗,魔杖的占有欲就受到了空前挑战,它要攫取所有的物质为己有,他要凭这些物质统治世界,生杀予夺,一任己便。有什么方法不让大众占有物质呢?魔杖从生物链里悟到了诀窍,那就是让人们思想沉沦、意识混沌,为了物质利益而回归动物的原始本领。大家你争我夺,你死我活的疯狂拼杀,结果是所谓的强者存活下来,更强的强者笑到了最后。那只手原形毕露的出来分赃,生命的原野于是凄风冷雨,腥风血雨。这些风雨和着魔杖的惯性力衍生出许许多多的蛊和毒,目标所指还是物质利益。涟儿,社会就是如此冷酷,人生就是这样凄凉,你是弱者这一事实早已确定无疑了。你的周围早已布满了森严的壁垒,你的痴情,你的绝恋,你生命本真的善在这壁垒面前无声无色,无影无踪。不要奢望你能感动谁,别人不会理睬你的,在他们看来你的所思所行都是幼稚可笑的,他们需要你这种幼稚可笑,他们会鼓动引诱你继续幼稚可笑。唯一的办法就是不让他们如意,不让那支魔杖如意。生命的过往,风花雪月只是一瞬,更多的是生存条件的柴米油盐,你老家庭院里的那架秋千在风雨中已经不堪一荡。那只葫芦瓢已经干裂风化。父亲的肩膀疲沓了,不能再承载你的生命之重,尽管他愿意一如既往。母亲的怀抱正在落寞,那曾经饱满的乳房你再也没有资格吸吮。奶奶风烛残年,那个小院在如火如荼的拆迁声中岌岌可危,父亲谐母亲奔波在远方。一切,只有靠你自己。红楼梦里你只要记住一句“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刀剑严相逼”就行了。
不错,固守和钟情曾经是一种美德。但现在流行的是“存在才是硬道理”。为了自己的存在和更富有的存在便毫无顾忌的将一切伦理的、道德的统统踩在脚下。这一切,已经形成了趋势,形成了潮流,你固守和钟情能干嘛?他年葬侬知是谁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