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1 / 1

RE:写文章要通俗(虎子)

发表于 : 周三 7月 20, 2011 5:03 pm
江湖夜雨
苏轼曾说:"大凡为文,当使气象峥嵘,五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

RE:写文章要通俗(虎子)

发表于 : 周四 7月 21, 2011 9:18 am
珍妮
这个观点我赞同,现代人大多都读现代书,古文固然好,但有几个人能真正读得懂,读不懂其好又怎么体现。我认为写诗写词最好别一味地去追求引经引典,弄的人一头雾水,一首诗有典故当然好,没有也无所谓,能说明问题,字词能达意足矣,何必之乎者也呢?我看蔡世平先生的词就很有特色,一看便知。所以,楼主的观点很好,诗文还是通俗的好!

写文章要通俗(虎子)

发表于 : 周六 3月 31, 2012 4:02 pm
虎子
]

















写文章要通俗

作者: 虎子 编辑:琴心







文章是语言的书面形式,主要功能是记述,交流和抒发
感。 ­
­
远古人结绳记事,但结多了绳子不够用,而且打的结又都一
样,时间长了自己也弄不明白哪个结表达什么意思,就又在地
上,树上,石头上刻画符号记事。以后慢慢在陶器,甲骨上刻
画,文字就出现了。后来有人发现竹子轻便,刻在竹子上易于传
阅。­
­
刀刻竹简,文字艰难,古人文章凝练易懂,圣贤文章皆出上
古。 ­
­
秦朝焚书坑儒,儒生们大受打击。好在秦朝短命,竹子烧
了,脑子没烧,好多儒生早以将圣贤文章烂熟于胸,这才保存了
古代优秀文化,都是因为文章通俗,凝练的缘故。­
­
到了董氏尊儒,蔡氏造纸。儒生们大出一口恶气,大量文章
问世。尤其是以司马相如为代表的··赋,辞藻华丽,言之无
物。我相信不只我一个人看不懂。 ­
­
两晋南北朝天下大乱,文人们或依附权贵,附庸风雅;或隐
居山林,装疯卖傻。少有大诗人,好文章问世。就一个陶潜还是
唐人挖出的骨灰。­
­
有什么样的历史和政治背景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文化氛围,有
什么样的文化范氛围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文化人。古近中外,概莫
能免。 ­
­
唐初,国力日盛,开僵拓土,出现了一批浪漫主义和边塞诗
人,安史之乱以后,人民流离失所,痛苦不堪,伟大的诗圣杜甫
出现了。晚唐,朋党纷争,文人们又开始卖弄风雅,诗不言事,
以图自保。后人称之为‘魏晋风度晚唐诗’,我就不喜欢。 ­
­
宋朝的人民生活水平应当是相当富裕的。解决了温饱,才会
有文化需求。宋朝出现了大批诗人,词人,戏剧和小说开始萌
芽。­
­
元代的部分人生活也不会很差。戏剧和小说开始活跃起来。
有需求就一定要有供给,文学逐渐走进民间日常生活。三国,水
浒,西游出现了。现在我们看这些书,有些地方可能会不明白。
那是时代太久远了。 ­
­
但我敢肯定的说在当时都是大白话---所有的名著---都是通
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认可的东西。­
­
现在我们听孔子的话很深奥,我想当年也是 大白话,诗经就
是证据‘伐木工,农民,士兵,弃妇。。。。。。’的歌现在读
着都很雅,很古典。当时不过就是鲁迅先生说的“亢悠。。。
派”。­
­
说这些就是一句话---写文章要通俗。 ­
­
我敢这样论断:现在谁写的打油诗,如果能流传到一千年
后,一定是古诗。 ­
­
话说多了,人就熟了;书读多了,书就俗了。 ­
­
红楼梦可能是个例外吧! ­
­
但红楼梦里的诗词不例外:有一回一大帮人对诗,凤姐先说
了一句‘一夜北风紧’ ­
­
对来对去,嚼来嚼去。 ­
­
还就这一句‘一夜北风紧’ ­
­
有味儿!­



文学风欢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