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1 / 1

RE:快喊一声妈(梅花君子)

发表于 : 周六 9月 10, 2011 9:13 pm
梅花君子
呵呵,本文在红袖添香.小说论坛举办的秋天的故事征文比赛中,获得二等奖.

RE:快喊一声妈(梅花君子)

发表于 : 周日 9月 11, 2011 12:36 am
涟清
现在涟清渐渐不那么容易感动了。读这样的文章也流不下一滴眼泪。

快喊一声妈(梅花君子)

发表于 : 周四 4月 19, 2012 10:32 am
梅花君子
































快喊一声妈
















作者: 梅花君子 编辑:何方


每年,立秋刚过,表姑就挎着框子,给春巧送煳玉米。每次都要在城里住几宿,而且还和她一个被窝,用粗粗糙糙的大手反复抚摸她的身子,觉得特别的不舒服,有时真想告诉表姑,不能没完没了的摸她,心里面烦的很,想想人家是客,而且是好心好意从山里面给你送煳玉米,可是这种不悦的感觉就好像一个鱼刺卡在嗓子里,怎么也说不出。这几年,她考上了大学,每年的暑假表姑也没该这个习惯,坚持不懈的每年暑假都来走动一次,除了煳玉米,临走时还拉拉扯扯给妈钱,反反复复说这是她一点点心意,不给春巧,晚上睡不着,心里发慌。 “表姑,我上你家玩玩?” “我家条件不好,房子又矮又脏,委屈了你。” 每当说到这句话,表姑脸总是红红的,眼睛总是不敢看她,真是奇怪,表姑咋还这样,想想也是,乡下人穷,吃喝都是问题,不能给人家找麻烦,不能让人家多花钱。眼下,立秋又过了好几天,表姑该又送煳玉米,盼了几天,还是没什么动静,让她有些着急上火。春巧就喜欢吃表姑煳的玉米,白白鼓鼓的玉米棒,上面还残留着几缕暗黄色的玉米樱,那浓浓的香气,早就扑倒她的鼻子里面,从小就喜欢拿煳玉米当饭吃,直到现在还不改这个习惯。细心的表姑,最近这几年再挎一筐子煳玉米的同时,顺便还带来了地里产的大蒜,菜园里土生土长的紫色大茄子。她总是亲自剥开蒜皮,用砸蒜杵子做成细细的蒜泥,把茄子在锅里面蒸熟,煳玉米和蒜茄子混在一起吃,有滋有味,百吃不厌。 “妈,我表姑咋还不给咱们送煳玉米。” “哎,你表姑,庄稼地的活计多,也许晚一天两天。” 春巧想想也是,庄稼人不容易,肯定忙的不可开交,努力的忘记那香气熏人的煳玉米。为了解馋,她倒是从地摊上买了几根煳玉米,味道不正,偏嫩,一咬一包汤,难吃死了。半夜翻身梦醒之际,还念念不忘往年的煳玉米。这个表姑,今年咋啦,想不明白。 一个流火的正午,春巧正在午睡正酣,突然被门铃惊醒,母亲早就开门迎客,进屋的是个农民,脸被太阳烤的黑瘦,腰就像拼盘中的虾米弯弯的,看着母亲和春巧,半天才说话,母亲才缓过神。 “在外面站着干啥,赶紧进屋吃块西瓜解解渴。” “我就—就——不上屋了,给你们,送—送——送一些煳玉米,还有其他的东西。” “我姐忙啥呢?” “…….”春巧和母亲拉拉扯扯把那个男人请到客厅,好像招待贵宾似地招待他,西瓜、雪糕、冰镇饮料摆满了茶几。 “我姐咋啦?” “没了,好几个月了。” “你可别胡说八道了,去年来的时候还活蹦乱跳,好好的人说没就没,你们准是又生气了。” “人,真没了,没了,没了,真的没了。” 春巧听了这话,眼泪就滴滴答答的掉了下来。 “咋没的?” “起早上山采杏核的时候,掉大沟里,摔死的。” “没的时候,咋不告诉我一声,让我和春巧送送她。” 母亲说着说着,捂着嘴哭了起来。 “你别哭了,人没了,就没了,活着的人,还得好好活。”“柳儿,咋办了?” “上初中了,在学校住。” “你咋就像榆木脑袋,嫂子就想让春巧,当着她面喊声妈,可是你怎么不告诉我一声,你个混蛋,霞摊上你这个蒸不熟煮不烂的男人,那是哪辈子没干好事。” “我都不知道,霞是啥时没的,人们发现的时候,身上都发包了都着蛆了,胸脯子都让狗撕开了,呜呜……” 春巧看着熟悉的柳条编成的框子,看着一排排的煳玉米,心里面倒象爬满了长长短短的毛毛虫,心烦意乱不知该咋办好。 “你今天别走了,我给你找个地方住下,明天你带着我和春巧到霞的坟上看看。霞,真命苦,让春巧在她坟头上喊她一声妈,我也就安心了。” 春巧以为自己听错了,拽着母亲的衣袖子,反反复复的追问。 “妈,你是不是糊涂了,咋还睁眼说瞎话,你是我亲妈,你咋说我是别人的孩子。” “巧,那个人不是你表姑,她是你妈妈,亲妈妈。” “这怎么可能,这不可能。” “傻孩子,这是你亲爸,你亲爸来看你来了,你妈再也不能来了。”“这是咋回事,我不明白,真的不明白!!” 那个男人一下子跪在春巧面前,用手捂住脸痛哭失声。 “巧,爹对不起你,对不起你。” “快起来,这不是你一个人错,霞也想给你们张家留个后吗?” 春巧才明白过来,亲爹亲娘为了要儿子,就把她送人了,送到了城里,成了现在的模样。感谢爹娘,如果在山里,早就嫁人了,早就头顶烈日的下地干活。 那个男人,哆哆嗦嗦从衣兜里掏出一个小木匣,油漆斑驳,显得特别的陈旧,打开木匣是一个翠绿的戒指,圆润剔透,一看就不是普通的物件。 “巧,这是你妈留给你的念项。这东西是你太姥姥临没的时候,交给你妈的,这东西叫缅甸玉戒指,有些价值,好好留着吧。” 春巧不知怎么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好像一下子就换了一个人儿,呆呆傻傻的,不知该怎么办好。迷迷登登的不知在想什么,不知在干什么,不知道黑天和白日。养母陪在身边,反反复复的说明情况,当时亲父母为了要二胎,为了保住村干部这个官,才悄悄的把她送人…… 早晨,春巧被人拖进了客车,一路颠簸,到了晚上才到老家。爷爷奶奶、叔叔大爷、婶子嫂子、姐姐妹妹们都赶上前来,打量着春巧,窃窃私语,评头论足,看着说着笑着,有人唏嘘,有人转过脸抹眼泪。老屋草房,依旧都那么陈旧,一切都那么的落魄。在老家了,墙上挂满了柳的奖状,一等奖、二等奖……柳在利用暑假补习英语,他就是父母的所有,也是唯一的希望. 春巧呆呆的站在长满荒草的坟包前,草里面开满了红的、黄的、紫的、白的形态各异的花。风从松树林中走过,掀起一片呼啸的波涛;不知该说些啥,曾经的表姑,如今却变成了死去的亲妈,心里翻滚着情感的激浪。烧透的纸钱,化成了黑色的灰,被风刮起,旋转的飞,好似黑色的蝴蝶,高高低低的漂浮,不知啥时,落在人们的肩头,糊在人们的脸上。奶奶实在憋不住了,流着眼泪,带着哭腔,大声说话。 “巧,赶紧叫一声妈,你妈盼了这些年,就希望你张口叫一声妈,活着的时候没听到,死了你就不能叫一声妈吗?你咋那没良心,那年她不给你送煳玉米,回来之后,不大病一场。你这个丫头,咋这么没良心。好孩子,赶紧叫一声妈。” 春巧,仿佛看到亲妈在漫山遍野的小路上,艰难的行走,黑黑的脸上,滚动着汗珠……想起了亲妈那双温暖而又粗糙的手,想到了亲妈那开心而又苦楚的笑。 “妈,妈—我来看你来了,妈妈。”春巧话还没喊完,那泪水便象溃堤的洪水,汹涌的奔流出来。
内蒙古赤峰宁城 2011年8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