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1 / 1
RE:杵在路口的老人(秃鹰)
发表于 : 周一 5月 07, 2012 11:36 am
由 清风
文章饱含深情,记录了爷爷奶奶对我们晚辈深沉的爱,和我对他们的感激之情,年轻人能够做到这一点,已经非常不错了,提一点建议:结尾看似点题,但不够圆润,硬邦邦的,如果在汽车缓缓开启,游子离家越来越远,可奶奶还杵在路口,遥送孙子远去的车轮,那种依依不舍的场景,效果会更好一些,个人意见,请参考。
RE:杵在路口的老人(秃鹰)
发表于 : 周三 5月 09, 2012 9:35 am
由 平远高歌
能感受到作者在文中对奶奶的深情,问好作者!做一个孝顺的年轻人真好!
RE:杵在路口的老人(秃鹰)
发表于 : 周四 5月 10, 2012 3:17 pm
由 厚德载物
可怜天下父母心!人世间最诚挚的情感就是长辈对晚辈的那份感情。难得的是晚辈能感受和记得那份感情!作者是个有感情的人,能把长辈的那份心写在文章里,必然会牢记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上,好极了!
RE:杵在路口的老人(秃鹰)
发表于 : 周日 5月 13, 2012 3:37 pm
由 荆棘鸟
几十岁的父母还在外奔忙,八十岁的爷爷奶奶要牵挂儿辈还有孙辈,都不容易。问候忙碌而幸福的一家人。
RE:杵在路口的老人(秃鹰)
发表于 : 周一 5月 14, 2012 8:47 am
由 茶缘心语
Quote引用ID编号为48257,称呼为清风于2012-05-07 11:36:49发表的 :文章饱含深情,记录了爷爷奶奶对我们晚辈深沉的爱... 谢谢清风.你说的对,结尾我确实是一笔带过.显得很生硬.
杵在路口的老人(秃鹰)
发表于 : 周六 11月 10, 2012 10:25 am
由 茶缘心语
杵在路口的老人
作者:秃鹰 编辑:清风
霞光落幕,两排零星点点的农家灯火使向身后,远方,两间陈旧的房屋正缓慢的向我使来。
咚咚咚,我敲响了门拴,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弯着腰,为我打开了门。屋里还坐着另一位瘦若蓬蒿的八旬老人,两位老人便是我的爷爷奶奶,他们见孙儿回家,自当十分欣喜。奶奶把我叫进屋后就立刻去给我做饭。正月,家乡还是冰雪天气,蜷缩在火炉旁的爷爷见到我,也立刻给我腾出一隅之地。吃完饭,一片嘘寒问暖之后,奶奶便提起了爸妈,问他们什么时候回来。因爸妈在外地做事,春节因为事多,没有回家跟他们过年。所以每当我回家,他们便经常问起爸妈啥时候回来。我看着奶奶焦急的脸庞,沉默了一会才微笑着说“他们过小年(正月十五)回来陪你们过节”,奶奶没在说什么,只是静静的沉默。
游子的人,牵母的心。身在异地,总是身不由己,所做跟所想往往是背道而驰。这一次,爸妈也跟往常一样,说了并没有做到,而是在正月十六回家看他们的。
我这次回家,也是因为身份证被弄丢,才回家补办的。在家呆了三天,办完了事,又因买火车票而急匆匆的离家。临走的那天,寒风呼呼冰冻着过往行人的胡须,我早晨八点起床,奶奶早已烧着了火。
她说“我做饭给你吃,吃完再走”。
“我急着走,不用了”我回应到。
“那我烧几片饵块给你吃吧”
“不用了,您们照顾好自己,我走了”,奶奶没有回应,我也走出了门。
来到路口,正好遇到一辆开往城里的班车在等人,我便上了车。一会儿,奶奶拿着三片饵块走来,我接过之后,她问司机还要多长时间走,司机说“还要一会”,奶奶便回了家。又过了一会,奶奶又拿着五片饵块走来。我说“吃多了会晕车,不要了”,但奶奶硬要塞给我,司机也说“老人那么有心,你就拿着吧。”我从奶奶长满老茧的手里接过了那松软的饵块,也凝视到了奶奶的一头白发,不知她的头发何时白了那么多。我手里的饵块都还未吃,正当我沉思时,奶奶又蹒跚着步履向我走来,我突然之间眼睛变得湿润,立刻下了车,向奶奶走去,当我打算跟奶奶向家里走时,司机鸣笛催我上车,我向奶奶招收后,不敢回头在看她,任汽车缓缓的把我载向远方。
爷爷奶奶的那个年代,子女都多,能吃饱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孩子多了有争议,父母对子女,对孙儿不公平,这些都是常有的事。我总认为那些因爷爷奶奶对父母不好而讨厌,记恨老人的人是愚蠢,幼稚的。不同的人,不同的年代,不同的背景,他们有不一样的难处,我们根本没资格去评论别人。对于我而言,不管他们曾经如何,我只知道自己拥有的是爷爷奶奶,拥有的是爸爸妈妈。成长的记忆里,越来越感觉到爷爷奶奶更多的爱,这样的爱也随着离家时间越长,而感觉越来越深。
老人的时光犹如天山的雪,慢慢的消融,融化得让人可怕。我们在逐渐的长大,聚少离多就成了常有的事。每逢佳节,杵在路口的老人也越来越多。
文学风家园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