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1 / 1
RE:偷着乐(珍妮)审核:小荷
发表于 : 周四 10月 18, 2012 1:14 pm
由 清风
深夜拜读珍妮小妹的文章,为儿子高兴的是“平步青云”,为母亲高兴的是“行云流水”!祝福珍妮小妹,远在万里之外祝贺你,祝贺儿子!
RE:偷着乐(珍妮)审核:小荷
发表于 : 周四 10月 18, 2012 3:09 pm
由 珍妮
谢谢大姐,问候大姐,祝福大姐!
RE:偷着乐(珍妮)审核:小荷
发表于 : 周四 10月 18, 2012 3:29 pm
由 珍妮
谢谢小荷妹妹,编辑很美,就有两个地方有误(第二段、第一行多了一个“目”字;第六段第五行处“要求”的求字错了)这是我的错误,当时没有检查,发文草率了,很对不起大家,可今天我来修改时却无法更正了,很遗憾,再次向文友们道歉。问候小荷,问候朋友们!
RE:偷着乐(珍妮)审核:小荷
发表于 : 周日 11月 18, 2012 8:34 pm
由 紫藤花
嘿嘿,珍妮姐,有这样的优秀儿子,就偷着乐吧。
偷着乐(珍妮)审核:小荷
发表于 : 周日 2月 17, 2013 11:01 pm
由 珍妮
偷 着 乐
作者:珍妮/编辑:小荷
2012-10-14
儿子自从六月底竞选成功后,七月初市行正式下文调他去某县任副行长,八月份北京总行突然来了一纸借调令,说是要借调到总行研发部工作三个月,搞一个新项目(前面有撰文进行过特写),不得已,只能服从。
去总行真的很辛苦,一个多月里常常是目冥思苦想,夜半难寐,且北京,杭州两地穿行,鞍马劳顿,没有亲身经历的人是很难体会到其中的苦楚的,想不到的是他人还在北京,市行又传来了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正式下文调他到市行信息部主持工作,这种四月三调令的情况是很少有人遇到的,我这一身中调来调去就够多了,想不到他也如此,不过俗话说的好,人挪活树挪死,能时不时地挪挪是好事,这就叫好事连连,吾心甜甜!
在竞选时的条文中就明确规定,竞争上的人原则上要在基层工作满三年后方可异地交流,他走马上任时我怅然了好多天,心想要去那么久,怎么找对象啊?作为母亲,仕途怎么样我倒不是特别关心,觉得顺其自然的好,婚姻才我是最为关切的大事,想不到三个月还不到就又调回来了,谢天谢地!这不仅是我始料未及的,想必很多人也是意料之外吧。在此,感谢他的领导和同仁们!
我知道,进市行工作是很多基层工作者梦寐以求的事,尤其是那些在下面工作了几十年的老同志,特别是那些从参加工作以来没有挪过办公室的人。市行的每一个位子都有无数个人企首翘足地惦记着,明显是僧多粥少,一旦有个空缺,不是打破头,也是挤破门。这次小子能很快地调回来,领导们一定有充分的理由,肯定是经过权衡与深思熟虑后才作出的决定,要不然是不会破例的。我从儿子平常的交流中也了解到了目前市行的一些情况,在他们行、乃至整个系统内虽然佼佼者不乏其人,高学历者比比皆是,但能像他这样复合型员工还真的是屈指可数,不然,全行上下那么多人怎么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想到他、借调他呢?这次初到北京时,总行项目部处长亲自开车到机场接他,见面后犬子问处长,新项目很难吧?处长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不难怎么会想到你呢!……这就叫实力。
一个人无论在什么岗位,什么地方,只要是凭借实力吃饭,就心安理得、无可厚非,更不怕人猜疑种种。记得第一次借调市行时就有人问?为什么ⅩⅩ可以调市行,他有什么背景,什么来头,并且质疑电话还打到省里去了,问不完的为什么?那时他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不点,一个谁也不知道含金量的小人物。要不是总行项目部缺人,然后从人才库中发现了他,且一试锋芒显露,才有几次三番的借调经过,才有了人生的转折点、仕途的春天。这就应了那句老话,是金子总有发光的时候。
其实,市行也不是什么胜地,更不是养尊处优、休闲享乐的地方,凡是来这里的人,做事都应该是响当当、个顶个,甚至是一个能顶俩的人。在业务上能挑重担,在行动上能吃苦,在收入上能吃亏的人。儿子常常对我说: “越往上走,素质要求越高,工作能力要救越强;越往下走越单纯,越自在;要说舒服,基层行最好”。 这就是他有过四级行的工作经历了后得出的结论。可是,在“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思想驱使下,人们都想往上走。哪怕辛苦也在所不辞。当然,人在社会中生存,不进则退,谁不想往上走,那个不想混出个人样来。由此,就产生了竞争,特别是当今社会里,真的是竞争无处不在。这,大概就是人们为什么总是需要努力,努力,再努力的原因所在吧!
今天我心情特好,很开心,可惜现在儿子还在北京忙碌着他的项目,兴许还不知道这事儿吧,所以,高兴的我——偷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