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西藏电视台之二
--西藏第一条电视新闻片
作者:比烟花寂寞 编辑:一缕清风
1976年9月末,首批进藏创办电视台的三人—本文作者、佳木斯电视台工程师李景才、吉林电视台播音员李晓梅相继进藏。我和李景才都是携带全家到达拉萨的。
虽然在全国电视工作会议上,有很多人踊跃报名援藏,可是最后,却只有我们三个人进藏。我作为援藏办电视的首倡者,在广电部人事司打电话给几个电视台,争取更多的同志一起支援西藏。给全国最大城市电视台打电话,曾质问他们:你们不是在全国电视会议上表态:“要人给人,要钱给钱!”吗,怎么没有一个人进藏?最后仍毫无结果。这件事足够以说明“文革”后期,浮夸风已经相当严重了。
除我们三人外,还有为中央电视台提供电视新闻的两位摄影记者,一位是原中央电视台的藏族记者明玛仁同志,一位是从西藏日报调来的陈珺同志。他们自然成为筹办西藏电视台的成员,这样最早在西藏办电视的达到五人。
1976年我与明码才仁(左)、李晓梅在布达拉宫前合影
(此处加四人照片)
2005年台庆本文作者(右二) 李景才(右三)明玛才仁(右一)在拉萨合影
(此处加多人照片)
陈珺(左三)2005年参加台庆在拉萨机场同与会者合影
1976年10月,自治区党委召开干部大会,传达中央粉碎“四人帮”的伟大胜利。会后西藏干部群众同全国人民一样,举杯庆贺。
在这举国欢庆我国即将进入新时代的时刻,我想到我们应当做点什么事情?从我们现有条件出发,我们商量决定拍一条电视新闻片,记录西藏人民欢庆胜利的盛况,寄给中央电视台向全国报道西藏藏汉同胞与全国人民一起举国同庆的情景。同时也在拉萨向群众放映。
可是当时我们的设备少得可怜,仅有明玛才仁的一部摄影机和一些16mm彩色电视胶片。我向局长侯冶汇报我们的设想,得到了他的大力支持。他说:“你们需要什么人帮助,尽管提出来。”并向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汇报,获批准。
于是我们立即行动起来。明玛才仁拍摄和后期制作,我到现场采访,为这条电视片写解说词,李晓梅配音解说,李景才负责录音。电台的电影放映员欧嘉宽同志放映电视片,电台文艺部音乐编辑彭清同志配乐。拍好的胶片寄到中央电视台洗印,洗好返回拉萨,明玛才仁进行剪接。
经过大家协同努力,我们摄制出西藏电视台的第一条电视片:《拉萨六万各族群众集会热烈庆祝粉碎“四人帮”的伟大胜利》。
通常拍摄大型庆祝和游行活动,各地电视台都要派出大批记者到现场拍摄,少则几人,多则十多人或几十人,有固定位置的电视记者,也有流动拍摄的记者。每个电视记者负责一定范围的拍摄任务。而我们当时由于陈珺到中央电视台实习,只有明玛才仁一位电视记者。一个人要拍摄大会的全景、领导人讲话、又要拍各族群集会、游行、高呼口号、载歌载舞、各种图表,模型、大幅宣传画等等,他在会场举着摄影机不停地奔跑,有时要登高拍摄全景,有时要到主席台前,有时要到人群中拍摄近景,拍摄游行队伍又要与人群保持一定的距离……所有场面,不能疏漏,其难度之大,拍摄之紧张,体力之消耗,是难以想象的。尽管如此,明玛才仁还是克服重重困难出色地完成了西藏第一条电视片的拍摄任务。
由于我们没有电影录音的设备,我们的配乐和解说只能录在一条录音磁带上,播放时要求录音带与电视片同步播放。这给放映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但是经过李景才和欧嘉宽反复试验,终于做到了影音同步播放。
这条电视新闻当时还不具备在电视里播放的条件,我们只能抬着放映机和录音机,到工厂、农牧区、机关、学校、部队给群众播放。而电视片开头的字幕写明《西藏电视新闻》几个大字。以此强调这是电视片,而不是以往大家看到过的电影新闻,显示出电视新闻快于电影新闻的特点。我们通过这条电视片,在宣传粉碎四人帮伟大胜利的同时,也达到宣传电视的目的。让群众知道西藏电视台已经开始筹备,西藏人民很快就和全国各地一样,能够看到电视了。
向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汇报放映时,受到张再望部长的热情称赞。他将这条电视新闻片誉为“西藏宣传战线上的一朵绚丽的新花。”
在放映西藏这条电视片的同时,还播放首都和全国各地欢庆粉碎"四人帮"伟大胜利的电视片。这套电视新闻片长达一个多小时,足够一场电影的时间,我们到拉萨各个机关、工厂、农村、农场、学校以及解放军驻地播放。受到各族群众的热烈欢迎,它形象地告诉西藏各族人民“四人帮”垮台了,中国进入了个新的历史时期。
我们不仅在拉萨附近的堆龙德庆、达孜等县播放,明玛才仁同放映员欧嘉宽、电台技术部的郑天瑞、任司机等一行四人,还到远离拉萨千里以外昌都地区的察隅、左贡等地播放这套电视片。
(此处加一人照片)
1969年欧嘉宽在拉萨药王山(后来电视塔建在山顶)前留影
这次远程放映电视新闻,四位藏汉同志历尽艰辛,翻越5100米的米拉山口,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历时一个多月,在完成放映工作的同时,还完成为中央电视台拍摄的昌都电视新闻的任务。
他们除携带放映机、录音机之外,还携带汽油发电机和电视摄影机以及食品御寒行装等等。改革开放前的西藏公路况很差,吉普车路上颠簸自不必说。放映员欧嘉宽痔疮疼痛难忍,臀部不敢坐在车座上,一路上他只好用双手撑着,其体力消耗几乎达到极限。直到后县城才有条件坐浴处置。第二天仍然坚持艰难行路,一连四日,直到目的地。
他们四人除在昌都左贡、察隅城镇放映外,还翻山越岭到农村为藏族农牧民以及中印边境解放军驻地放映这套电视新闻。下乡没有公路,只好马驮设备行装,人员牵马步行。下山时几乎连滚带爬,以至四个人两腿肿涨难以行走。
高原冬季寒冷难耐,乡村没有取暖设备,为了减轻行装,两个人只带了一套被褥,二人在地铺上合睡,半夜时常冻醒。他们带的一点米,自己舍不得吃送给了老乡,只好靠糌粑充饥。让他们感到最不习惯的是老乡没有筷子,吃饭时十几个人轮流共用一把勺子,舀肉喝汤。四人中三位汉族很不习惯,就连在内地生活多年的藏族也感到有些不便。藏族老乡作的南瓜炖肉,又腥又甜,另是一番滋味,难以品尝,至今欧嘉宽仍然记忆犹新。
四位远程放映同志的艰辛,换来了丰硕成果。他们在昌都城乡放映了二十几场电视新闻,有的一场观众多达二、三百人。人少的地方,即或几十人他们也专门放映一场,受到广大藏、汉同胞和解放军的热烈欢迎。放映这套电视新闻以前,很多群众还不知道四人帮已被打倒,是电视新闻片第一次在这里传达了党中央果断行动的伟大胜利。现场群情激愤,藏汉同胞喊出发出自内心的(藏族日常用语)口号,“打倒四人帮!拥护党中央!”电视新闻里的口号声与现场群众的口号声,响成一片。明玛才仁当场翻译,让藏胞听得清楚明白。藏胞们激动得拿出自己酿制的青稞酒,款待远道而来的西藏第一批电视工作者。
我们这四位同志,用不同的语言,耐心地向群众解释说明电视是怎么一回事,告诉大家电视不只能够听到声音,还能够看到活动的影像,能够从电视里看到什么……等等。
电视片以它形声并茂和快速及时的优势,第一次显现在西藏广大群众面前,它突然给人们一种新奇感。当时再没有其它任何一种宣传工具,能够以这样快的速度,让人们自己看到自己活动的场面了。人们边看边用各种语言热烈地议论着、欢笑着。大家在欢庆新时代到来的同时,得到新的喜讯:“我们西藏就要与全国其它地方一样,也能看到电视了。”
这第一条电视片,对电视台的创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直到1978年春,我们多次在西藏自治区召开的会议上,为来自西藏各地的到会代表,放映这套电视新闻。1978年在西藏自治区党代表大会上放映这套电视新闻,对推动西藏电视的起步,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详情请看后面的《党代会上》。
不知道这条曾立下汗马功劳的电视片,是不是还完好地保存着。
http://bbs8.zhxww.net/UploadFile2008/20 ... 166164.swf
文学风网站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