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1 / 1
RE:洪源,我忘不了你!(何 方)
发表于 : 周五 3月 15, 2013 8:46 pm
由 飘忽的云
洪源,我忘不了你!虽然现在你已经从繁荣走到了衰败,但是我坚信中国的国防建设史上永远会铭记几代三线人!三线人你们是人民兵工80年历史上最甘于奉献的人;父辈们留下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精神会永放光芒的。
RE:洪源,我忘不了你!(何 方)
发表于 : 周六 3月 16, 2013 2:24 pm
由 云想衣裳
何方姐,如果此类文还有续集的话,我建议你在文题前面冠以一个系列名称,然后再写这些小标题。如:人在旅途系列之二--洪源,我忘不了你!或者就用你文中提到的字眼-怀旧系列等。
RE:洪源,我忘不了你!(何 方)
发表于 : 周六 3月 16, 2013 9:24 pm
由 飘忽的云
周华(长沙)(384834003) 2013-3-16 20:58:23
何老师你好,看到你的《洪源,我忘不了你! 》文章,我很激动,视乎让我又回到那个年代:60年代儿时天真, 70 80年代的喜悦,90年代的迷茫,新世纪的颓废,和现在的无奈。年轻的都走了,另谋生路,留下的是年老的职工,包括当年上过战场的一些复员老军人默默度过他们的晚年。更让我怀念的还是那些为建设洪源献出自己青春年华最后埋葬在大山的父辈们。进入21世纪的中国发展快速,可是洪源依然保留着七八十年代的样子,红砖房的建筑,空荡高大的车间,参天的大树,老旧的公共设施,还有儿时经常爬的大山默默见证着这里的一切。当年的辉煌现在只存在于一张张泛黄的照片里。
这就是我的第一故乡,一个鲜为人知的地方,一个我不舍得忘记的地方——洪源。
RE:洪源,我忘不了你!(何 方)
发表于 : 周日 3月 17, 2013 9:43 am
由 流云
历史厚重,记忆深沉,所有过往铭刻下了你们的足迹,还有汗滴——历史不会忘记!
RE:洪源,我忘不了你!(何 方)
发表于 : 周一 4月 22, 2013 4:26 pm
由 远航
洪源,梦中永远的故乡!
RE:洪源,我忘不了你!(何 方)
发表于 : 周一 4月 22, 2013 5:12 pm
由 远航
尊敬的何老师,偶然读到您关于洪源往事的几篇散文,感慨万千,我在洪源子校渡过了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我还记得小学上过您的语文课,20多年过去了,母校的一草一木还常常出现在梦中,不知各位老师近况还好?
洪源,我忘不了你!(何 方)
发表于 : 周四 8月 22, 2013 3:59 pm
由 何方86
洪源,我忘不了你!
文 编 ◇ 何 方
“洪源”坐落在湖南省、湘中地区、涟源县境内一个群山环绕的山坳里。“洪源”是国防兵器工业部旗下的一个三线兵工厂,他的代号是:343厂;厂名:洪源机械厂。三线工程是一个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三线企事业单位和三线几百万职工共同努力所铸就的国家重大建设工程,它在历时40多年的风雨进程中,给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精神财富。
洪源,我忘不了你!虽然现在你已经从繁荣走到了衰败,但是我坚信中国的国防建设史上永远会铭记几代三线人!三线人你们是人民兵工80年历史上最甘于奉献的人;父辈们留下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精神会永放光芒的。去洪源交通很不方便,只有两条路:一条小铁路,从涟钢洪家洲到田湖铁矿路经洪源的单轨路,工厂产品出进主要靠汽车运输。工厂繁荣时小火车货运顺带两节客运而且一天只有一趟;一条涟源至宁乡的公路,如果走上面是狭窄的泥沙路,从省会到娄底走桥头河,过虎溪桥进洪源。工厂有一辆客车开娄底,清早去傍晚回,票价不贵;如果走下面是盘山路,从省会到宁乡走盘山路到仙洞,过虎溪桥进洪源。现在铁路早已停开,汽车还是有不少,大多是私人运营车。公路大坑小坑非常难走,司机们小心驾驶如履薄冰。汽车行驶在这样的公路上雨天,泥水四溅苦不言堪;晴天,尘土飞扬一片雾霾。
洪源,我忘不了你!尽管你过去和现在环境封闭,但是,我们的父辈扎根在洪源,一扎就是一辈子。他们从祖国四面八方汇集到洪源这个群山环绕的山坳里;他们中有拔尖的工程技术人员、出色的大学毕业生、各行各业最优秀的技术工人、退伍转业军人;他们为人民兵工奉献青春,献完青春献终身,献完终身献子孙。我们一家是1966年2月被爸爸接到洪源安家的,那时我十岁多,大弟九岁,小弟不到三岁,小妹妹还在襁褓里。我记得那天下着大雪,鹅毛般的雪花在空中飞舞,一辆解放牌汽车载着我们穿城市,过大桥,走盘山道,七八个小时后在一个大礼堂的操坪里停稳了。爸爸说:“工厂还没建好,这是厂里设在七星街镇的大礼堂临时指挥部,厂区工地离这里有约四华里路。”第二天,爸爸带着全家来到工地,我看到工地上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那里到处是工棚,人很多,车也很多。有人在打石开山、有人在挖土修路、有人在挑砖盖房子……我家就租居在离工地不远的三角村村民李娭毑家。爸爸每天早出晚归,我和弟弟就和村民的孩子们一起在湘波学校读书。洪源建设速度进展很快,几年时间,一栋栋青砖青瓦的厂房拔地而起;一批批“好人好马”,怀着为中国国防军工事业奉献青春与生命的热情,从上海、沈阳、哈尔滨、吉林、北京、青岛等等工业重镇来来到穷乡僻壤的洪源,他们自信、自豪、朝气蓬勃,脸上都洋溢着快乐和阳光。洪源子校落成了,一连六排是我就读的班级;洪源医院盖好了,小病小痛职工家属不用发愁了;购物也有涟源工矿贸易商店了。三线职工家属喜悦之时城市里的人很难知道,其实洪源职工的生活、交通、医疗、卫生、教育等条件异常艰苦,他们的工作是非常劳累的,大干加巧干,苦干100天,废寝忘食是常事。那时的三线人对物质享受的追求几乎降低到零。洪源人的住宿条件都是极为简陋的,你见过干打垒吗?它是用土坯或石头盖起来的矮平房;工作的大厂房有的车间直接位于深深的山洞中。我的母亲是家属工,为洪源厂的建设她挖过土方、挑过煤炭、拖过板车、轧过药包……超负荷的劳累,我可怜的母亲在工厂盖俱乐部的那一年身患肺癌永远留在了洪源大青山的怀抱之中了,当时母亲还不到41岁。
洪源,我忘不了你!过去夏日职工曾经可以拿着防暑票,去领白糖冰棒,和冰水;过年过节可以拿着福利处发给各家的供应券,去买便宜的鸡蛋、鸭蛋、水果、冰冻带鱼……平时还可以搬着小凳,一家人高高兴兴去灯光球场看露天电影、看职工篮球赛、看各车间职工自编自演文艺节目;每到新春佳节,厂里会敲锣打鼓免费派汽车去交通不便的邵阳、隆回、双峰、新化、涟源、沅江接送回家省亲过节的职工家属。同时租用涟钢小火车在娄底接长沙、湘潭方向的职工;职工响应国家计划生育号召,独生子女可以享受十四年免费看病、读书的优惠待遇。在校读书的中学子弟还能有机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到车间学工锻炼一星期。我在三车间震动班干过,学工锻炼我知道了37炮弹制造的不易,知道了生产工人工作的劳累和艰辛。
曾记得“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是工厂1972年3月20日写在送我下放杨家滩园艺示范场木箱上的八个大字,那天工厂出动了两辆解放牌汽车送我们洪源29个知青;曾记得76年4月27日,三车间一声巨响,装置弹药的称药班爆炸了。好惨,好悲,好痛啊!我的好友梁萍、邻居阿姨刘勤学共13个鲜活的生命瞬间消失;曾记得82年我调回洪源,三尺讲台我一站就是25个春秋……
改革开放,洪源这个企业,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经营状况恶化,债务压得工厂喘不过气,单车抵工资,他让职工有苦肚里咽;改革发展,洪源这个单位,军转民不当,走出山沟选址不当,拖欠工资,他让职工苦不言堪;改革突飞猛进,洪源这个国企并不能创新,轮岗、下岗、提前退养,他让职工怨声载道。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洪源机械厂”在经济市场的改革中失败了,这个过去一度辉煌的三线厂于2005年8月实施了政策性破产,并于2006年4月被南方工业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整体收购。洪源从此将会从人们的热议中远去,几乎消逝,但历史总会有人去提及他,去怀念他,去记忆他!一段难忘的历史,酸甜苦辣咸,一段生活的真滋味。洪源,我是不会忘记你的。
http://qzf9572.16789.net/s-helpSite/dom ... 219481.swf
文学风网站欢迎你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