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1 / 1

RE:礼物(墨香如故)

发表于 : 周四 6月 13, 2013 2:54 am
清风
编者按:鲁迅在《故乡》中,脑海里总是怀念闰土童年的模样,留恋儿时的乐趣。多年后,回乡的情景已经不再是童年的印象。岁月的沧桑,能让人生出一些无奈的思绪。如玉回乡的情景,再没有了童年的乐趣。本来是父亲因体帖伯父,怀着感恩伯父年轻时对父亲的帮助,而周济伯父一家的五千元钱,因为伯父的一席话,让如玉心里不能平静。伯父一家看着开小车、穿着洋气的如玉,心里的不平衡亦渐渐显露出来。常言道,救急不救穷。如果是如玉一家早些帮伯父做点生意,脱贫致富,而不是仅仅去拿点钱周济一下,可能就不是这个样了。正如结尾处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小说语言细腻,心思缜密,人物形象通过语言来描绘,如丰子恺的漫画,虽无面目却神态毕现。好一篇白描的短篇之作!

—— 一啸长歌编写

RE:礼物(墨香如故)

发表于 : 周六 6月 15, 2013 8:21 am
墨香如故
精美的边框、精美的装帧、精心挑选的插图、准确到位的按语。感谢清风老师的辛勤付出!感谢长歌老师的细心阅读!向你们道声:辛苦了。
一声问候!一杯清茶!一份祝福!
祝福清风老师、长歌老师还有文学风诸位老师安康、愉快!

礼物(墨香如故)

发表于 : 周五 12月 13, 2013 5:20 pm
墨香如故

































编者按:鲁迅在《故乡》中,脑海里总是怀念闰土童年的模样,留恋儿时的乐趣。多年后,回乡的情景已经不再是童年的印象。岁月的沧桑,能让人生出一些无奈的思绪。如玉回乡的情景,再没有了童年的乐趣。本来是父亲因体帖伯父,怀着感恩伯父年轻时对父亲的帮助,而周济伯父一家的五千元钱,因为伯父的一席话,让如玉心里不能平静。伯父一家看着开小车、穿着洋气的如玉,心里的不平衡亦渐渐显露出来。常言道,救急不救穷。如果是如玉一家早些帮伯父做点生意,脱贫致富,而不是仅仅去拿点钱周济一下,可能就不是这个样了。正如结尾处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小说语言细腻,心思缜密,人物形象通过语言来描绘,如丰子恺的漫画,虽无面目却神态毕现。好一篇白描的短篇之作!
—— 一啸长歌编写

礼物

文:墨香如故 编:一缕清风



















三十六岁的如玉过生日的时候,老公给她买了蛋糕。亲自做了一桌好菜,如玉心安理得地享受大自己三岁老公的宠爱,没有感动。晚上孩子不在家,俩人看了《画皮2》在床上缠绵,一向少言寡语的老公可能是酒精和看电影的缘故,轻咬如玉耳垂,说的情话让如玉飘飘欲仙:“玉儿!玉儿!你就是那千年的玉狐,有百变神通,今生就是专一来迷惑我这傻子书生。”如玉把这句话用心记下了,这是婚后,老公能想起的,说出来的最动听的情话。如玉把这句情话当做生日礼物珍藏起来。“这是我婚后收到的最好礼物”,如玉说。
自己的生日是母亲的受难日。父母就如玉一个女儿,大家在同一个城市,相距不太远,第二天,如玉开着私家车,买了礼物看望父母。
如玉的父母六十七八的模样,都是教师,退休在家,没事在自家阳台上摆弄花草,身体还算硬朗。如玉坐定,拿出帮爸爸买的鱼食,爸爸站在鱼缸面前悠闲地喂金鱼,城市优越生活早已把这个曾经是贫穷山区的男子改变成文质彬彬的知识分子。
“玉儿,今年春节,你替我和你爸回老家看看你伯父他们一家,顺便给你爷爷奶奶祖宗们上个坟。”妈妈拉着如玉的手说。
“是啊!你伯父身体不好,我能在这城市居住下来,多亏当年你伯父鼎力支持呢。我和你妈年纪大,跑不动了,你替我们尽尽孝心。”爸爸附和着妈妈。
“好啊!我正想着呢,这十几年,我事挺多,没和爸妈一道回过老家,还真挺想念的呢。记得我小时候,你们工作忙,一到假期,就把我送回老家,爷爷奶奶,伯父伯母还有两个堂哥、山丫对我可好了。”如玉甜甜地笑着应道。
“你还记得山丫?她和你同岁,生月比你大俩月。”爸爸笑着说。
“农村的丫头结婚早,她有三个小孩,大的上初中了吧?”妈妈说着转头向爸爸投去征询的目光。
“上初三了,日子过得艰难。虽说现在国家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山区的贫穷还是没怎么改变。”爸爸叹息着。
“山丫生那么多小孩啊?记得她小时候可顽皮了,上树摘果子,下河摸鱼……男孩子会的她都会,伯父老不待见她了,我在老家,她三天两头挨打,好几次,我都帮她求情来着。”如玉回忆。
“玉儿,农村不重视女孩子,山丫生了俩姑娘一个儿子,农村养儿防老,和城市不一样。”妈妈跟不了解农村的如玉解释。
“我们的日子好过些,做人不能忘本,我和你妈经常接济他们。你们学校放寒假你就回去,我们准备了五千元钱,你带上,捎给你伯父,我就剩下我哥这一个亲人了。”爸爸说话的时候,眼里有些湿润。
如玉也是光荣的教师。身上带着与生俱来文人的不凡气质,典雅大方。穿一袭紫色风衣,里面纯羊绒的品牌保暖衣但愿能像广告说的那样能抵御山区夜寒。虽说近几年老说气候变暖,但那是对城市而言。小时候的经历让如玉记忆犹新。自己的儿子不愿意去,假期,家里的诱惑远比外面大,老公在家监督儿子。嘱咐如玉多带衣服,早去早回。
腊月二十六,联系上伯父,下午三点左右如玉凭着小时候的印象,开车回的老家。在离家老远的大路口,伯父和一个农村女子,(如玉感觉应该是山丫),站在路边,看来等的时间不短。伯父和爸爸长得太相像了,不过伯父黑瘦,脸上的皱纹多些。如玉,缓缓停下车子,让伯父和山丫上车。
伯父穿的很臃肿,两只干枯的大手交叉着抱在前胸。看着如玉,显得卑微:“玉儿,你自己回来啦啊!”
“啊!我替爸妈回家看看咱家人。我爸让我给您带来一件羽绒服,我爸和您的身材差不多,他试着买的,回家您试试?不合适,我再调换。”车内有暖气,如玉看伯父还是很冷似的,赶紧说。这可能就是血脉缘亲吧!看到伯父,自然想起自己的父亲,父女情深让如玉的亲情释放,心疼伯父。
“哦。”伯父应者。“你穿那么单薄,不冷啊?”山丫坐在后排,羡慕地看着如玉开车,好奇地问。
“不冷,我穿的内衣保暖性能好。你要喜欢,我回去,给你买套大号的。”看着这个和自己同龄的女子:水桶式身材,面容像和自己大十几岁似的。如玉有些心痛。那个嘴上因为上树摘红柿子而摔下来,留下的疤痕,显得很突兀。“你还会开车?”山丫羡慕地低语。如玉笑笑,稳稳开着车,很快就到了家里。
一进院子,就被众星捧月般的涌进屋中,伯母端进满满一碗荷包蛋“玉儿啊!这是大娘喂的笨鸡下的蛋,营养着呢。趁热喝吧,去去寒气,山里夜凉。”这是最隆重的待客方式。如玉微笑着双手接过,这是浓浓的亲情啊!
聊了一会子家常,众人散去,只剩下伯父伯母和山丫。
“山丫,怎么没见你老公和你孩子啊?”如玉挺细心,刚走的人群里没见到山丫的家人。
“她男人,老实蛋,一句话都不会说,人多,显不起他。”伯母絮絮叨叨地说。
“平时,他也不爱咋出门。”山丫愤愤地说。
“找这样的窝囊男人,也没办法。哎!”伯父吸着烟,有点无奈,也有点不满地叹气。
如玉听得糊里糊凃,迷茫地望向伯父。
“玉儿,这还不是怪你?当初,你俩上山玩,你非要吃红柿子,结果,让山丫掉树下了。磕的破了相,农村娃,比不得你们城市,没好相貌,对象都不好处。”伯父半是埋怨半是唠叨。
如玉很是吃惊,当初,是山丫非要上树采红柿子,结果掉下树。当时,还是山丫央自己帮忙。记得山丫当时说(你回家就说是你想吃红柿子,我爹疼你,就不骂我了。要不然,回去,我免不了挨打)果然,如玉这般说了,伯父,没说啥,弄了点香灰按在山丫伤口上。如玉望向山丫,希望她能把当年的误会讲清楚。
“当时疼啊!撒了香灰,不疼了,没想到,落下这么大个疤。”山丫只是回忆疼痛。
“玉儿,你看,你俩同岁,你有好工作有好归宿,还能开小车;咱山丫,就因为脸上有疤,连对象处着都困难。”伯母埋怨里明显是怪如玉,仿佛坐定疤痕是如玉所为。
“山丫的以后,玉儿得多接济接济,帮衬帮衬啊!玉儿,你说,要是当年摔的是你?不定你爸妈咋怪罪那。也奇怪,玉儿,你爸妈平常吧,也挺懂事,你是不是没提起过啊?咋没见你爸妈说过这事?也没道个歉啥地。”伯父言语里责怪的成分多些。
“就是,也没见俺叔俺婶提起过。”山丫一副无辜地眼神望向如玉。
如玉有种感觉,是不是那次山丫摔坏了脑袋?亦或者自己记忆错乱?一时竟无语。
还是伯母觉得尴尬了,打了圆场“算了,玉儿难得回来,不说这些事,明天,咱还得早起上祖坟呢,早点睡吧。我腾出西屋来,今晚,山丫陪玉儿吧。”
如玉再把父母托自己带给伯父伯母的五千元拿出来的时候,这钱变了味,好像是自家欠他们似的。伯父伯母收得理所应当。
在路上,如玉还想着一个问题,父母经常接济伯父伯母一家,也没见改变什么。这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那句话一直萦绕于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文学风网站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