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1 / 1

RE:碧水青山总关情(梅花君子)

发表于 : 周三 6月 12, 2013 11:48 pm
文风乐乐
可以说是世间最美好的享受。

RE:碧水青山总关情(梅花君子)

发表于 : 周四 6月 13, 2013 12:20 am
清风
梅花君子小弟是一个在文学长河中孜孜不倦的学习者,是一位真诚的文学朋友,文如其人,大姐非常欣赏你的人品!湖南岳阳的李正平先生与内蒙乌海作家乔澍声先生的文学友情令人感动,君子的岳阳情结更打动大姐!

RE:碧水青山总关情(梅花君子)

发表于 : 周四 6月 13, 2013 5:32 am
梅花君子
Quote引用清风发表的“梅花君子小弟是一个在文学长河中孜孜不倦的学习者..”
谢谢清风大姐的点评,是李先生的文章感动了我,更是岳阳人得热情、友情感动了我。再次感谢清风大姐。并对五岳松等人在红网的跟帖致谢

RE:碧水青山总关情(梅花君子)

发表于 : 周四 6月 13, 2013 5:33 am
梅花君子
Quote引用文风乐乐发表的“可以说是世间最美好的享受。”
感谢文风乐乐老师的编辑,您辛苦了。与远在湖南的文学大家交流,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碧水青山总关情(梅花君子)

发表于 : 周六 12月 21, 2013 5:37 pm
梅花君子

碧水青山总关情

——我读李正平先生《碧泉散文自选集》


作者:梅花君子 ◆ 编辑:文风乐乐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在红网论坛,因为一个小小的玩笑,得到李正平老先生的赠书,在欣喜之余觉得,自己不是什么“君子”。居然你已经知道老先生的《碧泉散文自选集》书名了,就应该在网上淘宝就可以了,干嘛还死乞白赖的厚着脸皮跟人要书。好在老先生不在意我的小人之举,还在扉页上签下他的大名。老先生的举动,真的让我感动。
我把此书当成宝贝,放在我的办公桌上,忙里偷闲总是要看几页。甚至在睡前,总要捧着书看上半个小时。每次读李老的作品,我不知不觉,被老先生的丰富、纯净的内心世界所吸引,被他那唯美的文字所陶醉。我暗自庆幸,虽然当了一把小人,但是能读到如此唯美的散文,也是物有所值呀。
我怀着一种虔诚的心,反反复复的阅读老先生的《亲近木屋》,在他抚今忆昔中,感受着他对绿水青山的热爱和回归自然的渴望。我反复品咂着老先生在文中的哲思“与几十年前比,老何老了,老何的木屋也已陈旧了,但桃源山村依然青春焕发。桃源人按常理办事,摆脱了人为的折腾和狂热。这里不乏现代化,也不乏新潮与“先锋”,但是天还是那么蓝,山还是那么青,水还是那么碧波粼粼,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还是那么水乳交融,一切都浸泡在酽酽的青绿和静谧之中,运转在有机的组合与代谢之中,在十年前有人以极其优惠的条件要求在这里办一个小造纸厂,也被村民以绿野清泉不可怠慢为理由拒绝……”我掩卷深思,有多少地方,为了GDP青山被毁,河水断流,黄尘弥漫,就连我们赖以生存的地下水,都被淘干,都被污染。我深深的被老先生《亲近木屋》所深深感动。不由得伸出大拇指,礼赞这篇散文,真是一篇很棒的文章。好的文章,在给人带来唯美的阅读快乐的同时,更能够唤醒人们的良知与责任,为改变陋习,为生活更美好,添加正能量。
回首逝去岁月,却更能寻找风尘许久的感动。老先生的 大好年华,都是在浩劫的阴霾下度过。在黑白颠倒的时代,先生的那种善良,那种柔韧,那种热爱生活,那种重情重义的情怀在林林总总的文字中表现的淋漓尽致。我最喜欢先生的《下乡的日子》那篇文章。先生通过对往事的回忆,把启伢子这个充满个性,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物给广大读者塑造出来。因为启伢子根正苗红,在那个时代确实最值得炫耀的政治资本。他看不惯那荒唐政治,处处与所谓的专政领导作对。在那个近乎疯狂,个人崇拜到了极致的时代,能有启伢子这样有个性的人物,实在难能可贵。在整篇文字中,让我们更深切的感受到,先生的那种善良,那种包容,那种智慧。总是利用自己干部的身份,处处为保护启伢子。血浓于水,情大于天。正因为先生的豁达的为人,处处与人为善,赢得了当地群众的热爱。让人感动的是,在先生离开枫树大队时,启伢子手捧着老母亲亲自做的稗子粉,送给先生时,我的眼睛湿润了。这种情感,无法用文字描述,这种发自肺腑的热爱,超过了任何金钱价值。读完这篇文章,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目前,为什么各种群众动不动就上访,官民之间动不动就发生流血事件。难道真是老百姓的不是吗?假如中国的大小官员,都像先生那样,怀着一颗公心,清廉办事,坐在群众的炕头上,与他们脚蹬脚唠家常,把老百姓最关注的事情,当成自己家的事情去做,老百姓肯定把这样的好官,当成自己的亲人,拿出百倍的真情,拥护你、热爱你,支持你。
我得到先生赠书以来,总爱把《碧泉散文自选集》放在我的办公桌上,有时就在电脑上敲打文字感到倦乏时,在品咂香茶后,总要翻开书看上几页,让那唯美的文字涤荡我心中的尘埃,让我保持一份难得的宁静。我喜欢先生的《黄河之滨》,读着洋洋洒洒的文字,与先生共同分享文字跨越地域的友情。先生与内蒙古乌海作家乔澍声的深情厚谊,正因为先生的唯美文字,打动了远在阿拉善的乔澍声,相识相知相信,先生了这份深情,竟然能跨越千山万水,与文学知己促膝而谈,这是一件多么值得称道的乐事;我喜欢先生的《永远春光》这篇深情凝结的文字,先生与原岳阳市文联主席李自由的真情感人故事。读到真情处,却潸然泪下。虽李自由先生化鹤西去,但先生对李自由的那份情感,却荡漾在先生的文字里,让我泪花闪闪,情难自拔。
李老的文章最主要的一个特色,就是感情饱满,读到动情的段落,不由得热泪盈眶。在这本散文集里《雪后的黄昏》就是一篇让我动容的一篇美文。李老以一个班主任的身份,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悲怆感人的故事。用精炼的笔墨,塑造了一个以在垃圾堆里刨捡破烂,供子女上大学的值得颂扬的小人物。尤其是到了晚年,还靠这双手,供侄子余桃读书,更让我们对这位憨厚的老人,致以崇高的敬意。我深深的被李老的这段话所折服“一切都明白了,老人是在艰难和逆境中,将自己的孩子先后送进了大学,如今又主动承担起侄儿的送读任务。面对这位捡破烂的家长,我一时无语。在我们学生的背后,像这样含辛茹苦的家长,又该有多少啊!说来说去,他们是共和国教育事业的真正脊梁,作为一个教师,我应该对他们奉之以最崇高的敬意!在他们面前,我没有任何理由懈怠和疏忽”。透过这朴实的文字,让我又一次被李老的品格所倾倒。
读《碧泉散文自选集》本身就是一个阅读的快乐,在汲取李老的文笔精华的同时,不由得被他这种博大的胸怀多感动。他不但是平江的一个优秀的师长,更是我漫漫文学之路的向导。我真心祝愿,李正平老先生,身体健康,能读到你更精彩的作品。
二0一三年端午节

本文人物小传:
李正平:湖南平江七中高中语文教师,1941年11月生,笔名碧泉,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已列入《中国散文家大辞典》,并多次荣获全国大奖。
乔澍声:原名乔树声。生于内蒙古清水河。中共党员。1966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系。历任乌达矿务局三中副校长,乌海市文联副秘书长、秘书长、副主席、名誉主席、党组成员。中国作协内蒙古分会第三届理事、第四届常务理事、第五届委员,内蒙古文联第四届委员,乌海市政协委员、常委、人大代表。1963年开始发表作品。198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长篇小说《沙海觅踪》、《魔影下的闪光》、《青山血线》、《寻找男子汉》,中篇小说《远去的云》、《龙眼的秘密》,长篇纪实文学《情系山河》,纪实文学集《百谊集》,散文集《曲柳依依》、《北斗星下》,小说集《珍宝》,儿童文学集《甜雨》等。
李自由(1942—2012):湖南平江人。大学文化。历任小学教师、公社干部、文化馆美术创作员、岳阳市文联主席等职。第三届湖南省作协理事,第九届湖南省人大代表。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发表作品。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及中短篇小说、散文、儿童文学作品《不夜的山村》、《将军、麻将、女人》、《红梁》、《在茫茫的林海里》、《孤岛死囚》、《铁山吟》等八部。作品曾获全国儿童文学奖,冰心图书奖,湖南文学创作大奖。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文学风网站 欢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