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1 / 1
RE:和为贵(我是中条山人)
发表于 : 周五 8月 23, 2013 9:14 pm
由 文风乐乐
“和为贵”,这是古今中外成功者最推崇的处世哲学。弘扬“和为贵”的思想,就是要提倡宽宏大度、体谅包容、和谐共存、协调并进,提倡平等待人、诚恳待人、宽厚待人、以理服人,中国讲究和为贵.
RE:和为贵(我是中条山人)
发表于 : 周五 8月 23, 2013 11:29 pm
由 我是中条山人
文风乐乐的点评太精彩了!对文章作了很好的概括!谢谢乐乐!
和为贵(我是中条山人)
发表于 : 周日 6月 22, 2014 8:55 pm
由 我是中条山人
编者按:“和为贵”,这是古今中外成功者最推崇的处世哲学。弘扬“和为贵”的思想,就是要提倡宽宏大度、体谅包容、和谐共存、协调并进,提倡平等待人、诚恳待人、宽厚待人、以理服人,中国讲究和为贵。 ——文风乐乐
和为贵
作者: 我是中条山人 编辑: 文风乐乐
“和为贵”,语出《论语•学而》,原话是:“礼之用,和为贵。”《论语》作注者甚多,对此语七嘴八舌,众说纷纭,大意相近,小异各存。而我更赞同宋代大儒朱熹的观点。他在《论语集注》中说:“和者,从容不迫之意,盖礼虽严,而皆出于自然之理,故其为用,必从容不迫,乃可为贵。”由是可见,完整意义上的“和为贵”,至少有两方面重要内容,一是自然与顺从,二是从容不迫。 古人常讲天道,或称天之道。何为天道?窃以为,所谓天道就是自然。人们做事顺应自然,适应自然,表达自然,印证自然,即为合乎天道。若为所欲为,行其不当行,为其当所止,违反了自然之客观规律,则为大逆不道。在人类社会生活所有领域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必须讲天道。比如与朋友相交,与尊者长者或属下相处,其言其行都要出自于本心,明心见性,切忌假仁假义,矫揉造作。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磊落大方,不狎不谄,举止得体,不失风范。如果处卑谄上,处尊倨下,或者过分谦卑,过度懦弱,都有悖于自然之理,违反天道。 从容不迫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做人应有的气度。它要求人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沉着镇静,宠辱不惊。当年蔺相如使秦,智斗秦王,使完璧归赵,是从容不迫;晏子使楚,出“橘生淮南”之论,不辱使命,是从容不迫;魏征直面谏君,颜真卿大义殉节,是从容不迫;刘禹锡遭贬,仍高歌一曲“前度刘郎今又来”,是从容不迫;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屡遭贬谪,左迁天南地北,但总难掩才情泉涌;寇准一生四起四落,给自己树立了伟丈夫形象;林则徐“苟以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等诗句,都为从容不迫作了精彩的诠释。这种气质、气节、气度,离开惟其自然、从容不迫的态度,都是难以想象的,也是断然做不到的。 概言之,无论是圣哲伟人,还是平民百姓,他们的这种态度和精神,无不是“和为贵”的体现,也构成了“和为贵”命题的内核和支柱。说到此,“和为贵”的意旨就不言自明了。它首先是自然和从容不迫,在此基础上才理解为和平、和气、和睦、和谐等。也唯如此,这几个方面的“和”才是有本之木,有源之水,具有了深厚、坚实的基础,由是真正的“贵”起来。
文学风网站欢迎您
http://bbs.sdinfo.net/data/attachment/f ... 626d6d.swf